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2-27 19:15

  大脑半球切除术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儿童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方法。第1例半球切除是由Dandy于1928年在切除肿瘤时完成的,1938年Mckenzie报道了第1例切除大脑半球来治疗婴儿偏瘫伴顽固性癫痫,术后癫痫发作停止,行为改善,偏瘫未加重。1950年Krynauw公布了一组12例婴儿瘫痪伴癫痫行半球切除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之后世界各地都相继开展,手术方法也不断改进和完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现代癫痫外科的先驱者史玉泉教授最早在上海开展了大脑半球切除术。现在国内多家单位均在开展,我们仅在2007年即完成7例。所谓大脑半球切除术,从解剖上讲应是大脑半球皮质切除术,习惯上仍沿用大脑半球切除术这一术语。

  手术适应证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癫痫,结构病变局限一侧者,主要包括:

  1、Rasmussen 综合征。

  2、婴儿偏瘫伴顽固性癫痫及行为障碍。

  3、Sterge-Weber(脑面血管瘤)综合征。

  4、一侧巨脑症。

  5、主要血管闭塞引起的一侧半球损害伴顽固性癫痫。

  6、一侧为主的广泛脑皮质发育异常。

  伴随下列情况者应慎重:两侧大脑半球有独立的致痫灶;双侧脑室扩大;智商低于六十分且语言严重障碍;无对侧偏瘫;语言中枢位於患侧半球。

  完善的术前评估对于选择合适的适应症、确定手术方案以及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尤为重要。除了详细的病史和常规神经心理检查外,目前高场强的核磁共振(MRI)可以很好地分辨颅内的结构性改变,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长程录像脑电图应捕捉到2次以上的患者典型的发作,结合病史和MRI表现,对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有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可根据病情及经济条件合理选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目前较多的是采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做为示踪剂,通过葡萄糖代谢反应脑组织的功能,帮助医生判断两侧半球的功能及术后预期,较新的设备可以和CT同步扫描(PET-CT),弥补了PET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的不足。脑磁图(MEG)是一种绝对的测量值,测量的是细胞内轴向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另外颅骨对脑磁场是透明的,磁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较小,MEG可以提高对癫痫样活动的定位能力,同时也用于对脑主要功能区的定位。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近几年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对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单一功能区定位,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记忆、情感等大脑高级功能的研究,对病侧大脑半球的残存功能判断起到很大帮助,而且相对价格不高,易于接受。

  大脑半球切除术历经半个多世纪地发展,手术方案也不断改进,最初的方法由于晚期并发症较多现已废弃不用,主要是脑积水和长期慢性出血导致含铁血黄素沉积。现有的方案在不同的单位均有应用,孰优孰劣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比。目前开展较多的为改良的大脑半球切除术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另外Delalande等也首先开展了大脑半球切开术,在解剖上保留,而使患侧半球完全孤立。

  改良的大脑半球切除术由Wilson在1969年开始首先开展,采用全麻,半侧卧位,额顶枕弧形切口,我们多采用丁字形切口,即沿中线切开,前至发迹,后至枕外粗隆,再由颧弓切至中线中点,这样的好处是皮瓣血供保留较好,恢复较快。骨瓣游离取下,剪开硬膜,术中进行各部位皮层脑电图监测。打开外侧裂分离大脑中动脉,在其分叉处(即豆纹动脉、穿通动脉以上)切断,然后沿矢状窦依次切断中线旁回流静脉以及颞下回流静脉。沿大脑镰抬起半球,分离至胼胝体,可见胼胝体周围动脉,探查至胼胝体膝前下部切断大脑前动脉。切开胼胝体暴露患侧脑室,沿脑室切开并分离半球,岛叶皮层、颞叶、杏仁核、海马也一并切除,保留基底节和丘脑。切除脑室内的残留脉络丛,用小块肌肉组织封堵室间孔,将硬膜缝合固定于大脑镰、小脑幕、前、中颅窝底,使得残腔成为硬膜外腔。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由Rasmussen于1974年首创,指功能上完全,解剖上次全的半球切除,只切除中央区和颞叶、海马等组织,胼胝体完全切开,前额叶和后顶枕叶与脑干联系切断,孤立保留。该术式也经过不断改良,特别是1992年后开始的经外侧裂的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主要目的均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出血,晚期有脑积水和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案的不断改进,晚期并发症已经少见。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术后早期发热较常见,一般对症处理即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研究了106件从1975年到2001年的大脑半球切除手术资料,报告指出进行大脑半球切除术后所引起的发烧通常是无害的。也就因为如此,这些小孩大部分可能不必接受脊椎穿刺或其它的侵略性治疗。

大脑半球切除术简介相关文章
大脑半球切除术是指大骨瓣开颅后,将整个大脑半球皮质及其下方的白质和部分基底节一同切除,仅保留丘脑及下丘脑以下脑组织的一门技术。历史大脑半球切除术这一概念在1886年就被提及,但直到1926年才由Dandy才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大脑半球切除术,当时是为了治疗一例右侧大脑半球广泛浸润的胶质瘤病人而切除了一侧颅腔小脑幕上所有解剖结构。为了区别以后的改良术,人们称之为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目
发布于 2022-10-20 18:39
0评论
大脑半球切除术是指大骨瓣开颅后,将整个大脑半球皮质及其下方的白质和部分基底节一同切除,仅保留丘脑及下丘脑以下脑组织的一门技术。历史大脑半球切除术这一概念在1886年就被提及,但直到1926年才由Dandy才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例真正意义上的大脑半球切除术,当时是为了治疗一例右侧大脑半球广泛浸润的胶质瘤病人而切除了一侧颅腔小脑幕上所有解剖结构。为了区别以后的改良术,人们称之为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目
发布于 2022-12-13 13:13
0评论
癫痫手术的方法有多种,按大类可分成3种。第一是病灶切除。这也是最有效的根治术。首先是局灶性癫痫,大致分为颞叶致痫灶切除术和颞叶外致痫灶切除术,仅切除局部病变。其次,有些患儿的颅内病变广泛,累及整个大脑半球,有些是可以切除该半球的。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这类患儿要在术前评估患侧和对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如果患侧功能很差,相应功能已经部分或大部分转移到对侧半球,尤其是患者年龄较小,大脑可塑性强,手术能取得理
发布于 2023-01-21 03:06
0评论
典型病例患者男,27岁,主因”颈部“疼痛伴双手间断麻木20天”为主诉入院。现病史   患者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颈部疼痛,疼痛呈波动性,于平躺时加重,占位及座位缓解,偶有双手麻木感,持续数分钟即缓解,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等。2015年9月14日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查颅脑MRI示:颈髓及上胸段脊髓多发囊性病灶,部分囊壁及小脑半球近脑表面多发结节样强化,考虑
发布于 2022-10-20 06:54
0评论
流行病学推荐:1、脑梗塞所致严重大脑半球和小脑水肿的术语和定义应该标准化,这会有利于推进多中心和人群为基础的关于该病发病率、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研究。(I;C)2、选择减压颅骨切除术还需要更多的额外数据,包括医生、医院、健康系统或患者的特征差别。(I;C)定义和临床表现的推荐:1、应该采用临床数据辨别梗死和水肿高风险的患者,比如血管闭塞的情况。(I;C)神经影像的推荐:1、预测脑水肿的头C
发布于 2022-09-25 04:19
0评论
   wada测试(颈内动脉异戊巴比妥试验,IAP)最早于1949年由JohnWada首先报告并用于临床,现已广泛用于语言、记忆、运动功能的术前评估和协助致痫灶定测,成为某些需要行大脑半球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或癫痫病灶切除术患者术前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Wada测试试验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1、语言功能通过语言剥夺时间来对语言区进行定测,注药后失语时间最长的一侧半球通常是语言优势半球,当两半球间言
发布于 2023-03-16 19:01
0评论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处理的难点和重点。因为是良性疾病,所用要求医生尽量完整切除病变,那么深部病变和巨大病变切除的难度很大,这样无形当中脑膜瘤的全切对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近日,我们成功完成1例右侧巨大镰旁脑膜瘤的切除术。术中肿瘤质地坚韧,与脑组织及大脑镰粘连紧密,无法分块切除。在显微镜下小心分离,最后完整切除病变。脑组织保护完好。希望本例巨大脑膜瘤的切除成功能
发布于 2023-01-07 03:56
0评论
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简介脾脏切除术广泛应用于脾破裂、游走脾(异位脾)、脾局部感染或肿瘤、囊肿、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等引起充血性脾肿大等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是近年开展的新技术,是通过腹壁微小创口,使用微创器械,利用腹腔内窥镜,腹腔内照明和电子摄像系统,在体内完成传统开腹脾脏切除术。脾脏的解剖脾脏位于左上腹部,深居于肋弓之后,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
发布于 2022-12-19 16:20
0评论
    儿童是癫痫病的高发人群,一旦2种以上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方案未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从长期来看,再试用其他药物能终止发作的几率不足5%。因此,约30%患者即使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也无法有效控制发作,最终将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人群研究发现,在新诊断的癫痫儿童中,2年以后发展成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比例为8-10%。而且,进一步随访可以发现,一部分原先对药物反应良好的患儿又会发展成药物难治性癫痫。如果影
发布于 2023-03-16 17:21
0评论
儿童是癫痫病的高发人群,一旦2种以上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方案未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从长期来看,再试用其他药物能终止发作的几率不足5%。因此,约30%患者即使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也无法有效控制发作,最终将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人群研究发现,在新诊断的癫痫儿童中,2年以后发展成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比例为8-10%。而且,进一步随访可以发现,一部分原先对药物反应良好的患儿又会发展成药物难治性癫痫。如果影像检查发
发布于 2023-03-17 03: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