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耳屎少的宝宝,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妈妈实在不放心,可以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清理。
如果耳垢很多,可以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也就是小苏打,每隔2到3个小时往耳朵里滴一滴,每天3到4次,待耳垢软化1到2天后,用小镊子轻轻取出,注意这个过程一定要固定孩子的头部,不要让它乱动。
通常每周用涂有庆大霉素眼药膏的小棉签在外耳道内滚动,有助于对皮肤进行消毒和湿润,使耳垢自然脱落,不会形成大块。如果耳屎形成硬块,造成外耳道堵塞,就应该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处理,千万不要在家里强行给孩子挖耳屎。
专家建议:少挖
耳朵有自洁功能,耳屎会保护耳朵
1、耳朵有自洁功能,到了一定程度,耳屎会自行流向外耳。
2.耳垢是婴儿耳朵的保护屏障。例如,如果宝宝喝水后吐出来,有时躺下,或呛到,就会流到耳朵里。如果宝宝的耳道里没有耳屎,那么他的耳朵就会受到伤害。如果宝宝的耳道里没有耳屎,那么他的耳朵就会受到伤害。如果宝宝的耳道里没有耳屎,那么他的耳朵就会受到伤害。
85%的外耳道感染与挖耳有关
专家说,据统计,85%以上发生外耳道感染的儿童有挖耳的习惯,或因挖耳造成的伤害直接导致感染。"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外耳道皮肤非常娇嫩,与软骨膜的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所以挖耳不当更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导致其发炎、溃烂,甚至引起难以忍受的耳痛,影响张口和咀嚼。"如果孩子好动或挖耳屎时稍有挣扎就感觉不舒服,挖耳器还可能伤到孩子的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
因此,尽量少挖耳朵是很重要的。毕竟,大多数家长不了解人耳的解剖结构,看不到耳内的组织,挖别人的时候也很难感觉和控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