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9 10:21

1、萝卜。萝卜具有很好的清理肠道的功能,可以将肠道内停留的食物残渣第一时间排出体外,没有这些容易使我们产生上火的不良物质,上火很快就会被消除。

2、蜂蜜。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

3.梨子。梨是众所周知的降火水果,适量吃一点可以很好的去火去燥。梨是春燥的好蔬果,有清肺、养肺的功效。多吃梨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梨的人更容易感冒。

4、菠菜。 春季吃点菠菜,可以排毒,防止春燥。

以上四种食物可以减轻甚至改善几天的症状,但不能持续一周,所以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但如果在春天经常吃这些食物,也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去湿热的食物相关文章
身体有湿热的人常常会觉得腿脚沉重‘,舌苔黄腻,身上总是容易长一些红痒的东西。当然,湿热侵袭人的不同部位,会有相应的一些具体的病症。那么肝胆湿热如何除去?肝胆湿热侵犯人体的上部会导致头面部的头晕头涨、眼睛发红、耳鸣耳聋、口苦,湿热困在中焦会导致胸痛,侵袭下焦表现为阴部湿痒、小便黄、阴肿。 如果女性肝经湿热的话,可能导致白带发黄、黏稠、有臭味。男性肝经湿热还可能导致睾丸肿痛、阳痿、早泄等。出现上述症
发布于 2024-01-22 14:54
0评论
食谱原料: 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发布于 2023-04-24 04:37
0评论
脾胃湿热是湿热内蕴中焦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肢体困重、大便溏泻、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肤发黄、色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而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肝胆湿热是湿热郁结肝胆所表示的证候,临床表示为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或身目发黄或冷热往来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
发布于 2024-03-28 13:55
0评论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同点: 1、病因雷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呈现黄疸,皆为阳黄; 4、看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斟酌: 1、湿热着重不同。固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着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
发布于 2024-12-03 19:56
0评论
1、青春痘:在中医里面叫痤疮,根本的原因在于湿热导致痰凝血瘀,生成痘痘。如不及时调理,就会化脓,生成暗疮。湿热体质之所以容易得这些,就是因为体内湿、热两种病邪太盛,机体出于本能向人发出信号,因此长痘或者化脓。 2、“口苦口干口臭”“小便赤短,大便粘滞”:有些人口苦口干口臭、容易胃胀,腋臭,性情比较急躁,也是因为体内有湿热。湿热体质的人,小便赤短(颜色深),大便粘滞,粘在马桶上都冲不掉。由于湿和热
发布于 2024-04-14 08:26
0评论
1、板蓝根炖猪腱 食材:板蓝根8克、猪腱6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猪腱肉质嫩滑,经过炖煮以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咬头,蘸点豉油来吃是不少男士的至爱。板蓝根炖猪腱汤色深沉,中药味道也比较浓,怕喝中药的人可能相当抗拒,但喝了以后喉咙很舒服。 2、土茯苓炖水蛇 食材:
发布于 2024-04-14 08:39
0评论
1、冬瓜茨仁糖水 用鲜老冬瓜(连皮)一斤,生茨仁三两,黄糖适量。先将老冬瓜洗净切大件,加上洗净的生茨仁放进瓦煲内煲一小时,然后加黄糖,待饮用。汤中老冬瓜甘清微寒,功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生茨仁,但淡利湿,黄糖清热生津。合而用之则可解暑清热,去暑湿。 2、荷叶冬瓜煲老鸭汤 用鲜荷叶一块,鲜老冬瓜一斤至斤半,老鸭公肉半斤。将上三样食品洗净,同放进瓦煲内,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调味,饮汤食冬瓜鸭肉。汤中
发布于 2023-04-24 04:24
0评论
希望通过滚鸡蛋去湿毒是不靠谱的,但这并不说明滚鸡蛋毫无作用。用煮熟的热鸡蛋在身体上滚动,可以起到按摩和热敷的作用,比如身体被磕了碰了或者某些部位疼痛时,用热鸡蛋在患处滚动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也就是说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但是,如果是刚刚受的伤请不要随意热敷,因为新伤有可能导致内出血,此时热敷只能让内出血更加严重。只有在淤青较久且长期不褪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使用热敷这种治疗方法。 东北人还喜
发布于 2024-02-01 10:12
0评论
湿重热轻 证候:无身热或身热不扬,头重肢困,胸闷脘痞,胃纳呆、腹胀肠鸣、甚或恶心呕吐,口淡不渴或口渴不欲饮,小便微黄,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脉濡缓或濡滑。 病机:住处卑湿,水中作劳,汗出当风,湿衣裹身,湿邪客体;肺气失宣,肾阳不足,脾虚运化失司生湿,三焦气化不利等导致水湿过剩。湿渐化热,乃湿中蕴热,热轻湿重之证。湿为阴邪,故无身热或身热不扬;湿性凝滞,湿浊内阻,气机不畅,所以见头重肢困
发布于 2024-04-14 08:46
0评论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
发布于 2022-12-11 06:5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