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做完了支架手术为什么还是不舒服?
上个月,老徐突然觉得胸闷,有时候还胸痛,不能干活劳累,更怕着急生气。老徐不知道是什么毛病,两天都没睡好觉,然后去家附近的一家大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然后做了冠脉造影,显示心脏的三个血管都不太好,有一个血管狭窄都到了80%~90%了,医生说血管狭窄的太严重了,必须放支架把血管狭窄处支起来,医生还说另外狭窄不太严重的血管不需要放支架,用药保守治疗就可以了。然后医生就在血管最狭窄的地方做了两个支架,手术做的非常顺利,又住院观察了2天后就出院了,出院后一直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吃一大把西药,可不知道为什么,从出院以后老徐就感觉浑身没劲、怕累,有时候还感觉胸闷、憋气的感觉。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咱们就先从他得的这个病聊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但随之而带来的却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几乎充斥了整个社会: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紧张而焦虑的心情压力、越来越少的体力活动等等,使得的人们越来越多的患上了各种富贵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三高”,而“三高”却是很多疾病的“先锋队”,有了“三高”很快就会带来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
冠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上面我们看到了老徐的情况,他的心脏上血管有的地方出现了狭窄,我们说这就是得了冠心病。冠心病就是给心脏供应血液的血管――“冠状动脉”由于受到“三高”的长期刺激造成动脉硬化,导致油脂贴在血管壁上,如果“三高”控制的不好,血脂就会越贴越多,造成血管里面的管腔也就越来越细,从而引起心脏需要的血液和氧气不够用,使得病人就会感觉胸闷、憋气,严重时会出现胸痛。当冠心病病人活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由于心脏需要的氧气、血液增多,这时血管供应氧气和心脏需要氧气之间就会产生矛盾,这就造成平时没任何症状的病人,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脏不舒服的症状。当心脏血管狭窄越来越重时,症状就越来越明显。如果心脏血管突然被血栓堵死,发生100%闭塞时就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发生生命危险。
我们知道了冠心病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用支架可以治疗冠心病了。医生把出现严重狭窄的血管用支架支起来,血管内的管腔又恢复了原来的宽敞,里面流动的血液又恢复了通畅无阻,心脏缺血的症状就会得到改善。
那为什么许多放完支架的冠心病患者还是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呢?
主要有几种可能:
第一,一般情况下,心脏放支架只能解决主干血管也就是大血管的狭窄,而直径小于2毫米的小血管是放不了支架的,所以当大血管和小血管都有问题时,只能把大血管的问题用支架来解决,但小血管的狭窄同样也会引起胸闷、胸痛等心脏缺血的症状。
第二,有时正常的或狭窄较轻的血管,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痉挛,也会造成一过性的血管狭窄,同样使血液流动不畅,从而引起心脏缺血的症状。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在主干血管里面放支架的时候,支架撑起来时会挤压分支的开口,就像是在清理主干河道淤泥的时候,淤泥会堵住小河流一样,放进去的支架可能造成边支的狭窄,也会造成心脏缺血的症状。
中医是怎么认识冠心病的呢?
在中医里,冠心病一般被称为“胸痹心痛”,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天气变化、情绪波动、不良饮食习惯、年老体衰等原因,造成了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等病理因素痹阻心脉,表现为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中医认为“心脉痹阻”是胸痹心痛的根本病机,这和现代医学里发现的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是相符合的。随着科技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心脏支架术应用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最直观的解决了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支架术同样也是一种疏通血流、改善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的一种手段。那么支架手术是否能完全解决“心脉痹阻”的问题?
中医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
支架术作为一种活血化瘀的手段,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它只能部分解决局部问题,而患者整体的体质和全身寒热虚实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而且“支架”作为一个“异物”放进人体内,还会造成新的血瘀等病理状态,使得有一部分人在放支架前没有任何症状,反而在放了支架后出现了很多症状。
另外,对于正气不足的患者,在单纯应用类似于活血化瘀甚至是破血化瘀的“放支架”后,正气虚损会更严重,那么就会在做完手术后出现患者浑身乏力,特别怕累等表现,这就是虚损的表现。还有一些病人,不仅是疲倦、容易累,还特别怕冷,手足冰凉,脚像放在冰水里一样,这在中医里面被称为“阳虚”、“阳气不足”。出现的上述这些情况,在西医看来,这些都不是大的问题,因为他们通过检查发现血管是通畅的,但他们忽略了这些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不管是放支架前还是放支架后,尤其是在放完支架后,都应该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中医的调理,针对患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对于本虚宜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脏之亏虚,来调整阴阳、补益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对于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采用理气、活血、温通、化痰的方法,尤其应重视活血通络、理气化痰。补虚与祛邪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使心脉气血流通,通则不痛。
另外,冠心病患者必须改善生活方式,这在传统中医养生调摄理论中具有理论依据,如肥人多痰,减重或减肥,可减少痰浊内生;戒烟、限酒,减少火毒、湿热从外摄入;提倡体育锻炼,减轻社会紧张心理状态,调节心身,使肝气条达,预防肝气郁滞;减少盐的摄入,因咸入肾,肾主水,肾脏受伤造成水饮内停;增加水果、蔬菜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总脂肪的摄入,中医认为蔬果多属清火泻热之品,节制肥甘厚味,避免内生痰湿、阻滞脉络,从而造成血瘀痹阻心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