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5 15:15

  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尽管手术治疗(包括肝移植术和肝切除术)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患者肝硬化程度重、肿瘤位置居中、伴随病多等原因,加之手术治疗并发症多、费用高等因素,能够或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仅占20%左右。进一步提升非手术治疗手段的疗效,让更多患者通过微创治疗方式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肝功能储备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无疑是未来肝癌临床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十年来,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为代表的局部治疗方式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逐渐成为了肝癌特别是早期肝癌治疗的主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肝癌治疗的模式。但是,与RFA治疗的生存疗效和社会效益相比,我国医患双方对其认识和接受程度尚待进一步提高。本文谨对我国肝癌RFA十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作一展望,旨在进一步提升这项工作在我国的科学应用水平。

  1. 历史回顾
  Rossi和McGahan等首先将RFA用于肝脏局部热毁损的动物实验研究,并大胆预测对于直径<2 cm且无法手术切除的小肝癌,可以施行RFA治疗。1992年,McGahan等以单极射频针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猪肝脏进行试验,5周后,通过B超及剖腹检查结果均发现,单次RFA所致肝组织完全坏死范围为1 cm×2 cm,且未发现任何并发症,从而为RF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ossi等首先报道将RFA成功用于临床肝癌的治疗。此后,RFA逐渐成为肝癌常用的局部治疗手段之一。
  国内应用RFA治疗肝癌始于90年代末,十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9年至2003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工作开展之初,医师对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缺乏充分的了解,对适应证的选择倾向于谨慎,通常是选择较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认识。通过本阶段的探索,医师对技术要领、适应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重要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较广泛地开展奠定了基础。本阶段,肝癌手术治疗“一统天下”的治疗格局并未发生显着的变化。第二阶段为2003年至2007年,此阶段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特点。随着国内有关单位RFA治疗肝癌经验的不断积累,RFA的安全性和疗效进一步提高,即使对于一些既往认为不适宜行经皮RFA的肝癌病例,如肝顶部肝癌,通过单肺通气的办法,也能够安全有效地施行经皮RFA。因而,RFA的优点被逐步认识和接受。与此同时,医师的自信心开始建立,选择适应证趋于理性和优化,医师开始谨慎地将RFA与其它治疗方式进行比较。本阶段标志性的变化表现在两方面:① RFA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其作为主流性治疗的潜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手术治疗“一统天下”的格局有所转变。② RFA在局部治疗家族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国外多个临床随机试验结果均证实,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因素,RFA优于微波消融、亚氦冷冻消融、无水酒精注射等方法,是首选的肝癌局部治疗手段。这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肝癌临床实践指南V.1.2004版至V.1.2006版相关章节的变化中也有充分的体现。V.1.2004版及V.1.2005版中各消融术的排序为无水酒精注射、冷冻疗法和RFA;而V.1.2006版中各消融术的排序已变为:RFA、无水酒精注射和冷冻疗法。第三阶段为2007年至2010年,此阶段可以将RFA的发展形容为“欲与天公试比高”。本阶段的特征表现为RFA作为治愈性措施的潜质日益凸显。手术治疗“一统天下”的格局明显转变,对于可切除性肝癌,RFA与手术治疗已呈“并驾齐驱”之势。对于不可切除性肝癌,尤其是肿瘤位于肝脏外周区域的肝癌,医师更加注重采用个体化的RFA治疗方案。对于复发性肝癌RFA亦有不错的用武之地。此外,一些既往被认为是RFA禁忌的大肝癌,通过RFA亦获得了满意的远期治疗效果。美国NCCN肝癌临床实践指南V.1.2010版显示,对于有可能切除的肿瘤,既可以选择手术切除,也可以选择消融治疗。
  2. 现状分析
  治疗的十年发展历程,是与传统的肝癌治疗手段相互借鉴、联合应用和理念整合的过程,是安全性和疗效不断提升的过程。期间,医师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环节、十余个节点上做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获得了系统性的成果和体系性的推进。主要的阶段性成就包括: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更加理性和科学;采用了CT引导等更加精准的引导手段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的辅助措施,使RFA针的穿刺和布针的效率和准确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全身麻醉措施消除了患者治疗时的疼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与腹腔镜技术、开腹手术、经动脉介入栓塞、无水酒精注射、药物置入等措施联合应用;术后随访路径的优化,特别是在疗效判定方面,提出了病理性完全消融的理念;在进一步提升疗效方面,强调了重复RFA策略的应用;将RFA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救治巨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RFA针和发生仪等专项设备的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改良;等等。
  上述多方面的努力,使RFA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有了明显的提升,RFA作为治愈性手段的潜质正在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继肝移植术和肝切除术之后的又一个治愈性治疗方式。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期肝癌,以RFA为主的微创治疗方案可获得与肝切除术甚至肝移植术相似的远期疗效;对于晚期肝癌,也有较好的疗效;还可作为肝癌患者等待肝移植时的过渡性治疗措施;作为复发性肝癌的补救性措施;另外,对于病灶不多的转移性肝癌,也有很好的控制性疗效。
  近几个月来陆续发表的几篇文章,更充分地显示了RFA治疗肝癌的治愈性潜质和多方面的价值。日本学者Kagawa等研究了2000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早期肝癌患者117例,其中,62例纳入局部治疗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RFA+介入栓塞治疗,另外55例纳入肝切除组,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肝切除术。两组的中位随访月数分别为50个月和49个月。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年龄、肝功能和癌灶等情况基本相同;局部治疗组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94.8%和 64.6% ,肝切除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 92.5%, 82.7%和76.9%,两组相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RFA+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与肝切除术相同。韩国学者Kim等回顾性研究了121例生存期超过5年的肝癌患者的资料。其中61例接受了RFA治疗,而60例接受了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显示,尽管RFA治疗组的复发时间早于肝切除术组,复发的次数也多于肝切除术组,但两组的生存期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提示RFA治疗的远期疗效与肝切除术无明显差异。香港玛丽医院的Cheung等回顾性研究了19例多灶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切除术+RFA治疗后的资料,并与54例只接受肝切除术的多灶性肝癌患者做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年龄、肝功能和癌灶等情况基本相同;联合治疗组中,癌灶累及两肝叶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肝切除术组(73.6%比5.5%,P=0.04),接受半肝切除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肝切除术组((32%比65%, P = 0.012)),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切除术组;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总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RFA联合肝切除术可明显地降低手术创伤,拓宽多灶性肝癌行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可取得与大范围、高风险的肝切除相同的远期疗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Schumacher等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247例不适合肝移植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RFA、无水酒精注射、经动脉介入栓塞、化学治疗、医学观察六种。结果显示,全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7个月;以初次治疗手段分组,可见,肝切除术组(93个月)、RFA组(66.2个月)和无水酒精注射组(81个月)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经动脉介入栓塞组(47个月)、化学治疗组(25个月)和观察治疗组(31个月)。以初步治疗后局部肿瘤生长的补救性治疗手段分组,可见,肝切除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4个月,RFA组为102个月,无水酒精注射组为65个月,经动脉介入栓塞组为89个月,化学治疗为47个月。结果提示,RFA治疗无论作为初次治疗手段,还是作为初次治疗后局部肿瘤生长的补救措施,都可起到与肝切除术相似的疗效。
  3.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RFA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其理由主要有三:首先,RFA深得医患之心。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在取得相同疗效的情况下,RFA具有创伤小、患者生活质量高、并发症少以及费用易控等优点;其次,RFA与国家的战略不谋而合。当前,国家的医疗战略已逐渐趋向于医疗重点前移的态势,更加重视肝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医疗成本和资源。第三,RFA的基础研究蓬勃发展,对RFA的临床应用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已有大量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单次RFA可提升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但这种反应的持续时间较短,难以达到预期的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基于近十年来积累的重复RFA治疗肝癌获得满意疗效的临床资料,及其对存在免疫机制的提示,结合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现代理论,并受肿瘤疫苗相关研究成果的启发,在单次RFA可激发一过性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基础上,一定时间内反复RFA可能会成为放大或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相关文章
      肝癌射频消融作为早期肝癌根治性治疗性手段之一,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同,逐步为各诊疗部门临床医生接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各级医院都得到广泛开展。但毋庸置疑也存在治疗指征过滥、甚至超适应证治疗的情况,随之而来的除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外,并发症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以上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充分的术前讨论。消融团队在每一例治疗前都会与患友充分沟通,取得
发布于 2023-03-25 13:36
0评论
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治疗脊柱疾患中的应用一、作用机理射频技术是经皮全程透视引导下,通过专用双极射频汽化棒在椎间盘中将射频能量(125Vrms)通过棒尖端的等离子刀头发送,在较低温度下(约50℃)在棒尖端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薄层,并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获得足够动能,从而获得加速度,打断髓核组织的有机分子键,从而汽化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形成高效精确的汽化融切效果,经由冷融切之大分子被分解成:元素分子,低分
发布于 2022-11-30 21:56
0评论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现在影像引导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在治疗肝癌上也越来越广泛,与外科切除、肝移植并列为国际认可小肝癌三大根治性治疗手段。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是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是超声实时引导下,将1-2支射频消融针插入肿瘤中心,依靠发出的射频波造成肿瘤组织细胞离子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100℃,导致肿瘤细胞凝固坏死,并使肿瘤周围血管闭塞,阻断瘤体血供,抑制肿瘤生长及防止发生转移。超声引
发布于 2022-12-11 13:34
0评论
      男性,60岁,藏族。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术后两周,于2012年9月1日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麻下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3天出院(见下图)。      小结:肝癌为临床常见肿瘤,70%的病人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没有了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且,即使是接受了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5年后的复发率也在50%左右。对于这些病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TACE)和射频消融治疗等介入
发布于 2022-10-19 06:04
0评论
火针疗法,古称“n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灵枢?寿夭刚柔》中:刺布衣者,以火n之。近现代火针一般用于:长针深刺,治疗瘰疬、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瘰疬所指就是现代的肿瘤。现代的射频消融原理与中医“火针”颇有类似之处,它也是目前肝脏肿瘤非手术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我院肿
发布于 2023-02-03 20:52
0评论
射频消融作为近20多年来兴起的治疗手段,其具有安全,微创,适应症广,并发症少,可重复应用的特点,已成为某些类型肝癌的手术替代治疗方法,或肝切除手术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一、治疗原理:利用专门的治疗针,把射频仪所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导入局部组织,激发组织细胞内离子,产生100℃-110℃左右的高温,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二、治疗途径,有三种:一是经超声引导或CT引导直接经皮穿剌肝脏肿瘤;二是在腹腔
发布于 2022-12-22 10:45
0评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减压成形术是采用经皮穿刺方法,将等离子体穿刺针插入病变椎间盘部位,通过激发等离子,对椎间盘髓核组织汽化,皱缩,进行消融减压,实时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有效解除突出髓核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压迫,缓解或解除病人的症状。其治疗具有如下特点1、安全性高,治疗创伤小。本治疗是在导航下的穿刺性操作,对组织产生极小的损伤。还能有效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同时还能够保护椎间盘纤维环
发布于 2022-11-30 23:11
0评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什么?请您介绍一下治疗原理。      刘少稳教授:医学界尝试过多种消融方式或消融能量,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超声消融、激光消融、微波消融等,但现在临床用得最普遍的就是射频消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经血管把标测和消融电极导管送入心脏,先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具体机制,然后局部释放可控的射频电流,传导到导管的金属末端(俗称“大头”)。“大头”和组织接触便会
发布于 2023-03-17 05:01
0评论
什么是射频消融?它是一种采用心导管技术的微创方法,治疗各种心动过速。特别是已广泛应用于室上速的根治,在这方面,是一次性付出一定的费用(一般在2万5左右)、冒一次手术风险,而获得一劳永逸地根治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已有20多年历史,现已非常成熟,在病例数多、有经验的医院,成功率可在99%以上,而相关的风险也已降到非常低,例如房室传导阻滞而需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并发症已大大低于一般认为的二百分之一。国内的射
发布于 2023-01-25 14:32
0评论
确诊心律失常的病因后,是否先要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才考虑射频消融?不一定,这取决于是哪一种心律失常。如果是室上速,其病因是存在先天性的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作用无法长期维持,且不可能终身服药。若心动过速发作两次以上,且患者症状明显就可以考虑行射频消融了。如果是阵发性房颤,一般主张先服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没效,就可以做射频消融。但最近也有多个临床研究发现,目前没有特别有
发布于 2023-03-17 05:1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