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1-20 15:35

  1.肾毒性:奈替米星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为1000人中有7例.不良反应可表现为血清肌酐值上升.并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肾小管管型细胞或蛋白质;血尿素氮值上升或者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些不良反应在老年人.有肾脏损害病史的病人.接受长时期或者超过推荐剂量的药物治疗的病人身上发生的更加频繁.虽然.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后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肾损害.我们观察到的由奈替米星引起的肾损害通常是温和且可逆的.并且是在治疗结束后.在药物被排泄时发生的.

  2.神经毒性:有关于对听觉神经和第八对颅神经的前庭分支有不良反应的报道.与奈替米星相关的听力改变在每1000人中大约发生4例.与奈替米星相关的主观听力丧失大约每250人中发生1例.与奈替米昨相关的前庭异常在每150人中发生1例.

  那些可能使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关的耳毒性发生率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肾损害(特别是严重到需要透析的病人).药物过量:脱水.给药时伴随利尿酸和味喃葵胺酸或先前已经用过其它耳毒性药物.也报道有外周神经病或脑病.包括麻木.皮肤麻刺感.肌肉刺痛.惊厥和毒性样肌无力综合症发生.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的不良反应相关文章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包括新生儿、婴儿、儿童等各年龄患者在内的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短期治疗,这些感染性疾病包括: (1)复杂性泌尿道感染: 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属细菌(吲哚阳性)、沙雷菌属和枸橼酸菌属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 (2)败血症: 由埃希氏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菌和沙雷菌属细菌以
发布于 2023-11-20 15:22
0评论
1、为避免或减少耳、肾毒性反应的发生,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检查,并应密切观察前庭功能及听力改变。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齐量使血药峰浓度在16mg/L以下,且不宜持续较长时间(如2~3小时以上),谷浓度避免超过4mg/L,以减少耳、肾毒性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应根据肾损害程度减量用药(见“用法用量”)。 3、疗程一般不宜超过14日,以减少耳、肾毒性的发生。
发布于 2023-11-20 15:42
0评论
(1)饮酒和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时使用,会增加胃肠道副作用,也有引起溃疡的危险性。 (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不能增加疗效,而胃肠道副作用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 (3)与抗凝血药同用,增加出血危险。 (4)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物作用;降低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与皮质激素类同用,可明显地减缓炎症症状。 (5)不宜与甲氨蝶呤同用,以防中毒。 (6)与丙磺舒和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
发布于 2023-11-20 15:49
0评论
本品可肌肉注射,也可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时,用前加2ml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静脉滴注时,用前先加2ml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再移回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200ml中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为1.5-2.0小时。 为了正确计算剂量,应在给药前获知病人的体重,对于肥胖病人的剂量应按瘦人的体重计算。肾功能状态可根据血清肌酐浓度的测定而估计,或根据内在的肌酐清除率
发布于 2023-11-20 15:29
0评论
1.用药过量可导致电解质失调及高镁血症,继发心律失常、精神错乱、肌痉挛、倦怠无力等。甚至引起呼吸抑制、血压急剧下降,心脏停搏。 2.导泻时服用浓度过高溶液或用量过大,则从组织内吸收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患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性肠梗阻,停药后好转。在大剂量灌肠时,血清镁会升高,可引起中枢症状,如麻木、肌肉麻痹和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呼吸麻痹。 3.静脉注射硫酸镁常引起潮热
发布于 2024-12-04 01:23
0评论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儿童、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氏综合症,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生长障碍,手术、创伤后高代谢状态(负氮平衡),烧伤,脓毒败血症。而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可引起一过性高血糖现象,通常随用药时间延长或停药后恢复正常,临床试验中约有1%的身材矮小儿童有副作用,常见注射部位局部一过性反应(疼痛,发麻,红肿等)和体液潴留的症状(外周水肿,关节痛或肌痛),这些副作用发
发布于 2023-11-09 02:17
0评论
1.个别病人用药开始时有暂时性腹胀、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继续用药自行消失; 2.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发热等过敏反应,极少数病人出现溶血反应。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3.偶见急性血管内溶血:寒战、发热、黄疸、腰痛、尿色加深等。
发布于 2023-11-11 17:21
0评论
诺氟沙星又名氟哌酸,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胃肠道、呼吸系统、眼科。耳鼻咽喉科、妇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它有以下不良反应: (1)服药初期可有上腹不适感,一般不必停药,可自行消退。 (2)少数病人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尿素氮、肌酐等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3)少数病人可出现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四肢、皮肤有针刺激或灼热感,加用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可减轻。 (4)医
发布于 2024-03-30 13:44
0评论
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 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皮肤反应:皮疹、瘙痒。 其他反应:如畏食、阴道炎、口腔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 本品也可引起下列反应: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
发布于 2023-11-04 22:43
0评论
1.胃肠道反应: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偶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用量较大时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长期应用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本品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延长出血时间,可予维生素K防治。长期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发生出血倾向。 3.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长期应用本品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及肾脏损害,及时停药可恢复。 4.水杨酸反应:
发布于 2023-09-13 23:0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