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五行属水,肾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又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脏蕴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所以肾脏被称作“先天之本”。肾脏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原动力,肾虚精亏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肾中阴精亏损,可引起许多疾病,比如消渴(糖尿病),高血压,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根本在于肾阴不足。
肾虚细分起来有许多类型,一般中医认为肾虚可分为肾气虚、肾精不足、肾阴虚、肾阳虚,还有肾阴阳两虚。肾虚的症状很多,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男子性欲降低,阳痿,遗精、滑精、早泄,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力减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卵巢早衰,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腰膝酸软,乏力,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白发早生,牙齿松动易落等。
导致肾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受之于父母,如果父母媾精时精气不足,后代多有肾虚的表现;
2、 房劳过度:性生活过于频繁、手淫过度,可以直接造成肾精亏耗,元阳因之亏损而导致肾虚;
3、久病伤肾: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等等病程日久,消耗人体气血阴精而导致肾虚,中医有“久病及肾”之说;
4、 年老体衰:男女自幼年开始肾逐年充盛,至壮年则达极盛,而到了老年则因肾气衰退呈现衰老;
5、 服用燥热壮阳之品:如盲目服用鹿茸、动物鞭肾等燥热壮阳之品,热盛伤阴,导致燥热损伤真阴,严重者阴虚风动,发生休克、死亡。如古代魏晋时期服用五石散成为时尚,但是导致士大夫早夭身亡;
6、饮食不节:或饮食不足,气血化生乏源,或饮食伤脾,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不足,后天损及先天,导致肾虚;
7、七情内伤:情志活动必须以内脏精气化为物质基础,所以中医很重视“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调和,七情失调,喜怒无常,情志过激,悲伤过度等都是造成肾虚的因素;
在补肾之风盛行的今天,各式各样的补肾法层出不穷,那么,有什么既实用又简便的方法可以健康有效的补肾呢?秦博士提出了“五浴养肾法”,轻松养肾,远离肾虚烦恼!
这里浴不是洗澡,也不是泡温泉,所谓“浴”,含有沐浴的意思,沐浴在阳光里,有温暖的感觉。我们的浴,主要是指用手摩擦身体的几个部位,从脚到头分为浴足、浴腰、浴腹、浴耳,浴头。通过五浴,达到保养肾脏的目的。
浴足:每天晚上,睡觉以前,温水洗净双脚,端坐床上,左手攀左大脚趾,右手小鱼际搓左涌泉穴36次,然后左右手足交替,搓右涌泉穴36下。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处,屈曲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的“井”,所谓井,有源头的意思,所以我们浴足,取从源头上补肾的意境。搓涌泉穴,有益肾养阴,清心除烦,导热下行之功。
浴腰:双手握拳,拳眼向内,置于腰带以上,后腰部位上下搓动,36次。腰为肾之府,肾虚多有腰痛。浴腰的部位有膀胱经的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督脉的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浴腰有温肾壮腰,培源固本之功。
浴腹:双手平掌,置于小腹,来回搓动,左右各36下。浴腹部位,有任脉气海(脐下1、5寸)、关元穴(脐下3寸)。浴腹有壮肾起痿,补益下元之效,兼有运脾导滞,减肥排便之功。
浴耳:双手置于耳前,来回搓动,36下。肾开窍于耳,耳如同倒置胎儿,全身各部位都在耳部有反应点,称为“耳穴”,浴耳不但能养肾,同时起到对全身按摩的作用,长期浴耳,可有益肾填精,疏通全身气血之功,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浴头:又称“干梳头”,双手五指分开如梳状,置于前额发际处,从前向后搓动,36下。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无论肾阴虚,内风上扰,还是外风侵袭,都可导致“头风”,发为头痛、头晕的症状。浴头可有祛风升清降浊,益肾清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