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5 02:12

别看乙肝病毒的直径只有42纳米(1纳米是百万分之一毫米),却含有 "五脏",分为几个 "区"(部分):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见图),真是 "病毒虽小,但五脏俱全!"。乙肝病毒的 "五脏 "都是可以变异的。它们变异的目的一是为了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二是为了产生抗药性以对抗药物的抑制作用。

看看乙肝病毒的 "五脏"(基因组)

p> 前C区和C区(基本核心启动子)是决定e抗原 "程序 "如何 "编写 "的关键部位。在这个过程中,e抗原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e抗原被抑制后,血清中五个指标的 "主要三联体 "变成了 "次要三联体"。但有时病毒并不 "甘心 "失败,它们为了寻找逃避免疫系统的方法而改变外观,不产生e抗原或少产生e抗原,使其看起来仍像 "小三阳",仍能产生病毒基因--DNA,成为变异病毒。这种变异病毒通常被称为前C/C启动子变体(简称前C变体),在我们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也被称为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这种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 DNA不像 "大三阳 "感染者那样高,其转氨酶常在低水平波动,但对肝脏的破坏性不小,常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它需要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决定乙肝表面抗原 "程序化 "的pre-S/S区也想逃避免疫系统,丢掉病毒最外层的pre-S或S蛋白,产生一种没有 "外衣 "的变异病毒。这种乙肝病毒在感染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乙肝表面抗原,但仍有少量的病毒DNA复制和抗HBc阳性。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所说的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然而,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人们不必过分担心。

P区是乙肝病毒的DNA聚合酶所在的地方,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等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是通过抑制P区的DNA聚合酶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因此,在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后,在P区的药物作用部位会发生突变,突变的乙肝病毒会对药物产生抗药性(耐药性)。服用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如果经常漏服或中断治疗,更有可能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后,治疗变得更加困难。为防止耐药性,最重要的是确保你的治疗不盲目,不中断服药,经常做检查,并遵守医生的命令。

乙肝病毒非常狡猾,别看它个头小,却会对人类耍花招。对它不能掉以轻心!

乙型肝炎病毒的常见变异是什么?相关文章
属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h、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HBV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HBV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然后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
发布于 2022-12-07 21:42
0评论
近年来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Pre-S基因缺失与肝病进展有关;同样,HBV变异或耐药与肝硬化及肝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关。MarschenzS等发现,肝硬化进展与复杂HBV变异的累积有关,表现为病毒复制增强、病毒蛋白表达缺失及定位异常。KalininaT也发现,Pre-S基因缺失,可诱导HBsAg在肝细胞的内质网堆积,严重阻碍HBV颗粒分泌,是HBV基因缺失变异导致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Pre-S基因
发布于 2022-12-08 06:52
0评论
概述 我们大家对于乙肝这种疾病都不陌生了,同时乙肝可能因为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恶化,导致肝癌的发生,所以出现乙肝后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婴幼儿期、少年时就已经出现,因为这个时期的人抵抗力低下,不能辨别乙肝病毒,就成为了乙肝病毒携带者,青年之后的患者多数因为饮食不当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今天,我们讲解一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症状,希望对大家进行科学
发布于 2023-03-31 03:27
0评论
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途径中最常见的一种,比如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此现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绝。2、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也就是说在就医的过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数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种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
发布于 2022-12-08 05:27
0评论
降低孕妇体内HBV载量可减少HBV母婴传播,孕妇体内高水平HBV是发生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对HBeAg呈阴性的HBV感染孕妇,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也不能将孕妇HBeAg呈阳性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手段作为减少母婴传播的适应证。HBV感染孕妇所分娩新生儿经正规HBV预防后,仍有5%-15%发生慢性HBV感染。文献报道,孕中、晚期采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疗可减少母婴传播,但这些研究设计有缺陷
发布于 2022-12-08 05:37
0评论
为了阐明HBV感染患者不同临床阶段BCP/PC区点突变模式及PreS区缺失突变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我们研究了慢性HBV感染患者180例。其中,无症状HBV携带13例,慢性乙型肝炎75例,HBV相关肝硬化及肝癌分别为62、30例。结果发现,BCP/PC区点突变包括nt1753、nt1762、nt1764、nt1776、nt1803、nt1846、nt1896。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HB
发布于 2022-12-08 06:42
0评论
经常会有人问起,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可以结婚?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乙型肝炎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虽然携带有病毒,但肝脏受到的损伤小,肝功正常,又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结婚,但具有传染性,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他人,因此在结婚前一定要让其配偶先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了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后再结婚,如果配偶已打过乙肝疫苗,就要查一下是否有足够的抗体,如果表面抗体呈弱阳性,就需加强注
发布于 2022-09-25 00:53
0评论
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1、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阳性者的治疗指征为HBVDNA≥104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HBVDNA≥103拷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的发生。因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可选择: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韦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
发布于 2022-12-07 22:42
0评论
足月新生儿的HBV预防(表2)显示:孕妇HBsAg呈阴性时,无论HBV相关抗体如何,新生儿按照“0,1,6个月3针疫苗接种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不必使用HBIG治疗。只要孕妇HBsAg呈阳性,新生儿须及时注射HBIG治疗和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3针方案)。HBIG需在新生儿出生后12h内(理论上越早越好)肌内注射,其产生的保护性抗-HBs于15~30min即可发挥作用,并可维持4
发布于 2022-12-08 05:22
0评论
澳抗(HBsAg)阳性孕产妇可将HBV传递给子代。其主要发生在分娩中和分娩后,而垂直传播(分娩前宫内感染)感染率<3%<span="">,多见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阳性孕妇。筛查HBV血清学标志物(俗称为乙型肝炎两对半)包括HBsAg、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eAg、抗-HBe(乙型肝炎e抗体)、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对其筛查的临
发布于 2022-12-08 05:5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