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1-29 20:36

  1、慢性胃炎临床证候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临床以长期反复发作或间断发作上腹部隐痛,腹胀,进食后加重,伴嗳气、恶心、食欲减退等为主要表现。临床证候主要包括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湿浊中阻证、饮食伤胃证、寒邪客胃证。其常见症状如下:

  (1) 肝胃不和证:常见胃脘胀痛,痛窜两胁,嗳气频作,气怒痛苦,胸脘痞闷,嘈杂吞酸,喜叹息,舌边红,苔白,脉沉弦。

  (2) 脾胃虚弱证:常见胃脘隐痛,胃痛喜按喜暖,食后闷胀,痞满,纳呆少食,大便稀溏,肢软乏力,气短懒言,呕吐清水,舌质淡,边有齿痕,脉缓无力。

  (3) 脾胃湿热证:常见胃脘胀满或胀痛,胸脘痞满,口苦口干,口臭或口腻,恶心呕吐,头身重着,纳呆嘈杂,舌苔黄腻,脉滑数。

  (4) 胃络瘀血证:常见胃脘胀满、刺痛,痛久拒按,痛处不移,或呕血,或黑便,舌赤带紫黯或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涩。

  (5) 胃阴亏虚证:常见胃脘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知食,纳呆干呕,口干,手足心热,或有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有裂纹,脉细数。

  (6) 脾胃虚寒证:常见胃凉隐痛,喜按喜热,纳少便溏,畏寒肢冷,得食痛减,遇冷痛重,口淡流涎,舌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迟。

  (7)湿浊中阻证:常见胃脘痞满或隐痛,恶心呕吐清水或酸水,不思饮食,食后胀甚,口粘不爽,肢体沉重,口淡不饥,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8)寒邪客胃证:常见胃凉暴痛,遇冷痛重,纳呆喜热,口淡乏味,或寒热表证,泛吐清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紧。

  (9)饮食伤胃证:常见伤食胃痛,脘腹饱胀,厌食拒按,嗳腐酸臭,恶心呕吐,吐后症轻,大便不爽,矢气酸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2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治法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湿热、痰湿、气滞、血瘀为标。临床治疗根据辨证采用不同的治法,常用的治法如下:

  (1)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胃痛肝胃不和证。主症:胃脘胀痛。次症:痛窜胁背,气怒痛重,胸脘堵闷,嗳气频作,善喜叹息,排便不爽,舌苔薄白,脉象多弦。常用方为柴胡疏肝散。

  (2)散寒温胃法,适用于胃痛寒凝证。主症:胃部凉痛。次症:遇冷痛甚,口淡流涎,喜热喜按,或有寒热,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象弦紧。常用方剂为良附丸。

  (3)补中益气法,适用于胃病中气下陷证。主症:胃部坠胀。次症:不思饮食,食后症重,脘腹痞满,呕吐清水,漉漉水声,面黄体瘦,舌淡苔白,脉象沉细。常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

  (4)滋阴润胃法,适用于胃痛胃阴不足证。主症:胃灼隐痛。次症: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嘈杂干呕,口渴不饮,烦急易怒,纳少便干,舌红无苔,脉象细数。常用方剂为益胃汤。

  (5)活血化瘀法,适用于胃痛瘀血证。主症:胃刺割痛。次症:痛处固定,痛时拒按,夜间痛甚,痛时持久,呕血黑便,食后痛甚,舌质暗红,脉象弦涩。常用方剂为失笑散。

  (6)温中暖胃法,适用于胃痛虚寒证。主症:胃凉隐痛。次症:遇寒痛甚,喜按喜暖,喜热饮食,畏寒肢冷,体乏无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象细弦。常用方剂为黄芪建中汤。

  (7)化湿法,适用于胃痛湿热证。主症:胃痞灼痛。次症:胸脘满闷,口苦口粘,头身重着,食欲不振,大便粘滞,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常用方剂为胃苓汤。

  (8)清热泻胃法,适用于胃痛实热证。主症:胃痛灼热。次症:痛势急迫,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象略数。常用方剂为清胃散。

  3什么是不典型增生和肠化?有何意义?

  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常在胃镜检查后获得的病理报告中看到不典型增生和肠化,它们的具体含义如下:

  不典型增生也叫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其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型、结构紊乱和分化异常。目前多采用轻、中、重度3级分级方案:轻度异型增生指胃黏膜结构和上皮细胞的异型性呈很轻微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是结构异型和细胞的异型性较明显;重度异型增生是指结构异型及细胞异型非常明显或判定良性与恶性困难者,在胃黏膜活检标本上常很难与高分化微小癌鉴别,故将这一类异型增生病变划分为交界性病变。在内窥镜下,不典型增生大体形态分为凹陷型、平坦型及隆起型三种,但最具有特征的是隆起型。隆起型可呈扁平隆起状或扁盘状,常描述为花坛样或广基性隆起,表面比较粗糙,有的病灶中心部分略凹陷,侧面呈盘状或半球状,形如息肉,很像早期癌。

  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代替,即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是慢性胃病胃黏膜常见病变。肠上皮化生细胞来自胃固有腺体颈部未分化细胞,这部分细胞是增殖中心,具有向胃及肠上皮细胞分化的潜能。正常时,它不断分化成胃型上皮细胞,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表面上皮;病理情况下,它可分化为肠型上皮细胞,形成肠化生。近来有人进一步研究肠化灶的组织学始发部位主要在胃小沟,微小的肠化灶以胃小沟为中心,可以不同程度地向周围胃小区发展为小灶及大片状肠化灶。通过病理学的研究,目前对肠上皮化生作了一系列的分类,按化生上皮功能来分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前者与小肠黏膜吸收细胞相似,有刷状缘,不分泌粘液,具有潘氏细胞、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含蔗糖酶、海藻糖酶及亮氨酸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而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刷状缘不明显,微绒毛发育不全,胞浆内有粘液分泌颗粒,含蔗糖酶,但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低,无海藻糖酶。通过粘液组化染色把肠上皮化生分为小肠型化生(即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结肠型化生(即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小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好,是一种常见的黏膜病变,广泛见于各种良性胃病(57.8%),尤其多见于慢性胃炎,随着炎症的发展化生亦加重,故认为小肠型化生可能属于炎症反应的性质;而结肠型化生,其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检出率很低(11.3%),但在肠型胃癌旁黏膜中检出率很高(88.2%),说明结肠型化生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般结肠型化生发生的年龄较小肠型化生为晚,而且均位于较重的小肠化生灶中。两型化生可混合存在,因此结肠型化生可能是在小肠型化生逐渐加重的基础上发生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化,肠化是胃黏膜损伤的一种指标,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上皮变化。相关统计表明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者占65.5%,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随着萎缩区的扩大,肠化的比数也增加。肠化与萎缩性胃炎部位分布也基本一致,以胃窦部出现率为最高,其次是体窦移行部位,由于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故临床上对此种病人应引起高度重视,长期随访,定时复查,以防癌变。在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研究方面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而不典型增生比肠化生更具癌前意义,所以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随访,每3至6月复查胃镜一次,有条件者可查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含量及肿瘤相关抗原。

  4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预防癌变?

  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尚无直接药物预防其癌变,但是祛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及纠正其病理状态,起到预防胃癌发生的作用。如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促发胃癌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导致细胞毒性因子然后导致胃黏膜发生增生性或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胃癌发病率是非感染的3-6倍,杀灭幽门螺杆菌可预防癌变。

  此外,硒可清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使细胞老化的自由基,并干扰致癌物代谢,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可吃动物肝脏、肾脏、鱼虾及甲壳类海产品、大蒜、芹菜、蘑菇、芝麻等。

  再者,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与DNA的合成、修复及稳定密切相关。叶酸缺乏引起肿瘤的原因可能与叶酸能够稳定DNA,防止细胞癌变有关。叶酸能够维持DNA甲基化,如果甲基化水平低,癌基因就容易活化,从而促发癌症的发生。叶酸可抑制癌基因活化而起到防止癌变作用。

  另外,维生素C和胃液可共同防止致癌物前体亚硝胺化合物的合成,可吃橘子、橙子、西红柿、菠菜、鲜枣、猕猴桃。

  最后,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养阴生津等中药,能起到防癌作用。活血化瘀中药有三棱、莪术、八月札、三七、桃仁、生蒲黄、五灵脂等;解毒散结中药有石见穿、半枝莲、蜀羊泉、白花蛇舌草、龙葵、黄药子、海藻、昆布、威灵仙、半边莲、石打穿、虎杖、蚤休等;益气扶正中药有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炒山药等;健脾祛湿中药有苡仁、茯苓、半夏、泽泻等;养阴生津中药有乌梅、山萸肉、天冬、天花粉、女贞子等。这样对抑制胃的癌前病变,防止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细胞异型增生发生胃癌将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5、慢性胃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人们常说"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而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胃粘膜血管丰富,具有对食品的贮存、消化和运送功能。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

  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

  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慢性胃炎的科学知识相关文章
随着炎热的夏天的到来,很多人都喜欢在外面喝酒吃夜宵享受生活的乐趣,但是对于众多的胃炎患者来说,为了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他们不得不选择呆在家里,从而留下了很多的遗憾,那么胃炎调养的科学方法都有哪些呢? 1、放松心情:病人多忧伤、郁闷等情绪,降低了患者的食欲,消沉的情绪致使精神不集中,烦躁,这些对病人都有影响,该放松心情,平躺或静养。 2、锻炼体质:健康的体质不易被疾病入侵,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感染疾
发布于 2022-12-23 10:46
0评论
概述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主要症状多为饭后饱胀,消化不良等表现,少数可有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疼痛,呕吐,甚至有吐血、消瘦、腹泻等。这么麻烦该如何预防呢? 步骤/方法: 1、 1、患有肠胃病的老人夏季适宜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绿豆汤、西瓜汁(以补充人体所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等。2、芦荟:芦荟有苦味具有健胃、抗炎、止痛的效果。 2、 3、宜食圆白菜(有抑菌消炎作用
发布于 2022-12-20 15:18
0评论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
发布于 2022-12-10 05:09
0评论
发布于 2022-09-30 17:03
0评论
概述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对自己的饮食过度不关注有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导致胃的消化能力逐渐减弱,很多人最开始只有简单的胃部疼痛,后期逐渐会有一些消化不良的情况,一些人比较严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呕吐干呕能比较,明显的症状,患有慢性胃炎之后,很多患者不知道病因是什么也不知道为内部有什么样的变化而胡乱的进行治疗,导致病情不断恶化。 步骤/方法: 1、 慢性胃炎的种类有很多第一种是浅表性胃炎,这种胃炎主要是
发布于 2023-07-09 01:16
0评论
1.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门螺杆菌感染。 2.刺激性物质 长期饮烈性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物质,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3.药物 有些药物如保泰松、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胆汁反流 胆汁中含有的胆盐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弥散进入
发布于 2023-12-22 17:28
0评论
1.胃液分析 测定基础胃液分泌量(BAO)及组胺试验或五肽胃泌素后测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断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广泛而严重的慢性萎缩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学检测 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细胞分泌之故。若病变严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内因子分泌也减少,因而影响维生素
发布于 2023-12-22 17:41
0评论
1.消除病因去除致病因素 如戒烟茶酒,避免对胃粘膜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如胃镜检查发现明显胆汁返流者,可服用胃复安和胆酪胺治疗。 2.药物治疗 缺胃酸或低胃酸者可服取用1%稀盐酸和胃蛋白酶合剂。 高胃酸者可服用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和甲氰咪胍等。 疼痛发作时可服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和颠茄制剂。 抗菌药物:由于低胃酸或缺胃酸常可使胃内细菌繁,对本病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短期内选用不易被吸收的抗菌药物口服
发布于 2024-02-22 21:53
0评论
概述 我妈妈今年51岁了,最近身体总是不太好,家里人一直也是比较担心,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慢性胃炎,这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一定要及时治疗,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容易得胃病,特别是哪种生活极其不规律的人,再加上现在的生活工作压力大,得胃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医生说,胃病的出现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及时治疗。 步骤/方法: 1、 记得妈妈刚发现胃病的时候我很担心,还好
发布于 2024-04-17 18:55
0评论
概述 胃炎对于人们的困扰相信很多人都是经历过的,最近我发现身边好多的朋友都患有胃炎,还好很多朋友只是慢性胃炎,并没有发生更严重的后果,还是比较好治疗的,平时看到大家都好痛苦,不过我发现了一意外的状况,最近有一个哥们胃病竟然好了,我就好奇的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告诉我是得来的偏方,我后来尝试了下效果也比较的好。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此病的症状。 步骤/方法: 1、 慢性胃炎的出现会有很多症状,首先我们
发布于 2024-04-17 14:5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