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02 01:06

  糖尿病 各种代谢紊乱容易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如果同时合并高血压则如同火上浇油, 对这些重要器官的破坏速度更快。许多大型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压,对于减少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比控制好血糖所起的作用要大。例如,UKPDS研究发现血压下降10 / 5 mmHg,可使糖尿病相关死亡减少32 % ,所有大血管病变减少34 %,脑卒中减少44 %  ( p = 0.013 ),心肌梗死减少21 % ,心力衰竭减少 56 %,视网膜病变进展减少34 % ,视力恶化减少 47 %,微量白蛋白尿减少 29 % ,明显蛋白尿减少39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原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选择和调整降压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采取个体化用药,需要联合用药时应利用药物间的协同效应,采取多种药物小剂量联合用药为宜,避免一种药物大剂量长期使用。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把血压控制到理想目标,即小于130/80毫米汞柱。如果同时有蛋白尿, 血压应小于125/75毫米汞柱,但舒张压一般不低于60毫米汞柱,对合并冠心病者最好不要低于70毫米汞柱。如果合并急性脑梗死,则不要急于降血压治疗,应在神经内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要定期、多时间点监测血压,无论是清晨、上下午、晚上都应测量血压,绝不能凭自身感觉服用降压药物,因为很多患者的血压尽管高到危及生命也无任何症状。

  生活方式干预奠定降压治疗的基础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应重视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血压的作用。生活方式干预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并可使已升高的血压轻度下降。一些患者完全依赖于降压药物而不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往往很难把血压控制到理想水平。美国高血压联盟第七次大会报告指出,降低血压的主要生活方式调整有:①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②采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即多食用水果(糖尿病患者可少量食用)、蔬菜及不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含量少的低脂奶产品,可使收缩压下降8~14毫米汞柱;③每日氯化钠摄入量小于6克,可使收缩压下降2~8毫米汞柱;④参加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使收缩压下降4~9毫米汞柱。此外,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对于稳定血压也非常重要。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钙离子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乐卡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拉西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利、雷米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以及α-受体拮抗剂(如甲基多巴、盐酸特拉唑嗪)等六大类。

  这些降压药物均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但要尽量选择那些对血糖、血脂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负面影响小的药物。首选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对于钙离子拮抗剂最好选用长效双氢吡啶类或非双氢吡啶类制剂,如地尔硫卓、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片等,以减轻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效应。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配伍

  在血糖控制达标的前提下,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单用一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即使是轻度高血压病患者也仅有50%~70%的有效率,虽然加大剂量可提高疗效,但同时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多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需要联合用药以达到严格的血压控制,使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可依据病人的血压及合并症的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联合方案。一般可联合2~3种,甚至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通常主张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降压效果并减少单独使用的不良反应。

  推荐的联合方案如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拮抗剂。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首选,因为两者合用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等效应。2008年公布的Accomplish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也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优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

  “鸡尾酒疗法”减少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意外

  所谓“鸡尾酒疗法”,就是针对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和不同发病机制将多种治疗药物同时或分阶段用于同一种疾病的治疗,从而起到全面、综合的治疗作用。即通过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广大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采取正确的防病治病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特点,选择适合于病情的多种药物,从源头控制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肥胖、高血凝等各种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达到多靶点、多角度干预,以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丹麦Steno-2研究主要是干预多重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常规治疗组共纳入80例病人,按照指南接受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也纳入80例病人,逐步进行行为干预并使用药物对高血糖,高血压,异常血脂,微量蛋白尿进行治疗以达到目标值,并使用阿司匹林作为2级预防。在研究第4年对微血管病变终点进行统计评估,在第8年对大血管病变终点进行统计评估,在研究随访13年结束时,对死亡率终点事件进行统计评估。就在随访过程中,常规治疗组有35例患者发生85次心血管事件,而强化治疗组仅有19例患者发生33次事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强化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显著下降。Steno-2研究结果提示,综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多重危险因素是患者获益的重要保障。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高血压治疗部分相关文章
糖尿病并发症有无或其严重程度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及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只注意到降血糖治疗,而对糖尿病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完全没有防备意识。结果出现视力明显下降、失明、蛋白尿、尿毒症、足部坏疽、截肢、脑血管病变、冠心病、心梗等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发病后10年有30%~6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我们的研究表明,上海社区糖尿病及前期人群中分别有60%及36%存在慢性并发症。据研究报道
发布于 2023-01-24 12:47
0评论
1、高钠、低钾膳食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王日胜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
发布于 2022-10-21 19:34
0评论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这一点,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一旦出现并发症问题就严重了。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大类。由于胰岛素和抗生素的发明与应用,以及血糖监测的普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糖高渗综合征、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和各种严重感染)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目前造成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中,慢性并发症占76%。因此及早预防糖尿病慢
发布于 2022-12-02 01:21
0评论
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一直是糖尿病防治中的重点。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2)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心脑血管病变(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和周围血管病变(如: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3)神经病变:主要为周围神经病变(如:末梢神经炎)和自主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胃轻瘫
发布于 2022-12-27 04:10
0评论
1、肾病 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说说的高血压肾病,肾脏和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反过来,肾脏也会因为高血压升高造成损害,长期高血压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者是加速肾实质破坏导致原发和继发的肾脏疾病。 2、冠心病 高血压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疾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高血压患者长期不治疗最后会死于冠心病。 3、糖尿病 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
发布于 2022-12-03 04:07
0评论
一、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1、年龄: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发生于65岁以上的病人。2、性别: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3、家族史。    4、种族可干预危险因素一。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
发布于 2022-10-01 01:14
0评论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逐渐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已成为引起人群致死和致残的第一位病因。目前研究证实,冠心病的发生取决于多种危险因素,而且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两或两个以上危险因素的协同作用。多个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远高于单个危险因素作用的总和,目前公认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现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
发布于 2023-01-23 17:32
0评论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很大范围内呈连续性,即便在低于140/90mmHg的所谓正
发布于 2022-10-21 19:29
0评论
1、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压力异常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血压的持续升高将导致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疾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10月)规定,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服用降血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又叫高血压病,我们平时所说的高血压通常指的是原发性高
发布于 2023-02-28 14:41
0评论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危险性持续增加,55岁以后每10年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性别之间的明显差异,从总体看,卒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1.5∶1。此外,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遗传性,季节与气候。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半胱氨酸血症
发布于 2023-01-06 22: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