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简单的说来,就是胃部上火,因为有很多症状,表现也不同,总体看来,就是胃部不舒服。会让人的胃口不好,有的时候容易或多或少的出现胃痛的情况。而这种症状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嘴巴变得干渴,或者是经常有口腔糜烂的现象出现,有的时候,牙龈也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喜欢喝冷的东西,而不是热的饮品。这些都是胃热的表现。如果确定自己胃热,那么对于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不要吃比较辣的食物,而且最好是吃一些柔和型的食物,像是萝卜,黄瓜,山药等等,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要养成,不要吃一些垃圾食品,而且最好不喝咖啡,或者是其他的茶之类的饮料,可以一天中多吃几顿,但是每顿都要少吃。
胃热人的饮食调理是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缓解胃热。按摩脚部,脚部上有很多穴位,有一些穴位对于胃部有一定好处,例如三里穴,还有公孙穴,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根治各种疾病。但是一定要坚持,如果你不会按摩的话,可以找专业的足疗会馆做一做按摩。
胃热并不可怕,但是调节起来比较麻烦,有胃热的人一定要从饮食上注意。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严重的话,可以去医院检查,进行正规的治疗。对于一些饮食也要有忌讳。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脾胃虚寒的人,应该采用暖胃的方法,日常做菜时可以多用胡椒、生姜,温补暖胃的羊肉当归汤是很好的适时补品;肠胃湿热的人,应该注意清除肠胃湿热,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羊肉不宜多吃,性热壮阳的狗肉更应尽量不吃;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通常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所以平时适当运动与休息,舒缓情绪很有帮助。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性的总结,临床并非如此简单,也有虚实夹杂或本虚夹杂等。
可是我们不是专业医生,怎么知道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阴虚还是阳虚呢?
一、胃寒证
胃寒证多由外来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发病。胃寒证又分胃寒实证和胃寒虚证。
胃寒实证:大多突然起病,腹部受寒或过量进食生果、冷饮导致,表现出胃部突然冷痛,疼痛剧烈,口淡不渴,甚至有头痛,骨节肌肉酸痛,舌质淡,苔白厚。病情轻的,用热水袋外敷,或喝热水、生姜水,或服用加味藿香正气丸即可。若病情较重,则需要用干姜、高良姜、胡椒、花椒、桂枝等以温阳散寒。
胃寒虚证:则常常病情较长,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烂,腹部稍受凉或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发病,舌淡,苔白。表现为胃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剧痛,遇寒加剧,如果用热水敷,则“得温痛减”。胃虚寒证应在用健脾胃药物的基础上加一些温阳的药,如干姜、花椒、胡椒、桂枝等。
下面介绍几则温胃祛寒食疗剂:
1、清炖鲫鱼
原料:鲫鱼1条,橘皮10克,生姜50克,胡椒2克,吴茱萸2克,黄酒50克,盐、葱、味精适量。
制法:将鲫鱼去鳞及内脏,生姜切片后放鱼上几片,其余和橘皮、胡椒、吴茱萸一起纱布包填鱼腹内,加入黄酒、盐、葱、和水15毫升,隔水清蒸半小时,取出药包加入味精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胃止痛,克辅治虚寒胃痛,对清水腹泻,腹痛也有效。
2、砂仁肚条
原料:砂仁10克,猪肚1000克,花椒、胡椒、葱白、生姜适量。
制法:按烧菜的一般方法制作。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胃脘冷痛,胀闷不舒,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
3、干姜粥
原料: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
制法: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再入粳米同煮为粥。
服法:早晚各1剂。
功效:温中和胃,祛寒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
冬季喝点祁门红茶很好,养胃。特级的很有韵味,初泡分上下层次。别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