肺炎的解剖学分类,如 "大叶性"、"小叶性 "和 "间质性",并不适应后来临床情况的变化。肺炎病因的变化和多样化,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新的致病微生物的发现和流行病学趋势。从治疗和病人预后的角度判断,肺炎应按病原学分类,强调病原学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临床实践中,对肺炎的诊断往往比较容易,对肺炎的病因学诊断则相当困难。
肺炎按感染的获得地点分为 "社区获得性肺炎 "和 "医院获得性肺炎 "两类,这种分类可以反映两者在发病环境、感染源、病原体组成、人群和治疗方向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这种分类法可以反映二者在发病环境、感染源、病原体组成、人群和治疗方向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该分类法简单易行,临床实用性强,在探讨肺炎病因、经验性选择抗生素、估计病人预后等方面都很方便,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两种肺炎的主要区别在于患者的肺部感染是否在住院期间获得,因此,处于潜伏期的肺炎入院后发生的肺炎应该是社区获得性肺炎,而出院后才发生的肺炎则是在医院获得的,大多数细菌感染的平均潜伏期不超过48小时,因此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被视为医院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突出特点是:
1.前者多发生在健康人身上,而后者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上;
2.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前者中更常见,而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后者中更常见;
3.前者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后者往往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后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不典型的。这是一个初步的、概括性的分类。它不能代替病因学分类,而是要促进和加强病因学诊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