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2 08:55

  1.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 由于脑出血与脑梗死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因此两者鉴别很重要。轻型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还是困难的,此时,应进行脑CT扫描。对有明显意识障碍者应与颅内大动脉(如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相鉴别。在患者情况允许或尚无条件进行CT扫描时,为了区别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表2是多数教科书常用的鉴别用表可供参考。

  2.与脑肿瘤的鉴别 脑肿瘤一般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定位征,根据病史、体征特别是结合脑CT扫描不难做出诊断。但有少部分病例,特别是老年病例初期症状不典型,类似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起病形式,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CT征象又类似于脑梗死,则极易误诊。而部分脑肿瘤患者由于瘤内出血,可使病情突然加重,临床表现类似脑出血的表现,所以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般脑肿瘤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在降颅压后症状可有短暂性好转,但总的趋势是病情在发展加重。因此,对于颅内高密度病灶,除了考虑脑出血外,也应考虑脑肿瘤的可能。必要时,可做强化扫描。

  关于脑瘤引起的脑血管病,即脑瘤卒中,与脑血管病的鉴别,下列几点可作参考:①脑瘤性卒中一般不伴有高血压,而脑血管病多有高血压病史。②脑瘤性卒中多为转移瘤所致,有原发病灶的表现,而脑血管病则无相关疾病症状。③脑瘤性卒中经脱水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有暂时性好转,但症状很快出现反复,仍会再加重,脑血管病经治疗好转后,一般没有再反复。④脑瘤性卒中偏瘫较轻,并常伴有癫痫发作,而脑血管病偏瘫重,癫痫发生率很低或没有。⑤脑瘤性卒中眼底检查视盘水肿较重,且常呈进行性加重;而脑血管病视盘往往没有水肿或水肿较轻,多数经治疗后很快消失。⑥脑瘤性卒中多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病史,并且逐渐加重,而脑血管病多为急性发病,既往一般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史。⑦脑瘤性卒中一般而言,发病相对较慢,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而脑血管病发作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急。⑧脑CT平扫和强化,以及脑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3.与其他昏迷的鉴别

  (1)肝性昏迷:肝性昏迷即肝性脑病,是由于急、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或广泛门-腔侧支循环形成,或门-腔静脉分流术后,使来自肠道的有毒分解产物(氨、胺等)绕过肝脏而经门-腔分流进入体循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精神神经症状或昏迷。

  (2)尿毒症: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

  ①常见原因: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肾、紫癜肾,以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肾脏病变等。慢性肾脏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代谢病,如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高尿酸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

  ②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减退、失眠,可有四肢麻木、手足灼痛和皮肤痒感,晚期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惊厥、昏迷。可以伴有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造血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以及皮肤失去光泽、干燥、瘙痒,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系列症状。

  ③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定位体征。诊断主要是根据肾脏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脑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糖尿病,所以应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鉴别。

  ①在糖尿病的基础上,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感染、妊娠和分娩等可诱发酮症酸中毒。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实验室检查是尿糖和尿酮体阳性,可伴有蛋白尿和管型尿;血糖明显增高16.7~33.3mmol/L。有时可达55.5mmol/L以上,伴酮体增高,血液的pH值下降,碱剩余负值增大等。

  ③临床表现和诊断:早期酮症处于代偿性酸中毒阶段,多尿、口渴、多饮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首次出现。酸中毒到失代偿阶段病情迅速恶化。出现饮食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显著增多等症状,常伴有嗜睡、头痛、烦躁、呼吸急快、呼气中含有丙酮如烂苹果味。后期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眼压低,声音嘶哑,脉细数,血压下降。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于昏迷。少数患者可有腹痛,易误诊为急腹病。

  ④没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多急性起病,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容易与脑血管病混淆,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般年轻人多见,急性起病,以发热和颞叶症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伴有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单纯疱疹史支持诊断。

  (5)一氧化碳中毒:诊断主要应依靠详细的病史资料,必要时检查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呈阳性反应可确诊。早期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如何对脑出血进行鉴别诊断相关文章
概述 脑梗塞和脑出血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那么,脑梗塞和脑出血如何鉴别诊断呢?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头部的CT/MRI检查来判断。患有脑出血的病人中枢神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瞳孔,一般都是不对称的,双瞳孔会有缩小的现象,眼球会偏斜浮动。脑梗塞患者同样也是中枢神经受到障碍,瞳孔会两侧对称,眼球比较少见会有偏斜腹痛的症状。 步骤/方法: 1、 脑出血的患者多半都是有高血压和动脉
发布于 2023-07-12 02:28
0评论
概述 脑血栓又叫缺血性中风,脑出血又叫出血性中风,他们都是脑血管疾病,他们的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大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但是,二者在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进行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 步骤/方法: 1、 首先,脑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脑血栓,血栓会在血管
发布于 2023-07-11 20:36
0评论
怎样鉴别脑血栓与脑出血?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出血通常是在长期高血压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 脑血栓(缺血性中风)与脑出血(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牛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
发布于 2023-02-28 11:43
0评论
概述 脑出血的鉴别诊断:脑血栓脑肿瘤这些都是现在人们对疾病的最大困扰,可是对于这些该如何来诊断也是一种学问的。脑出血的鉴别诊断有哪些如果在生活中出现说话时口齿不清楚手脚不方便等都是脑血栓的形成,如果浑身麻木行动不便或者是有偏瘫的现象这都是脑栓塞,所以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应该去注意这些的,如果有什么样的不适就应该自己会辨别出是什么样的病情。 步骤/方法: 1、 对于脑出血的治疗以及保养的方法如
发布于 2024-06-21 21:54
0评论
概述 脑梗塞的初期鉴别主要靠CT诊断。当病人有不适时,尤其是身体的四肢出现异常,或者语言,听力等有改变的时候,到医院检查,医生会对四肢进行检查,双手的握力,腿部的反应能力等,根据病人的自我感觉与以往的不同,进行初步诊断,然后进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的可能,基本上就认定为脑梗塞了。我的父母都得过脑梗塞,也亲眼见了整个的诊断过程,这就是我见到的我们本地医生所初步判断脑梗塞的过程。 步骤/方法:
发布于 2024-04-22 07:35
0评论
1.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由于脑出血与脑梗死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因此两者鉴别很重要。轻型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还是困难的,此时,应进行脑ct扫描。对有明显意识障碍者应与颅内大动脉(如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相鉴别。在患者情况允许或尚无条件进行ct扫描时,为了区别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表2是多数教科书常用的鉴别用表可供参考。 2.与脑肿瘤的鉴别脑肿瘤一般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定位征,根据
发布于 2023-01-14 06:37
0评论
诊断 1.早期诊断试验(智力检测试验)对于肝性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除需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外,尚需行下述几种方法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此检查不需特殊设备因而成为实用简便快速的最具价值的诊断检测方法,适于基层医院。 (1)数字连接试验:随意地把25位阿拉伯数字印在纸上,嘱病人用笔按自然大小用线连结起来,记录连接的时间,检查连接错误的频率,方法简便,能发现早期患者,其异常甚至可能早于
发布于 2024-01-18 05:07
0评论
脑出血(出血性中风)和脑血栓(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但是,二者在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进行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 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
发布于 2023-01-28 17:32
0评论
脑出血(出血性中风)和脑血栓(缺血性中风)都是脑血管疾病,二者的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大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以及程度不同的半身不遂,瘫痪一侧的鼻唇沟较浅,口角下垂,瘫痪一侧的半身感觉减退或消失,可能出现话语不清或失语等。但是,二者在治疗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故在发病早期如能进行初步的鉴别,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有益的。 脑血栓通常继发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有血栓形成,血流受阻以致相应的脑组织缺血
发布于 2023-02-11 06:27
0评论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表现:(1)明确的高血压病史(2)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发布于 2022-10-10 14:5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