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肛裂是导致肛门疼痛常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十分高,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有许多治疗Ⅲ期肛裂的手术方法,但均有复发、不尽人意。我科采用哨兵痔修剪倒V皮瓣移位缝合术治疗Ⅲ期肛裂,取得满意疗效。此方法具有皮瓣移位缝合后张力小,病程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根据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倒V皮瓣移位缝合术是治疗Ⅲ期肛裂的最佳术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男40例,女60例,年龄25―68岁,平均37、5岁。病程2一10年。对照组130例,男57例,女83例,年龄18―73岁,均35岁。病程2―1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于2002 年11月在厦门通过的《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1] 中肛裂的诊断标准:I 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II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 III期肛裂:溃疡边缘发硬,基底色紫红,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
1、3 术前准备:术前3d常规服用庆大霉素、甲硝唑、肠道消毒,术区备皮,术前夜始进半流质饮食,温盐水500 rnl清洁灌肠,术晨禁饮食。
1、4手术方法:手术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硬腰连合麻醉下,碘伏消毒肛周皮肤及肛管直肠下段,扩肛至可容3。4指。充分暴露肛裂部位,治疗组:从齿线处沿肛裂溃疡面边缘锐性切除肛裂溃疡面至哨兵痔内缘。在切口下方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切除哨兵痔近心面,c剪哨兵痔远心面皮瓣呈倒V形,尖端向上,皮瓣大小根据肛裂溃疡面大小而定。适当游离倒V形皮瓣下组织以减少皮瓣张力,注意保留皮瓣与基底组织的血供,平齿线横形切除肥大的肛乳头,000可吸收线全层将倒V形皮瓣尖端缝合于齿线切口处,皮瓣两边分别与肛裂切口两边间断结节缝合,最终使缝合伤口呈“^”形。如皮瓣缝合后张力大,在皮瓣外缘作一弧形减压切口,深达真皮层,长度与“^”皮瓣两脚相当。对照组:侧位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在肛门右侧距肛缘外1.5cm处作一长0.5~1.0cm的放射状切口,深达皮下,术者将左手食指伸入肛管内做引导,用弯止血钳从切口沿肛管皮下分离至齿线,然后退出止血钳至内括约肌肌间沟位置,再从内括约肌下缘外侧向齿线方向分离,伸人肛管内在食指导引下顶起内括约肌下部从切口挑出并切断,切口缝合。同时切除肥大肛乳头、栉膜带、哨兵痔,丝线结扎内口。梭形修整外口。术毕均痔疮宁栓1枚、太宁栓1枚纳肛;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引流,塔形纱布及宽胶布加压固定。术后流质饮食3d,控制排便48h,便后清洗换药,避免使用手纸。给予适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术后5-7d拆除伤口缝线。
1、5 疗效判定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r[2]肛裂疗效标准,结合临床制订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创面愈合率100%,创面完全上皮化,疤痕坚实;显效:75%≤ 创面愈合率<100% ,创面肉芽组织新鲜,颜色鲜红;有效::25%≤ 创面愈合率<75%,创面肉芽组织较新鲜 ,色红;无效:创面愈合率<25% ,创面肉芽组织色 暗,生长很少,无明显缩小趋势。治愈+显效=总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 span="">.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l 两组间结果及疗效比较
例数 治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创面愈合时间
1、 组别 /例 /例 /例 /例 (%) (±s,d)
治疗 100 90 9 1 99 8、5 ± 1、3
对照 130 97 20 13 90 15、5 ± 5、4
与对照组比较,P<< span=""> 0、05
治疗组一例伤口裂开、长期不愈合,后经结肠镜检查确诊Crohn病。口服美沙拉嗪后好转。
3、讨论
3、1肛裂为一缺血性溃疡,是因内括约肌痉挛诱发肛管血供严重不足所致[3]。临床实验证实:括约肌高张力可诱发肛管皮肤缺血,因缺血而导致肛裂形成;如果降低括约肌张力,恢复肛管皮肤血供,则肛裂即愈合。因此解除括约肌痉挛,成为近代治疗肛裂的主要原则。通常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或扩肛术。 内括约肌痉挛是肛裂的病因还是结果?几乎所有慢性肛裂均伴有内括约肌高张力和高肛压,Schouten(1996) [4]近期测定平均肛管最大静息压(MARP),肛裂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7±16.97;68.78士24.48 mmHg)。North―maun等1974年发现肛裂患者在直肠充胀时,内括约肌不是松弛,反而过分收缩。此种内括约肌的异常活动,有试验证明内括约痉挛并非继发于疼痛[5],通常认为是肛裂慢性炎症刺激、内括约肌痉挛的结果。一切合理的有效疗法,都应尽力解除缺血――痉挛――更缺血这一恶性循环。
3、2 Ⅲ度肛裂,尤其是合并有哨兵痔、肛乳头肥大,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是手术治疗。如;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栉膜带”切除术、纵切横缝术、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等。临床应用最多是单纯侧位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但有时内括约肌松解不彻底,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术;单纯纵切横缝术由于横缝切口中间部分移位较大,切口还要承受粪便挤压,常导致伤口裂开,造成手术失败;单纯肛裂溃疡面(“栉膜带”)局部切除,造成新创面并缝合,使其瘢痕化以解除患者痛苦,但对大多数肛裂患者,尤其是Ⅲ期肛裂患者,单纯切除肛裂溃疡面,患者还会因瘢痕挛缩而出现肛门狭窄致术后复发。翁天然等[6]指出,几乎所有的肛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肛门缩窄。因此,解决肛门狭窄及改善肛管皮肤血供是治疗Ⅲ期肛裂的关键。倒V推进皮瓣移位缝合术中选用的皮瓣带有丰富血供,将其与切除了肛裂溃疡面的新鲜创面缝合后,皮瓣内所带舡缘外皮下血供充分改善了肛管原有缺血部位的血供,从而为肛裂缺损部位I期愈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由于皮瓣覆盖于肛裂缺损部位,解决了因肛裂处瘢痕挛缩而造成肛管周径缩窄,同时避免了伤口炎症对内括肌的刺激,切断肛裂形成的恶性循环;再者,c剪哨兵痔远心面呈倒V形皮瓣的两个边缘是与肛裂处两边创缘缝合后张力小、易成活,术后瘢痕小,病人术后无异物感。
3、3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SCRS)最新版肛裂临床指南(2004年)指出:推移皮瓣成形术是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LIS)的替代治疗,结合作者临床观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