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09-29 22:04

通常,我在诊所看到许多病人的糖尿病用药方案不是很合适,甚至是严重错误。一问之下,他们才知道是自己做了调整。而血糖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不是血糖奇高就是高血糖与低血糖交替出现。以下是关于认知的一些误区。我希望它们对你有所帮助。

误区一:只要吃药,就可以不吃药:

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最优先、最必要的有效手段,是治疗糖尿病的前沿阵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痊愈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吃了药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也不需要运动。饮食控制的原则--"减少总量"、"平衡饮食"、"拒绝糖"、"少吃多餐"。锻炼的原则--"强度适中"、"时间适当"、"有计划"、"可持续性"。

误区二:药物频繁更换,随机组合:

经常有患者认为,如果服用一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好,就再加一种,如果两种不达标,就吃三种甚至四种。这种想法也是不全面的。其危险性在于:药效没有增加,"副作用 "却增加了。临床上常用的联合用药原则是。(1)避免同时应用不同的同类药物;(2)可以联合使用两类或三类不同的药物;(3)胰岛素可以和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一起使用。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组合有:磺酰脲类+双胍类、磺酰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误区三:胰岛素具有 "依赖性 "和 "成瘾性":

到目前为止,胰岛素仍然是最好和最有效的降糖药。认为胰岛素具有 "依赖性 "和 "成瘾性 "的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医学界过去称2型糖尿病为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许多患者认为2型糖尿病不应该注射胰岛素。事实上,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除1型糖尿病外,2型糖尿病在以下情况下也需要使用胰岛素:(1)经过充分的口服降糖治疗,血糖仍不能得到满意的控制;(2)合并急性并发症;(3)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4)合并其他严重疾病;(5)手术和应激;(6)感染;(7)怀孕等。

在这些情况下使用胰岛素大多是暂时的,在急性状态解决后仍可改用口服药。而对于那些本来对口服降糖药无效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胰岛素,一方面可以消除高血糖的毒性;另一方面可以使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这时,可以考虑改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自身β细胞的功能完全衰退,或者上述综合条件无法消除,则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

误区四:跟着感觉走,血糖高了不用担心:

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即使血糖高了也不去看医生。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大家知道,目前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对病情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血糖水平,症状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事实证明,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都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建议患者坚持定期检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建议血糖较稳定者,每2~4周检查一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但对于血糖波动较大或治疗调整后的患者,应适当增加血糖检查频率。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2-3个月的总体平均血糖水平,一般需要每3至6个月检查一次,以更全面地了解血糖控制水平。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而言,全世界还没有发现可以完全治愈糖尿病的药物,但它一定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对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认识:四个误区相关文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治疗认识的误区误区一:认为“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能打眼底激光,激光越打视力越差”。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眼底激光的目的是减少需氧面积,减少新生血管形成,诱导已形成的新生血管退行,也就是说对于大面积的无灌注区必须早期给予激光治疗并覆盖足够的视网膜,才能使新生血管停止生长和萎缩。全视网膜激光光凝通常分3~4次完成,有的患者在两次激光间隔期间视力下降,实际是由于病情自然发展导致的
发布于 2022-12-21 01:25
0评论
概述 早搏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在号脉的时候或者是心脏听诊的时候能够发现的,很所人对于早搏并不太了解,下面我就说一下关于早搏常见的误区。 步骤/方法: 1、 第一个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早搏其实就是心脏停止跳动的表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其实早搏就是心脏在异常的情况下突发发生的血管收缩的现象,感觉像是心脏停了一下,其实只是跳动减弱了。 2、 第二个误区就是每分钟早搏的次数越多,越危
发布于 2024-05-07 19:59
0评论
儿童糖尿病饮食护理莫入四误区 饮食护理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儿童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些饮食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引发一些儿童糖尿病并发症,我们必须走出这些误区。 饮食误区一:糖尿病人不能吃甜食。专家表示,糖尿病人主要不能吃含蔗糖和葡萄糖的食物,对于用蛋白糖、木糖醇、阿巴斯甜等制作的食品是可以摄入的。 饮食误区二:细粮含糖高,粗粮含糖低,专家提醒说,粗、细粮的含糖量差不多,面粉是75%
发布于 2023-02-23 21:05
0评论
概述 糖尿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即使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其实糖尿病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最主要的是并发症比较厉害,对身体的内循环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得了糖尿病,对于吃货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折磨,毕竟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了。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是无糖的食品都可以吃呢?当然不是,那么糖友—对糖尿病常见的认识误区都有什么呢,下边就来看看吧。 步骤/方法: 1、 首先,无糖食品也要少吃
发布于 2022-11-24 22:16
0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人数越来越多,白内障成为我国首要致盲病因,约占致盲总数的一半,主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等种类。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 白内障从根本上讲就是眼内晶状体混浊,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衰老、物理化学损伤等都可以使晶状体混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无痛性的视力下降,特点是强光下的视力反而不
发布于 2023-02-09 17:55
0评论
青光眼的认识误区之一:青光眼可以根治。有些青光眼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后眼睛不再胀痛,就认为青光眼已经治好了,便不再用药,也不去医院复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很多青光眼患者发病隐蔽,病情缓慢,即使眼压很高也无胀痛的感觉;另外,青光眼术后眼压升高时多数患者无疼痛的症状;3.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一段时间转为慢性期,对疼痛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了青光眼
发布于 2023-01-31 14:51
0评论
第一个诊断误区。上面提到糖尿病的分型,实际上这个分型是欧美国家的学者分的,也就是说是按照西方人的体质、发病情况分的,这种分型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的情况,目前这个问题仍在争论中。因此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完全套用的。 一般而言,1型糖尿病的患者多为儿童,而2型则大部分为成年人患病。但是,早前有人报道了一例70多岁的1型糖尿病,随后各种含糊不清的报告病例和有争议的病例报道逐年增多。这就使我们对糖尿病的分型问
发布于 2023-02-14 14:07
0评论
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工作人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出现熬夜加班。导致现在的不孕不育症状得越来越严重。但是很多夫妻在不孕不育治疗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生活和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摧残,甚至有些夫妻因为不孕不育而选择了离婚,那么接下来呢,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孕不育的十大误区,只要正确认识不孕不育是完全可以进行治疗的。 步骤/方法: 1、 首先呢,很多人把不孕不育当
发布于 2023-02-09 05:15
0评论
对鸡眼认识的误区有什么? 初起,胞睑微痒痛,近睑弦部皮肤微红肿,继之形成局限性硬结,并有压痛,硬结与皮肤相连。若病变发生于靠小眦部者,红肿锨痛较剧,并可引起小眦部白睛赤肿。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及有压痛,甚至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本病轻者可于数日内自行消散,重者3—5日后,于睑弦近睫毛处出现黄白色脓头,形如麦粒。待肿疡溃破,脓出则痛减肿消。发于睑内面者,赤痛较重,常见睑内局
发布于 2023-01-29 03:20
0评论
概述 心脏跳动是生命迹象的描述,研究发现,健康的心脏每天约跳动10万次。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且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如果我们不了解心跳的规律和现象,纠正我们以往的错误认识,就容易让疾病蒙混过关,无法及时进行治疗,耽误病情。下面,就为大家揭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脏认知四大误区: 步骤/方法: 1、 误区1:心跳快代表压力大。正常人休息时的心率为70-
发布于 2023-04-14 07:5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