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7 16:01

  

  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胃肠道癌、尤其是结直肠癌具有化学预防作用。

  1988 年,首次报道阿司匹林的使用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有关。后来,研究者又发现,每日 300 mg 相比每日应用 75/150 mg 阿司匹林长期应用者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降低。

  应用除阿司匹林之外的 NSAIDs 也可使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但是这一作用见于连续用药 6 个月后,并在停止用药 1 年后消失。

  胃肠肿瘤风险降低的机制

  NSAIDs 通过抑制酶促前列腺素(PG)G/H 合成中的环氧合酶活性、导致前列腺素合成受阻而发挥作用。前列腺素 G/H 合成两种产物,分别为 COX-1、COX-2。

  COX-1 表达于大部分组织,在血小板凝集和保护胃细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OX-2 则认为是一种可诱导酶,在炎症、外伤及癌变时才表达于大部分组织,且是疼痛、炎症及发热的介质。

  传统的 NSAIDs(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对这两种同工酶均有抑制作用,而选择性 COX-2 抑制剂(昔布类药物)主要抑制 COX-2。

  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 COX-1 的作用约是抑制单核细胞 COX-2 作用的 50-100 倍。由于血小板的蛋白合成作用有限,阿司匹林对 COX-1 的可逆性抑制作用会在血小板存在期间一直持续。

  最大抑制作用可见于 75-100 mg 的低剂量时,该剂量应用 1 小时后,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 COX-1 活性的 95% 以上,且该作用可持续长达 24 小时。

  与此相反,阿司匹林抑制 COX-2 则需较大剂量且用药间隔要更短。

  两种传统的 NSAIDs――双氯芬酸 / 布洛芬,在大剂量(1800/2400 mg)时比昔布类的心血管风险增加。但是,大部分地区这种大剂量用法罕见。甲氧苯丙酸大剂量使用不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昔布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

  昔布类药物为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可抑制结肠肿瘤的发生。应用昔布类药物患者上消化道并发症及溃疡的发生率比应用非选择性 COX-2 抑制剂 NSAIDs 者显著降低。

  研究显示,塞来昔布 400 mg bid 治疗 6 个月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结直肠腺瘤显著退缩,100 mg 剂量治疗没有这一作用。罗非考昔也可显著降低结直肠腺瘤的风险。

  遗憾的是,尽管昔布类药物可有效抑制结直肠腺瘤的复发,但经证实的随剂量递增的心血管毒性(如心血管事件所致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心衰等),因而未纳入胃肠肿瘤的化学预防。

  NSAIDs 和昔布类药物的消化道副作用

  上消化道副作用方面,昔布类、NSAIDs 与安慰剂相比,上消化道副作用(如症状性胃肠道溃疡、溃疡性出血、溃疡穿孔、梗阻等)均增加,顺序为:昔布类<双氯芬酸<布洛芬<甲氧苯丙酸。

  罗非考昔和低剂量阿司匹林(每日均用量 ≤ 162.5 mg)、以及年龄 ≥ 65 岁时更容易发生消化道副作用。

  阿司匹林用于结直肠癌化学预防怎么用?

  美国预防医学工作建议不批准将非甾体抗炎药用作一般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预防,因为具有心血管毒性及胃肠道毒性。

  不过,还是有机会将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相关的结肠癌预防。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结直肠癌诊断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相比未用过者癌症死亡率降低。这种关系与肿瘤部位、用药时间、病变位于远端相关。

  非甾体抗炎药中,胃肠道风险低、无心血管风险的唯一制剂为阿司匹林。迄今为止发表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阿司匹林对于结直肠癌的保护作用。

  目前尚未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初级预防,因其最佳有效剂量、开始治疗的年龄、治疗周期尚有争议。

  已有的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可降低腺瘤复发的风险、结直肠癌病史患者的腺瘤风险。

  目前认为较大剂量(每周 14 片以上)才会产生最大预防作用,且短期(≤ 5 年)或长期用药均有此现象。也有研究认为出现显著风险降低需至少用药 6-10 年,且停药 4 年内效果就不再明显。

  还有研究认为,阿司匹林不仅能预防结直肠癌还能降低了癌症死亡率。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用药 5 年以下者每日 75-100 mg 和 300-1200 mg 的效果相当;经 20 年随访,有效肿瘤类型主要为食管癌、结直肠癌、肺癌,组织学上局限于腺癌。

  三大未解问题

  2012 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应用阿司匹林还与癌症远处转移的风险降低 30%-40%,选择性抑制血小板 COX-1 的 ASA 控释剂在长期随访中具有化学预防作用,这说明阿司匹林对转移的作用可能是血小板介导的。

  阿司匹林用于结直肠癌的预防及治疗的话题备受关注,然而还有 3 个问题亟待解决:最佳剂量和用药时间是什么?受益人群是谁?阿司匹林与其他化疗药及当前所用筛查方法(如结肠镜)结合效果怎么样?

  这方面,已有研究评估了阿司匹林联合结肠镜的效价性,认为这取决于阿司匹林对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的幅度、以及人群对筛查的依从性。另一方面,钙剂与阿司匹林同步应用,可能会降低进展期结直肠肿瘤性息肉的风险。

  寻找有助于确定并筛选出可能会有阿司匹林预防获益人群的生物标记,也在日程当中。

  传统的 NSAIDs 及昔布类药物的应用与结直肠癌及结肠腺瘤风险降低有关,但是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及胃肠道毒性与其获益相抵消,净获益 / 风险平衡妨碍其用于普通人群。目前有望用于化学预防的制剂是低剂量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预防结直肠癌 你会推荐吗?相关文章
概述:作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心血管保护等作用。数十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在癌症,尤其是结直肠癌的预防上前景巨大。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众多基础研究、临床试验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等纷纷发现,阿司匹林或许是结直肠癌化学预防最有希望的药物。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于2015年推荐,对于50-69岁伴明确心血管风险患者,可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以预防结直肠癌。但工作
发布于 2023-02-22 07:46
0评论
概述 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生活压力过大也容易给身体健康带来一些影响,所以现在不少人会患有结肠癌的疾病,对于结肠癌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排便出血的情况,对于结肠癌这种疾病,我们大家一定要积极的进行预防,结肠癌给患者所造成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地预防结肠癌的发生,下面小编和大家详细的来介绍一下,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 步骤/方法: 1、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
发布于 2023-03-26 16:47
0评论
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有:家族史、炎症性肠病、吸烟、过量饮酒、大量食用红肉或腌制肉、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有:体育锻炼、服用阿司匹林、肠镜检查并切掉癌前病变,还有一些相对较弱的保护因素,如食物富含水果、蔬菜、谷物、奶制品、鱼、降脂药。了解了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我们就知道如何更有效的预防结直肠癌。对于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规律的定期随访至关重要,具体方法:1、病史和体检,每3-6个月1次,共2年
发布于 2022-11-25 02:26
0评论
概述 结直肠癌已成为严重的癌症杀手,每年都会有许多的人因为结直肠癌不幸失去生命,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还在不断的升高,这使不少人为之感到担忧,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无价的,任谁都不愿自己以及家人患上此病,那么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预防了,现在教你如何才能避免患上结直肠癌症。 步骤/方法: 1、 结直肠癌病症主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上,现在生活质量的
发布于 2023-03-27 16:39
0评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年均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13万,并以年均4%的增幅不断攀升。最新统计显示,40岁的年轻人患结直肠癌的比例约占结直肠癌总人数的20%。中国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的行列。大肠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原因包括:1、 饮
发布于 2023-01-07 09:31
0评论
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约有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15%~25%的患者将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肝转移灶无法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生存率接近0%;而肝转移灶能根治性
发布于 2023-02-03 19:37
0评论
一、概述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1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03/10万和11.11/10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二、诊断技术与应
发布于 2023-01-20 04:36
0评论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一)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低于1%的结直肠癌与FAP相关,而HNPCC占结直肠癌2%~6%。据统计,未经治疗的FAP至45岁时90%的患者
发布于 2022-10-19 02:39
0评论
一、概述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1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3.03/10万和11.11/10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临床表现: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
发布于 2023-03-11 13:06
0评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在结直肠癌确诊病例中,20%一25%已发生肝转移,而在经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病例中,有20%~25%患者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3年内发生肝转移,另有40%一50%最终会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如何改善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已成为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CLM)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发布于 2022-10-22 09:0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