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8 17:58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 具体的发病原因不明, 目前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有“滑动疝”学说和“肠套叠”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赞同肠套叠学说[1]。但是,所观察的病例中,术中发现直肠前陷凹的腹膜反折过低,是直肠前壁受压而逐渐向肠腔内翻下垂的结果。所以,Ahermeier认为,两者都可能导致直肠脱垂,慢性“肠套叠”为“滑动性”疝的结果[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洪子夫

随着盆底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术、多重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及盆底动态MRI[3]的推广应用,发现重度直肠脱垂很少单独出现,常伴随着盆腔其他器官脱垂或盆底病变,而以直肠脱垂合并盆底疝最为常见。盆底疝又称盆腔腹膜膨出、直肠生殖陷窝疝或Douglas陷窝疝,指盆腔腹膜囊向下疝入到直肠阴道隔间或衬有腹膜的疝囊进入Douglas陷窝低于阴道上1/3或前列腺上缘水平以下。广义地讲,应包括盆腔腹膜反折和盆腔内器官的病理性突出。 狭义地讲,仅指发生于直肠生殖陷窝的病理性突出。如果仅纠正直肠脱垂,而忽视盆底疝的存在,可能导致病变复发,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

我院根据“酸性固脱”的理论,使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直肠周围注射和粘膜下点状注射治疗[4],使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纤维化,疗效满意。但针对部分复发病例,考虑可能原因为消痔灵注射治疗不能解决盆底疝的问题。直肠与盆壁未形成粘连或粘连范围较小,5例虽形成直肠后壁与盆壁粘连,但由于盆底腹膜松弛,直肠前凹陷较低,日积月累造成直肠脱垂复发。

临床治疗直肠脱垂和盆底疝,手术途径有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及经骶部[5]等多种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如何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特别是对于经过临床治疗的复发病例,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学者认为,直肠脱垂伴有盆底疝出现,是直肠脱垂经腹手术的重要临床指征[6]。开腹手术能够直观观察和判断造成直肠脱垂复发的可能原因,有针对性地通过手术消除复发因素,纠正其异常的解剖部位,关闭盆底腹膜的缺损,适当抬高加深的Douglas陷凹使其恢复其正常的位置[7]。

在既往传统直肠悬吊固定术中,有Repstems手术、Wells手术、Nigro手术等,均用人工合成材料条带将直肠部分包绕,与直肠前壁缝合并固定,一方面可造成肠腔狭窄,造成便秘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固定于直肠后壁和骶前筋膜,增加了出血的风险。该手术优点: ( 1)根据肠套叠学说将直肠加以固定, 矫正了直肠脱垂解剖学的弱点。( 2)悬吊了直肠侧、后壁, 以达到支撑、固定松驰的直肠组织, 使直肠不再脱垂。( 3)修复了盆底,恢复低深的直肠膀胱陷凹( 或直肠子宫陷凹), 对伴有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患者,可起到加固盆底筋膜的作用。(4)使用补片不必从自体取材,减少了手术创伤[8]。同时,聚丙烯补片 (规格250px×250px,巴德公司), [9]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作用明显。其网眼结构易被纤维生长穿过, 能够早期固定于组织中。植入后能保持较高的抗张强度。不与机体发生化学反应。组织相容性好, 不引起机体细胞突变或畸变。柔软、弹性好, 有良好的坚韧度和机械张力, 具有诱导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 促进结缔组织长入网的孔隙, 以增强局部组织的应力。易于制备, 可根据缺损的大小任意剪裁。并有一定的抗感染性[10]。

为保证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手术时应注意: ( 1)因为患者肠壁长期反复脱出,肠壁质韧、肥厚,组织间隙致密,在锐性分离时应避免出血。( 2)在补片与直肠缝合固定时, 缝针只能穿过浆肌层, 不能穿透肠壁。( 3)直肠应完全游离到盆底部, 恢复正常的盆腔结构, 再将其固定。( 4)聚丙烯网片一定要保持防黏连面接触腹腔脏器。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生物补片材料的发明和应用,盆底疝的生物(可吸收)补片修补术正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但目前尚无应用于该病的报道。

严重直肠脱垂合并盆底疝气的手术治疗7例相关文章
直肠内脱垂的手术适应证和注意事项:(1)排粪造影检查诊断为重度直肠内脱垂,最佳手术适应证为直肠脱垂至肛管或双重内脱垂;(2)应从严掌握手术适应证,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后方可考虑手术;(3)术前行盆腔四重造影,可了解直肠内脱垂是否合并盆底疝、膀胱脱垂及子宫脱垂,以便了解盆腔整个形态改变,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4)肛肠测压测定能够了解肛门括约肌功能和直肠感觉功能,重点要了解有无盆底肌痉挛
发布于 2022-12-20 17:15
0评论
直肠脱垂手术方法很多,[1][2]大概有百余种,一种疾病治疗方法越多,疗效可能越差,归根结底,是对其病因不清。对其机理的研究及认识,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仍然是“滑动疝学说”[3]和“肠套叠学说”[4]。在此基础上产生众多的治疗方式。自1999年至2012年5月收集治疗直肠脱垂的不同手术病例可追踪的30例,追踪随访1-5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病例,男,
发布于 2023-01-04 10:16
0评论
直肠脱垂又称脱肛,具体的发病原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有“滑动疝”学说和“肠套叠”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赞同肠套叠学说。但是,所观察的病例中,术中发现直肠前陷凹的腹膜反折过低,是直肠前壁受压而逐渐向肠腔内翻下垂的结果。所以,Ahermeier认为,两者都可能导致直肠脱垂,慢性“肠套叠”为“滑动性”疝的结果。随着盆底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盆腔造影结合排粪造影术、多重联合盆腔器官造影术及盆
发布于 2022-12-17 09:25
0评论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黏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门直肠内称内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儿童型多在5岁前逐渐消失而自愈,因骶骨弯曲度逐渐形成,能有效支持直肠后壁。成年型只要产生直肠脱垂的因索存在,脱垂将逐渐加重。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大便失禁。根据脱垂程度,分部分性及完全性两种:①部分脱
发布于 2022-10-06 03:01
0评论
直肠脱垂是直肠、肛管、甚至部分乙状结肠移位下降和外脱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年轻人和老人,常引起诸如大便失禁等痛苦的症状。其最初病因仍旧不是很清楚,争论也很多,但有两种学说比较流行,即滑动疝学说和肠套叠学说。手术仍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段,有经腹与经会阴两种途径,方法超过二百种,但“没有一种是令人满意的”。注射疗法因其较高的复发率曾遭到人们的“唾弃”;但是,因其不破坏直肠、结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没
发布于 2022-12-17 07:34
0评论
美国FDA对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使用网片发出警告:FDA是采用器械不良反应注册的数据库调查2005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共发生了3979例损伤、死亡和失效,其中7例是死亡病例。为此在2011年7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针对在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中使用网片发出警告,该警告称:采用经阴道网片修补盆腔器官脱垂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不罕见,对于P
发布于 2023-02-06 18:32
0评论
美国FDA对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使用网片发出警告:FDA是采用器械不良反应注册的数据库调查2005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之间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此期间共发生了3979例损伤、死亡和失效,其中7例是死亡病例。为此在2011年7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针对在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手术中使用网片发出警告,该警告称:采用经阴道网片修补盆腔器官脱垂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并不罕见,对于P
发布于 2023-09-09 08:53
0评论
直肠脱垂是直肠、肛管、甚至部分乙状结肠移位下降和外脱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年轻人和老人,常引起诸如大便失禁等痛苦的症状。其最初病因仍旧不是很清楚,争论也很多,但有两种学说比较流行,即滑动疝学说和肠套叠学说。手术仍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手段,有经腹与经会阴两种途径,经腹手术方法超过百种,经会阴手术亦有数十种,现将常见经会阴术式归纳分析如下。1、Delorme术即经会阴直肠黏膜切除及肠壁肌层折叠缝合术。D
发布于 2022-12-17 07:55
0评论
李华山,崔国策,王晓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北京市1000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73757作者贡献分布:本文选题及审校由李华山完成;文献资料搜集由崔国策与王晓锋共同完成;写作由李华山与崔国策共同完成.通讯作者:李华山,主任医师,100053,北京市宣武区北线阁5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lihuashan@263.net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李华山
发布于 2022-09-28 16:13
0评论
1、重度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手术方式选择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复发率较高,阴道穹隆脱垂的发生率可高达30%;一些新术式如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ligamentfixation,SSLF)、髂尾肌筋膜悬吊术、后穹隆成形术(Culdeplasty)加骶韧带高位悬吊术(uterosacralligamentvaultsus
发布于 2022-12-20 10: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