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过敏反应 常见于应用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患者,在首次输液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对其他药物或食物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紫杉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服用抗过敏药物,常见的过敏反应发生一般发生在首次输液的前十分钟之内,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可导致死亡。有的患者过敏反应出现在第二次治疗甚至数次治疗后。因此,我们提醒大家在输入紫杉类化疗药物的同时,一定要有家人陪护,如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慌、胸闷、黑蒙等不适应立即关闭输液开关,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如抢救不及时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其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药物进入量多少等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6kPa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意识模糊,重则昏迷。
发热 在化疗期间,如出现乏力、口腔溃疡等症状,可能预示着患者血象开始下降,在医学上称为骨髓抑制期,这个时期需要常规监测血象,依据血象情况医生会给予升白药物等对症治疗。血象下降一般发生在化疗后第二周,白细胞开始下降,甚至降为最低,化疗后第三周血象开始恢复。当白细胞低于2.0×109/L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预防感染,加强饮食营养,多饮水,食高蛋白,高热量的食品,增加机体的抵抗能力,按照医生医嘱接受升白药物治疗;当白细胞下降达 1.0×109/L(白细胞减少4度)以下,患者需要住隔离病房,并减少亲人朋友的探视。
化疗骨髓抑制期间的发热可能为粒细胞减少性发热,也可能为感染性发热。前者给予升白治疗及对症治疗随着化疗后期血象的恢复发热症状可消失。但如患者出现持续性发热,特别是出现白细胞减少4度期间,体温超过38.5℃,需要行血培养检查,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伴胸闷、咳嗽、咳痰、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需要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以及复查血象及超敏C反应蛋白,需要及时查明是否有肺部感染,以及是否合并细菌性感染,及早应用相关的抗感染药物,避免发生感染性休克。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如出现发热,在应用退热药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需要多饮水。在退热过程中患者会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的减少,严重的患者会因为未及时补充液体而虚脱,甚至威胁生命。
腹泻 该并发症是乳腺癌肿瘤化疗中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质,严重者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减少等。
化疗期间,有的患者在化疗前期出现便秘,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通便药物后,可能引起相关性腹泻,在腹泻前期应及时停用通便药物,并及时服用充足的白开水,补充蔬菜及水果,这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比较轻。有的患者会出现化疗药物相关性腹泻,组织病理学有证据显示化疗药物可以导致胃肠道黏膜层破坏和肠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和隐窝细胞不成比例增加和非典型增生,破坏微绒毛细胞的重吸收功能,导致肠腔液体增加,最终导致小肠内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失去平衡而造成。在紫杉类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了与化疗相关的腹泻,严重者每日大便次数可达数十次。我们发现如在患者出现腹泻症状的前期及时给予止泻药物,如思密达、易蒙停等药物,及时控制症状,可以很好的控制药物性腹泻。如患者出现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在高剂量易蒙停治疗后仍腹泻,可应用二线止泻药物,如奥曲肽等,并且常规补液,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肤的变化,以及监测血常规、便常规、便培养等。
肠梗阻 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诺维本)、容易引起便秘,严重时出现麻痹性肠梗阻。该药物化疗的患者应特别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及性状,如未解大便时间超过3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通便药物如果导片、麻仁润肠丸、便通胶囊、聚乙二醇4000散剂等处理。如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无排气、排便等症状,应警惕肠梗阻的发生,及时告知医生,预约相关的腹部立卧位平片的检查,排除是否有肠梗阻。如发生肠梗阻应及时处理,如禁食、胃肠减压、适当补液等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