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简称脑瘫,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伴有癫痫发作。脑瘫的病因主要有早产、窒息、低体重、母子血型不合、遗传等,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大约为2‰左右,我国约为1.5‰-5‰左右。
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可分为:
1、痉挛型:病变在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折刀样痉挛,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2、手足徐动型:病变在基底核部位,肌张力变化不定,运动意愿和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常伴有构音障碍;
3、共济失调型:病变主要在小脑,平衡功能差,随意运动的协调性差,伴有意向性震颤和眼球震颤,在运动中表现为低张力性;
4、其他类型:弛缓型以肌张力低下为主;强刚型表现运动阻力增高,铅管样强直;震颤型以肌肉出现静止震颤为主。
脑瘫的治疗分为因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矫形外科手术治疗。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于痉挛型,肌张力较高患者效果较好,对于智商≥50%,年龄在3岁以上,体质较好,术后能配合功能训练者;我们建议对于尚未做过其他矫形手术者可行SPR手术,术后配合功能康复锻炼或矫形手术一般可达到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