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综合征,由其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现代机械通气技术(主要是正压机械通气技术) 作为临床救治呼吸衰竭的最主要手段,使得重症呼吸衰竭的病死率从上世纪70年90%以上降至目前的40%左右,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1,2]。随着机械通气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众多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不断地改写着临床医务人员的理念,使得我们有必要更新观点、重新认识了解无创、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治疗呼吸衰竭这一传统而又崭新的话题。
一、 无创有创正压机械通气的区别与联系:
临床应用的正压机械通气包括无创(Noninvasive)和有创(Invasive)通气部分。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临床多应用口鼻面罩或鼻罩进行正压通气,另外也有采用全面罩、鼻塞等方式进行NPPV治疗。有创正压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MV)是指通过建立人工气道(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的正压机械通气方式。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比较,具有设置简便、患者易于接受、不容易继发肺损伤和肺部感染等特点,但是也有人机同步性较差、潮气量不稳定、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等缺点。
虽然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我们应当将二者看作为临床治疗呼吸衰竭的两种重要手段或者是一种疾病不同阶段的机械通气方式,因此无创和有创通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 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早期可以应用NPPV治疗,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以进行IMV治疗,病情一旦得到缓解可以提前拔管继续 NPPV治疗以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况,ICU的医生重有创通气而忽视无创通气,呼吸科的部分医生又过分强调无创通气的重要性;而且国内外的文献也多是将无创和有创通气分开进行阐述,这样必然会导致人为地将二者分离。令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愈来愈重视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的密切关系,二者的正确应用必然会为更多的呼吸衰竭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