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认为是想不开的病人才得病?许多病人的家属,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们把普通的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精神疾病是某些心理因素造成的,就像心理问题一样。事实上,它不是。
心理问题是由特定的、明确的因素引起的心理冲突、困惑和不良体验,如人际关系、婚姻情感或学校工作。例如,由失恋、离婚、失业等引起的心理困难就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当事人往往很苦恼,如果能改变,大多会主动寻求帮助,或者至少是被动地寻求帮助,比如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因素就是心理问题的原因,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而心理疾病的发生既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易感因素。也就是说,有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根本没有诱因。比如说精神分裂症,或者抑郁症。一位老年抑郁症患者曾说,我现在没有什么负担,孩子们都在工作,也很孝顺,我还有很多退休工资,怎么会有抑郁症?其实,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完全可以是内生的,与外界环境无关。
就是在人体内部,特别是在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如戊二醛,在某一区域的浓度降低,人的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也就是抑郁症。至于这种浓度降低是如何发生的,其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它可能与大脑的某些内分泌变化有关,也可能与季节性气候有关,还可能与某些基因的表达有关。但不管是什么,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就是找不到可以解释精神疾病的因素。
有时候,也可以找到与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的因素,但却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会导致精神疾病。例如,这个因素放在很多人身上时,不会导致精神疾病;或者放在过去时,也不会导致相关人的精神疾病。然而,此时此地,它却诱发了精神疾病。此时,心理因素不再是精神疾病的原因,而是致病因素。与精神疾病没有因果关系。它的作用相当于点燃的导火线,或扣动的扳机。它只是触发了精神疾病。
但很多人不了解这种因果关系,即使家人患了精神病,也不愿意去看医生,而总是幻想通过 "换个环境",或让病人 "说说心里话 "等非药物方法来解决精神病。事实上,这样会耽误治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对精神疾病有用吗?是的!然而,这也是有条件的。
例如,如果先选择药物治疗,当病情部分或基本缓解时,心理治疗是最好的。在其他时间也不是不可以,但效果有限,而且很肤浅。一些常规的心理支持,心理暗示,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的需要。当然,如果病人能够喜欢并坚持长期的精神分析治疗,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