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粥样硬化从儿童期开始而持续进展,随着脂质在血管壁不断沉积,冠状动脉缓慢产生管腔狭窄,可逐渐进展到管腔阻塞,导致心肌供血减少。但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然形成过程中,由于脂质斑块不稳定可出现突然转变,即出现斑块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又进一步加重血管管腔狭窄,使血流降到一定临界水平以下,甚至管腔完全闭塞,同样阻断血流,导致心肌供氧和需氧间的不平衡,若此不平衡严重而持久,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性损害。长期持续严重缺血缺氧时,较大范围的心肌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即为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阻塞部位远端的心肌因此丧失收缩能力,无法完成收缩,影响心脏尤其是左心室的泵血功能,随之产生全身各系统如肺脏、肾脏、内分泌和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还有主动脉缩窄、甲状腺毒症患者,由于心肌需氧量显著增加,偶尔可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时,由于冠状动脉血氧含量显著减少,导致心肌氧需求量严重不足,也有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另外,各种类型主动脉口的狭窄、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低血压反应等,引起冠脉血流灌注量显著减少,也可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