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7-15 23:50

  白喉杆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8,在白喉棒杆菌含血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在含有0.033%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本属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的生长,故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根据在此培养基上白喉杆菌落的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杆菌区分为重型(Gravis)、中间型(Intermedus)和轻型(Mitis)三型,三型白喉杆菌的分布有所不同,常随地区和年份有别,有流行病学意义。

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相关文章
白喉杆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鸡蛋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圆形凸起,在含有0.033%亚碲酸钾血清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能吸收碲盐,并还原为金属碲,使菌落呈黑色,为本属其他棒状杆菌共同特点。且亚碲酸钾能抑制标本中其他细菌的生长,故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可作为棒状选择培养基。根据在此培养基上白喉杆菌落的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白喉杆菌区分
发布于 2024-06-14 15:26
0评论
预防接种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6个月以上至3岁儿童应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百白破三联疫苗制剂或明矾淀白喉类毒素。8岁以上锡克氏试验阳性者也需接种。对密切接触过白喉病人的易感儿童,可肌内注射1000~2000单位白喉抗毒素作紧急预防,同时注射白喉类毒素以便延长免疫力。 白喉抗毒素做为特效治疗制剂,应在发病早期注射足量的白喉抗毒素,一般用量为2万~10万单位,作肌肉注射,重者可作静脉滴注
发布于 2024-07-16 00:04
0评论
白喉杆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腔内,经飞沫或污染物品传播。 细菌感染机体后,在鼻、咽粘膜上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局部由于细菌和毒素的作用,渗出的纤维素和白细胞及坏死组织凝固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由于咽、喉、气管粘膜水肿及假膜脱落,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造成窒息死亡。 细菌一般不入血,只是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并与易感组织细胞如心肌、肝、肾上腺或支配咽、腭肌等的外周神经结合,可引起细胞
发布于 2024-07-15 23:57
0评论
抵抗力 白喉棒状杆菌对湿热较敏感,100°C1min或58°C10min即可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1%苯酚,3%来苏儿10min均可被杀死;对青霉素及红霉素敏感。 免疫性 白喉的免疫主要依靠抗毒素的中和作用;白喉病后、隐性感染及预防接种均可产生白喉抗菌毒素而获得免疫力;抗毒素的作用是阻止白喉毒素B链与易感细胞结合,使A链不能进入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
发布于 2024-06-14 15:19
0评论
护理与一般性治疗 患者应住院隔离,卧床至少2周,对接受抗毒素治疗较迟或有心肌炎征象者,卧床期应延长、注意观察病情及心电图,严防猝死。保持室内湿润。 抗毒素疗法 治疗白喉的特效疗法,是设法中和局部病灶和循环中游离的白喉外毒素,对已与组织结合紧密、造成局部损害的外毒素则无效。故必须尽早、足量注射。早期应用可减少对心肌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并明显降低病死率。凡可疑患者,可不等培养结果,先给抗毒素。所用剂量
发布于 2024-02-10 21:47
0评论
(一)咽白喉:病灶局限于扁桃体及咽部周围组织,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白喉患者的80%,按假膜大小及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无数症状可自然消失。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在白喉流行时应加注意。 干净普通型:起病缓慢,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咽痛,轻至中度发热,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
发布于 2024-05-21 11:12
0评论
1.咽白喉最常见,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根据病变范围及症状轻重又可分为: (1)无假膜的咽白喉:多见于白喉流行时,部分患者可仅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无发热或轻微发热,查咽部仅有轻度炎症,扁桃体可肿大,但无假膜形成,或仅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细菌培养阳性,此类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 (2)局限型咽白喉: ①扁桃体白喉:假膜局限于一侧或双侧扁桃体, ②咽白喉:假膜局限于腭弓,腭
发布于 2024-09-07 11:41
0评论
1.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患者至症状消失后2次鼻咽部培养阴性,如无培养条件,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可在病期2周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做鼻咽部培养并观察7天,对未接受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精制白喉类毒素和抗毒素同时注射,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认真进行晨间检查,积极治疗带菌者,青霉素用普通剂量治疗5~7天,集体儿童和成人机构内的接触者应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养和白喉杆菌毒素试验,成年人密切接触者
发布于 2024-09-07 11:48
0评论
感染白喉杆菌后1~4天就会发病。初期的症状是咽喉有轻微疼痛,以吞咽时为明显。一般说来,儿童的常见症状有低热、心跳加快、恶心、呕吐、寒战和头痛。颈部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如果病菌存在于鼻腔内,患儿会流鼻涕,且经常只影响一侧的鼻孔。感染会从喉部扩散到声带,并使咽喉部水肿而减小空气的通道,出现呼吸困难。 白喉的典型表现是形成假膜。假膜是由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和其他物质组成的膜状物,常位于扁桃体和靠近咽喉的
发布于 2024-02-10 21:33
0评论
应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控制传染源隔离,治疗患者至症状消失后2次鼻咽部培养阴性,如无培养条件,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可在病期2周时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者应做鼻咽部培养并观察7天,对未接受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精制白喉类毒素和抗毒素同时注射,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应认真进行晨间检查,积极治疗带菌者,青霉素用普通剂量治疗5~7天,集体儿童和成人机构内的接触者应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养和
发布于 2024-02-10 21:5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