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欲抑制剂
主要为苯丙胺类药物。医学研究表明,人的食欲是下丘脑腹内侧部的饱食中枢与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共同调节的。苯丙胺类药物的作用:通过兴奋饱食中枢,产生厌食反应,服药后食欲下降,容易接受饮食控制。同时,由于其兴奋作用,使睡眠减少,消耗增加,导致体重减轻。此类药物品种较多,但均因中枢兴奋作用所带来的失眠、不安、心悸、血压升高与成瘾性等副作用而较少应用。
2、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
通过与胃和小肠腔内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丝氨酸部位形成共价键使酶失活,失活的酶不能将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水解为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未消化的甘油三酯不能被身体吸收,从而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但是容易导致维生素及营养素的缺乏,造成营养不良。尤其当超量使用时, 是会血管壁增厚,造成高血压、糖尿病、狭心症等问题。
3、激素类药物
主要以甲状腺素为代表,它能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脂肪的分解、消耗,从而减轻体重。但此类药物使用时若超过正常生理剂量,常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甲状腺机能亢进(俗称“甲亢”),我们便会多食消瘦、心悸、胸闷、气促、多言多动、易于激动、烦躁多虑。而相反,如果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人则会行动迟缓、心跳慢、汗水出不来、水肿等问题。
4、双胍类降血糖药
药理作用为增加肌肉组织的无氧糖酵解,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并减少其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此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时,常引起病人厌食而致体重减轻。利用这一副反应,可用于减肥治疗。而二甲双胍并不减少体内脂肪组织的堆积,它仅仅增加肌肉内葡萄糖无氧代谢,减少葡萄糖对肌肉组织的能量供应。所以,服用二甲双胍后虽然体重有所下降,但服用者会感到肌肉乏力、疲乏等现象。在使用二甲双胍减肥的患者中,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腹胀、口腔异味等,还易造成乳酸积累,可发生乳酸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另外,长期大剂量服用二甲双胍,会影响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B族维生素B2、B12,维生素C和叶酸等,可造成贫血、毛细血管和周围神经损害。对微量元素钙、磷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