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1 02:56

  哪些因素导致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1、糖尿病可以并发足部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出现管腔阻塞;同时糖尿病可诱发血管壁的损伤与血液中血小板功能的异常,血小板凝集增强,血管趋向痉挛,促成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局部血管的阻塞。
  2、糖尿病可以并发足部周围神经性病变:
  (1)足部感觉和运动神经障碍,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痛、温觉减弱或消失,易被外伤或自伤引起组织损伤感染;
  (2)足部植物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组织缺血脆裂而感染坏死。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旦足部有微小的皮肤伤口,极易感染,形成难愈性溃疡,若治疗护理不当或不及时,最终导致肢体坏疽,患者面临截肢。
  在冬季,糖尿病患者在家里的正确自我护理非常关键,如果坚持下去,完全能够预防糖尿病足悲剧的发生,以下经验与大家分享:
  1、千万别烫脚。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泡5分钟即可,用白毛巾擦干。洗脚水的温度在40℃,就是用手摸上去不烫(有感觉障碍者可让家人帮忙或用温度计测)。民间常提倡用热水烫脚,认为热水烫脚可以解乏,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为了避免烫伤,建议用温水为好。保持足部及足趾之间的干燥,易出脚汗的患者,选用无刺激性的干粉,擦干足后应用。
  2、足部干燥者涂抹护肤品,防止皮肤干裂。
  3、感觉不可信,务必每天检查双脚。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学会正确观察足部是否健康或已有隐患。由于糖尿病人存在皮肤感觉障碍,因此千万不可相信自我感觉,必须仔细检查足部有无异常。如患者视力严重受损,家属应帮忙;如果患者年纪大,可以借助镜子检查。足底部受压部位是检查的重点,还需观察足趾和趾间皮肤。如足部皮肤出现红肿、水泡、溃破或糜烂,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笔者门诊一位糖尿病足患者,因在“脚摩房”修脚引起感染,未及时就诊并发足部严重感染和坏疽,最后只能做前半足清创截除术。
  4、及时修剪趾甲。修剪趾甲要平,不要剪出血。年纪大的病人可请子女帮忙。有些病人趾甲非常厚,可以请专业人员用特制的趾甲剪剪平趾甲。
  5、胼胝不随便剪。当发生胼胝时,首先注意不要自己修剪,因为极可能剪破。有条件的病人可以穿特制的治疗鞋,鞋子用特殊的弹性材料做鞋面,柔软的厚底,配上特制的鞋垫,可以分散足底的压力,减少胼胝的形成。如果不能买治疗鞋,可以买宽松、舒适的软底鞋。不要经常穿布鞋,因为布鞋可能造成足跟的胼胝。
  6、鸡眼得请医生对付。出现鸡眼,一定请专业医生治疗,千万不要让街头修脚的人修。
  7、选择松口的纯棉袜子。袜子太紧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不能穿有破洞或补丁的袜子,也不能穿不吸汗的尼龙袜,要穿着干净舒适的棉袜。
  8、鞋子宜宽大一些,透气性要好一些。新鞋初穿时要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旧鞋也要定期检查。穿新鞋第一天不要超过半小时,第二天穿不要超过1小时,然后逐渐延长穿新鞋时间。鞋跟不可过高。
  9、避免烫伤。不能用电褥子和热水袋取暖,不洗桑拿浴,不用温热型的家庭用理疗仪。
  10、避免冻伤。外出锻炼穿保暖的鞋子,如果鞋子被雪水打湿应及时更换。
  11、避免不良行为。首先是戒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严重者容易有周围血管病变;其次不要长时间翘二郎腿,以免阻碍下肢血液循环。
  12、因某些创伤造成感染,哪怕是发生小的破溃后也要马上用生理盐水清洗,用无菌纱布包扎。
  13、水泡破后,易引起细菌感染、溃烂,形成蜂窝炎。防止出水泡的最好方法是不穿过紧的鞋子,避免烫伤,避免过度摩擦。
  14、就医时,提醒医生检查一下您的脚。趾甲嵌在肉里时请医生帮忙。当出现甲沟炎时马上就医。
  15、控制血糖极其重要,尽可能将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到正常范围。
  如您已被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足”,除了上述的护理事项外,还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综合的治疗:
  1、严格控制血糖:如口服药物不能很好控制血糖,建议在内分泌科医师指导下使用胰岛素皮下规律注射。
  2、抗感染治疗:必须及时及早进行治疗,避免足部感染的蔓延扩大。
  3、足部的清创:足部的感染部位如有多量的渗出并有恶臭出现,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感染坏死组织的清除和引流。
  4、足部血管的检查:必须到血管外科门诊检查足部的动脉血管是否正常。如发现有狭窄或闭塞,都应进一步进行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使病变血管再通。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相关文章
脚气就是我们学名叫做“足癣”的病。脚气是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病变,常常出现在足趾缝中。脚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足部多汗潮湿,鞋袜不透气,汗液蒸发不畅,这时真菌就会乘虚而入而形成所谓的脚气。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所导致的局部病变,感染可能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或促进糖尿病足发展的促进因素。糖尿病患者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都出现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
发布于 2022-11-26 14:26
0评论
糖尿病足是因为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应该积极的预防,防止外伤,感染,积极治疗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足,首先应该严格的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足进一步加重.出现溃烂应该清创,用双氧水消毒,防止感染,促进溃疡的愈合.关键是要控制血糖,否则很难治本.
发布于 2023-05-08 07:52
0评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主要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三主要因素有关。主要变现为足部麻木变凉,感觉减退,疼痛,溃疡,感染及坏疽,伤口愈合很慢甚至不愈合,在感染和疼痛的不到控制情况下儿不得不选择截肢。因此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和生命。糖尿病足各个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由于缺血,局部防御力,修复力大大降低,容易发生外伤,甚至包括自身重力
发布于 2022-11-25 03:31
0评论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周围神经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的感觉并发症,所出现的感觉丧失或者是异常。比如四肢末端特别是足部的感觉异常所出现的麻木、走路的
发布于 2022-11-25 01:21
0评论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因糖尿病引起的较常见并发症之一,足部溃疡的不愈合及其并发症是引致糖尿病截肢的首位原因。据统计全世界超过25亿人患糖尿病,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8亿,其中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率15%-25%,五年内有足部溃疡史的再发率为70%。有专家判断说:在地球的某一处,每30秒,总有个病人因糖尿病接受了截肢手术。每年医疗卫生都会在糖尿病足部溃疡上投入大量资金,单纯的足溃疡花费将近17500美元
发布于 2023-02-12 07:12
0评论
概述 我们都知道现代生活节奏比较快,再加之生活工作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促使某些人出现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糖尿病足也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一般说来这个病症主要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造成的。患者发病之后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治疗,介绍一下预防护理重要关键点。 步骤/方法: 1、 首先来说我们已经知道诸多糖尿病足带来的
发布于 2023-04-21 12:49
0评论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四分之一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的危险性升高。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发生足部病变的比率为3%-7%。足部损伤愈合后,继发溃疡的危险逐渐上升,在30%到100%之间,这主要依赖于后续护理的质量。与以往其他类型截肢类似,糖尿病患者也必须被视为截肢的高危人群,需要很细致而有计划的监测和护理。德国每年有20,000以上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病变最终需要截肢。截肢
发布于 2022-12-03 06:06
0评论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种类可谓形形色色,但临床表现又往往无形无色。相对来说,糖尿病足显而易见,许多从未学医的朋友也常常能指出:“这是糖尿病烂脚”。严重的糖尿病足可导致截趾、截肢致残甚至致死。那么严重的糖尿病足常有什么特点呢?可将它归纳为表里不一,即几个不一致。第一、糖尿病足的创面和内部损害程度不一致。许多外观损害不严重或者创面较小,但内部损伤非常严重。贲阿伯糖尿病20年,仅有左足背1cm大小的溃烂2
发布于 2023-01-24 13:47
0评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非创伤性截肢50%是由糖尿病足引起的,因此,发现糖尿病足的前驱症状,就能够早期得到治疗,进而降低截肢(趾)率,提高糖尿病朋友的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早期发现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协作,通过患者和家人对足部的检查(自查)、医生的检查(他查),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早期检出率。一、自查:平时经常检查足部的外观、注意足部出现的细微症状。外观:经常看看足部有没有外伤、破损;有无鸡眼(胼胝)
发布于 2022-11-26 14:51
0评论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在我们国家,糖尿病足发病率有南北方差异,还有东西部差异,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2%左右,低于西方国家的5~10%。糖尿病发病率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如2008年调查的上海市糖尿病患病率为8.6%,而1980年仅为1.01%,20年来增加了八倍。伴随而来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总的患病人群的增加,其中,涵盖糖尿病各种损害因素导致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糖尿病足的形成大
发布于 2023-02-08 12:3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