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28 13:42

  “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脾胃湿 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虚弱是生湿之源,往往先有湿而后化热,临床亦不多见湿重于热,即是湿热并重,治疗也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祛湿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湿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

  治法:理气健脾,化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 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如果你有以上的症状,说明你就有可能是脾胃湿热,只要对症下药,很快就会调节好自己的身体,不过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凡是有伤脾胃的食品都不能吃,要不然吃了治疗脾胃湿热的中成药也是无济于事。

治疗脾胃湿热的中成药有哪些相关文章
概述 现在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的发展,大家的生活都是越过越好了,但是也有很多潜藏的问题不断的困扰着大家。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发现,这样的疾病的存在的。像现在总是有很多人,出外参加一些什么活动,那这样大家的社交圈也就变得比较大了。像我就是这样了。因此而认识了一些比较多的人群,也都比较聊的来,其中有那么几个朋友,就经常跟我讨论这个脾胃湿热的问题。 步骤/方法: 1、 那到底什么是脾胃湿热呢?在
发布于 2022-10-22 01:35
0评论
既然我们通过上面的介绍了解了脾胃湿热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那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脾胃湿热的症状,了解这些内容后,我们就要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准备。 脾胃湿热的症状1、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 脾胃湿热的症状2、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 脾胃湿热的症状3、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临床表现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
发布于 2024-03-28 13:29
0评论
黑矾50克、黑枣50克、核桃仁50克、栀子50克、当归50克、砂仁50克、厚朴50克、三棱50克、穿山甲50克、寸曲50克、麦芽50克、上甲50克、下甲50克、红花30克、海南沉10克、铁胆粉5克、蜂胶10克、蜂蜜100克、蜂蜡适量。 配法:将16味中药经提取有效成分后,放入加热融化后的蜂胶、蜂蜜、蜂蜡混合溶液中,调拌均匀,做成重100克的药饼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用如花生米大小一粒,可增可减
发布于 2024-05-11 10:56
0评论
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示的证候,临床表示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冷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
发布于 2024-03-28 13:55
0评论
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有多种病因,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 1.感受外邪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燥甚则热,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
发布于 2024-03-28 13:35
0评论
概述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导致的病证。常常会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者是由于长期过量的食用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会有灼痛胀痛的感觉。还会出现发热,口苦,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大便或闭或溏等症状。对于肝胆湿热的治疗主要是以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对于肝胆湿热服用什么中成药可以服用龙胆泻肝丸,但是要根据病情来确定用量。 步骤/方法: 1、 中成药可
发布于 2022-10-14 08:39
0评论
一、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同点 1、病因雷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呈现黄疸,皆为阳黄; 4、看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二者的不同   1、湿热着重不同。固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着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
发布于 2023-04-03 08:58
0评论
脾胃湿热是一个中医方面的名词,也被称之为中焦湿热,属于一种疾病的名称。导致这种疾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由于日常饮食不当所导致的,表现为大便溏泄、身体疲倦、皮肤发黄等等。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脾胃湿热的相关知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日常又应该如何调理,一起来学习吧! 脾胃湿热的原因 医生告诉我们,如果身体出现了脾胃湿热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就患有慢性胃炎、或者是长溃疡或者是肝硬化以及胆囊息肉等
发布于 2024-03-28 13:49
0评论
概述 便秘是我们生活当中一种非常见到的现象,有很多人在吃完晚饭之后,没有把那些物质,排出体外,有没有让吃下去东西即使得到吸收,所以,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便秘的状况,而便秘出现的时候经常会导致我们失眠,烦躁,多梦,抑郁,还有焦虑等一些精神障碍,而直接的体现就是会使我们排便困难,费力,会有大便干结的,情况。也有很多的人在发现,自己出现便秘的过程当中,自己的皮肤会变得暗黄长痘痘,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患者
发布于 2023-07-04 12:36
0评论
概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出现气虚脾湿的症状,那么什么样的症状才是心虚脾湿呢?如果患者出现了便秘的现象,或者平时没有力气或者舌苔很厚的话,就代表出现气虚脾湿的现象了。所以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该要控制一下饮食了,因为控制饮食是非常好的,能够缓解气虚脾湿症状的方法,比如说可以适当的多喝水,喝水能够有效的排毒。 步骤/方法: 1、 患上气虚脾湿便秘这样的情况以后,患者会有舌苔很厚的现象,这个
发布于 2023-07-04 14:4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