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指体温因某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腋下温度37度以上,口腔温度37.3℃以上,直肠温度37.6℃以上,即可认为是发热,西医认为原因大多为感染或传染病及非感染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感染;无菌组织损伤;中枢发热、癌热、变态反应引起发热、产生散热异常等。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
但在临床上可以看到很多无名发热的患者,在医院里做了各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甲状腺激素、各种病毒、免疫检查、各种结核检查、骨穿等等,结果都是正常,最后只有给予激素治疗,不了了之,长期服用,什么时候是头?有些患者反复发热,一次次重复上面的检查,每次都花费颇多,最后不得已还是给予激素。
中医从黄帝内经开始就对发热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发热 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之分。《证治汇补?发热》中载:“经曰:阴虚则内热,此一端也,其他除感客邪之外,有劳力劳色、气郁火郁、伤食伤酒、挟瘀挟痰、疮毒虚烦、皆能发热,宜熟辨之。外感发热多以高热为主 有风热证、风寒证、暑湿证、湿热证、肺热证、胃热证等;内伤发热多以低热为主 可见肝郁发热、瘀血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等。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鉴别点在于:两者虽均有发热,但外感发热起病较急而病程较短,呈持续性,热度大多较高,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常兼有头疼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证;内伤发热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起病缓慢而病程较长,呈间歇性,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表现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除,多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
常见分型治疗
1、阴虚发热:本证以阴虚为本,虚火为标,治标之剂只可暂用,不宜久服。待发热减退,则应削减清热除蒸之品,逐渐加强滋阴培本之品。
2、阳虚发热:浮阳升腾或外越只宜引火归元,切不可复用寒凉折伤阳气。
3、血虚发热:根据古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也”的理论,治疗本证既要大补已虚之阴血,又要重视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4、湿热发热:本证湿热内蕴、三焦失利,治宜清疏芳化,畅通上下,使湿浊化则热自除。不宜使用寒凉利导,更不可辛散发汗以求退一时之热。
5、气虚发热:本证治法以补气健脾甘温除热,补气升阳以黄芪为主,升麻、柴胡用量宜小,不可过量以防发散伤正。
6、瘀血发热:本证重在活血化瘀,不可投苦寒或滋补。《医读随笔》曰:“若误以为实火而用寒清,以为阴虚而用滋补则瘀血益固。”
7、食滞发热:本证治以消食化滞为主,消除食滞则热自除。
8、肝郁发热:本证治以疏肝泄热,因肝藏血主疏泄,气滞则血滞,郁火则伤阴血。因此,疏肝不可过散以防耗血伐肝,疏中兼养,泻中寓补,方为合宜。
总之中医对发热有一套颇具特色的理论认识及治疗方药,对西医各种检查都不能诊断的无名发热,具有较好的疗效。除强调辨证论治外、重视发热、养生调护。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针灸、外治、食疗等。患者应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果汁及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