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5 02:06

  微创胆管切开取石探查手术为我院首创并应用于临床实践(1996年),目前已有数百例患者受益,尤其近些年结合腹腔镜技术,使得胆石症患者手术创伤大大缩小,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病人可以与单纯胆囊结石病人一样可以在术后3天内出院。较之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免除了2次手术(EST取石后,LC手术)之苦,也无胰腺炎、返流性胆管炎等乳头切开并发症。我们也已经在国内相关杂志总结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希望推广该项技术并使广大胆石症患者受益。首创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120年历史,传统的胆道探查要求探查后必须留置T管以防胆漏和胆道狭窄,以及利于术后残余结石的处理。但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进步,以及微创理念的普及,在胆道镜时代,肝外胆管结石残石已几近为零,而带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其并发症逐渐成为本手术的焦点。为解决该问题,我院自1996年12月在纤维胆道镜的协助下,对具有指征的72例病人试行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进行胆道探查,获得良好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一般临床资料:共7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49例,年龄在26岁―82岁间,中位年龄54岁。
  (2)方法
  设备:各种弯曲度常规开腹取石钳,OLYMPUS P20型纤维胆道镜及附设取石篮、活检钳、气囊扩张器,OLYMPUS 液电碎石仪
  作方法常规切除胆囊后,胆囊管留取约10mm,切开胆囊管前壁至其汇入处,顺延该切开线,纵或横行切开胆总管前壁约2-3mm。于切口的顶端应用4/0可吸收缝线缝扎一道,以防探查和取石过程切口撕裂。然后,经此扩大了的“胆囊管开口”,送入胆道镜或其他操作器械进行胆道探查。探查完毕后,4/0可吸收缝线间断或连续完整缝合胆总管和胆囊管切开缘。距胆总管约3-5mm处结扎并缝扎胆囊管。常规于Winslow’s孔放置引流管。
  2、结果
  72例病人中发现肝外胆管结石53例94枚,结石数分别为1-5枚,直径在0.2-1.2cm间,53例均经术中胆道镜证实结石完全被取出,应用液电碎石5例;阴性探查19例。胆道镜协助取石或检查时间在5-20分钟,平均用时8分钟。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36h―9d,平均48h,2例出现小胆漏。术后住院时间在7-14天间,平均为9天。6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个月-24个月,平均为12个月,随访全部行B超声或CT检查证实,无胆道狭窄,无结石残留
  3、讨论
  (1)微切开的价值:传统的胆道探查由于胆管壁切开(较大1.5cm),局部血液供应受影响较大,直接(一期)缝合胆管有胆瘘和胆道狭窄之虞,而T管的拔除多在术后两周以上,胆汁的丢失,水、电解质代谢和消化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术后康复较慢。加以带管和拔管时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胆瘘p胆汁性腹膜炎、肠瘘、胆道感染、T管周围感染、滑脱、断裂、炎性增生、狭窄等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肝胆外科同道们设计了各种方法,如术前放置鼻胆管2,术中引流管内置3,术中经肝胆管放置导管4,以及经胆囊管放置引流管5等,虽然部分改善带T管并发症的问题,但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带来相应的新问题。
  常规入路探查一期缝合,虽然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6,但由于胆总管损伤较大,仍有胆管狭窄之虞。鉴于此,我院在熟练掌握胆道镜术中及术后应用的技术之后,于1996年开始对部分可疑有胆道异常,如术中发现胆总管增粗R1.2cm,或既往有胆源性胰腺炎、一过性黄疸病史而术前影像学包括B超和CT检查又无特殊发现者,试行经胆囊管入路进行胆道探查20例,但仅成功14例,而且操作困难,尤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检查困难,虽然该入路进行胆道探查具有不损伤胆总管的优点,但由于受胆囊颈和管内螺旋瓣、胆囊管内径较细,以及大部分胆囊管汇入部与肝总管呈锐角的影响,使得胆道镜的送入及检查极其困难,而经此入路进行取石则更为困难,有时不得不改行传统方法进行胆道探查。我们试行20例中,虽经目测胆囊管有不同程度的增粗,但仍有6例失败,失败率33.3%7,胆道镜检查操作时间也多在30分钟以上。因此,经胆囊管入路胆道探查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解决上述矛盾,1996年12月后,我们自行设计了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胆道探查,汇入部的切开解决了胆囊管径及螺旋瓣阻挡的问题,解除了胆囊管汇入部成角的限制,扩大入口,可达3mm+3mm以上,即便是目前临床应用外径最粗的6mm胆道镜也可自由出入,常规取石器械也可经此口协助取石等。由于胆总管切开线很短(<3mm),对血供影响极小,降低了直接(一期)缝合后引起胆总管狭窄的风险。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此术式进行胆道探查72例的随访结果验证了上述设想,缩短了术后留院时间。
  (2)操作技术要点:常规切除胆囊后,胆囊管残段要求10mm以上,局部游离、确认胆囊管壁与胆总管壁连接处,此步骤是本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必须清晰解剖并确认两管道壁之转接处,否则,要么胆总管壁未切开,要么胆管壁与胆囊管壁切开口不连续,造成探查困难和术后胆瘘(漏缝胆总管壁),我院曾发生2例术后胆漏,疑与此有关。然后,经胆囊管前右侧壁纵行切开至汇入部,顺向将胆总管前壁横行切开或左侧壁纵行切开,长度应严格限制在3mm以内,切开后应立即在切开线顶端胆管壁缝合一针,防止探查过程撕裂。探查取石必须在胆道镜的协助下进行,而且要避免结合应用传统的“盲探”“盲取”法反复刺激胆总管壁和壶腹部及其开口,杜绝胆道探子反复拔插,以免胆管壁和壶腹开口水肿所致术后近段时间内(3-5天)胆汁排出障碍,胆道压力增高,以降低胆瘘发生率。检查胆总管下端时,只要看到壶腹开口部皱襞完整,开口直径>3mm及开合自然8,冲洗液流出通畅即可,不可强行将胆道镜镜体通过乳头开口送入十二指肠。由于胆道镜协助的胆道探查,可以直视胆管内壁和壶腹开口,无需常规进行十二指肠侧腹膜切开探查(Kocher’s maneuver)。
  (3)严格掌握适应症:虽然本入路适用于绝大部分胆管结石,尤其是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但由于该入路术后不放置T管,应保证无胆管结石残留,所以术前影像学检查和评估至关重要,有求医院必须具备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和碎石仪等基本条件。如术中结石无法一次取净,应改行传统胆道探查方法,并放置T管引流。笔者认为,虽然本入路有许多优点,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入路。对于肝内多发胆管结石或难以一次取净而需要反复取石,或并有梗阻性黄疸,明确胆管下端狭窄以及急诊胆道探查而又无胆道镜协助探查,需要留置T管减压或建立T管瘘道进行术后取石者,则不宜行微切开入路。

胆管结石患者的微创胆管探查和取石术相关文章
胆管结石是一种肝胆上的结石,它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发病原因有很多,胆管结石以发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难等为特点,国内外均没有特效疗法,从而使众多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因缺乏有效治疗而引起胆汁淤积、肝硬化甚至肝癌。临床上病人常出现右上腹绞痛,发冷发热,黄疸夏科氏(charcot)三联征。感染严重可出现休克和精神异常(Reynokds五联征),症状反复久之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继而出现门静脉高压症。根据结石
发布于 2023-03-10 15:41
0评论
对于胆管结石的传统治疗办法是:开腹手术创伤痛苦大,放置胆道T管引流至少2周。先前的腹腔镜胆管探查方法是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取石后放置T管引流至少4周。前日一位胆管下端结石嵌顿未能成功经口微创解决胆道梗阻,通过最新的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的方法,为这位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管探查取石、术中等离子碎石,胆囊切除,胆道探查通过胆囊管完成且未放胆道T管,免除该类患者术后至少带引流管4周的痛苦。以前
发布于 2022-10-22 09:14
0评论
肝内胆管结石的危害有哪些?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比较复杂,它与患者的饮食习惯、肝内感染以及胆汁淤滞等有密切关系。肝内胆管结石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会形成胆汁性梗硬变与门脉高压症,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可逐步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并进一步引起门脉高压症。 会形成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肝胆管结石并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时,不论结石梗阻在哪个部位,都会出现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并导致肝、肾、肺、心
发布于 2024-07-26 11:34
0评论
随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比如胆管结石,它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对于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很多人对胆结石不了解,胆管结石是指肝内外胆管内有结石形成,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下面看下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 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 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现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原则是:①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③术
发布于 2024-07-26 11:14
0评论
一、急性期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感染,包括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感染性并发症。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狭窄有关。急性期并发症不仅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二、慢性期并发症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包括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失代偿,以及与长期
发布于 2024-02-20 17:27
0评论
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包括肝内胆管)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在我国,胆管结石多数属于这一类。继发性胆管结石是指胆囊内结石通过扩大的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形成的结石,结石的形状和性质多与胆囊内的结石相同,多数呈多面形的胆固醇混合结石。继发于胆道感染的结石的外层带有胆红素钙沉着。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
发布于 2023-01-29 09:02
0评论
肝内胆管结石发病年龄30-50岁;上腹部疼痛,可能为典型胆绞痛或持续性胀痛,有的病人疼痛不明显,而寒战发热非常厉害,周期发作。目前西医除外手术没有什么好办法,中医中药现在是主要治疗手段。如果结石已经引起肝脏萎缩或者脓肿等病变必须手术的时候也不要拖延一味保守。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以间断右上腹痛伴发热为主要特点。无感染症状时,病人可自觉周身发热,往往无明显黄疸。但部分病人胆道感染使整个胆道系统梗阻
发布于 2024-07-26 11:41
0评论
胆石症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但是很多到我门诊就诊或者在网站上咨询的患者对于到底应该看哪个科搞不清楚,有时是外科,有时是腹腔镜科,有时候又是消化内科,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处理胆石症呢?我们先来看一张简单的胆道系统的示意图。胆石症并不是一个疾病,它可以分成下面这几种情况:1、胆囊结石;2、胆总管结石;3、肝内胆管结石。4、混合型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因此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第一种情况:
发布于 2023-03-05 16:31
0评论
患者:我们今年6份在四川华西西做了胆囊切除术,放了T管,后来T管堵了,又安了引流管,现在引流管老是堵,引起黄疸,发烧,前不久做了磁共振显示胆管很狭窄,在很久以前查就说他先天胆管狭窄。像这种情况是不是非要做胆肠吻合术呢?听医生讲说做了这个手术后几年都非常容易复发。如果不做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想到贵医院来在查下有什么办法可治,我们来之前要做什么检查呢?肝胆医院肝胆外科:不知目前是否还有肝内胆管结石、
发布于 2023-03-11 02:06
0评论
不可逆因素 发病年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如果在儿童期发病 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 发病性别差异: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女性胆囊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收缩、致使胆汁淤滞有关。 发病与基因、家族史胆囊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
发布于 2024-02-20 17: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