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6年,奥地利儿科医师ClemensvanPirquet提出“变态反应”一词。经过一个世纪的变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变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在2005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倡议每年的7月8日为“世界过敏日”,可见变应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变应性疾病的病因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致敏原因也时因地而异。因此,明确过敏原是诊断与治疗变应性疾病的首要问题。其中最经典的方法就是应用致敏原作刺激物,直接激发患者的症状或者使用避免致敏原的方法,而这些试验是复杂的并通常使用在食物过敏方面。对于由吸入变应原引起的过敏,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过敏史和结合体内的皮肤点刺试验及体外的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来确定患者吸入哪一种变应原引起及过敏且程度如何。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可以证实或除外导致变应性疾病的因素。其原理是将少量变应原的活性提取物注入表皮下,诱导机体产生IgE,后者能与皮肤或粘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致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组胺、慢反应物质等血管活性物质(过敏介质),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出,表现为风团和红晕。通过皮丘的直径来判断测试结果。
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检查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检查前对皮肤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准备工作。因为任何消毒液及清洗剂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而诱发皮疹,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检查时患者只需手臂放松,搁在桌子上。检查人员用细细的针尖轻快地刺入滴有试液的皮肤,使少量试液进入皮肤即可。由于细针只是轻刺皮肤,患者往往感觉不到疼痛,皮肤也不会出血。检查经常在医患之间轻松愉快的几分钟交谈中不知不觉地完成。20-30分钟后即可判断结果。检查人员根据皮丘的直径作为判断标准。可见此项检查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病人无痛苦、易接受,而检查价格也相当经济。
虽然有那么多的优点,检查也是需要几个小小的条件的。受试者年龄尽量大于5岁,小于5岁患者采用少量分次试验。试验前三天内停用抗组胺剂、皮质类固醇和伴有抗组胺作用的药物,以免引起假阴性结果。尽可能不要暴露于天然变应原。有以下情况禁止检测:明显损害全身状态的疾病、试验部位有皮肤病变、接受β阻滞剂或ACE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孕期、哮喘发作期等。因检测结果是检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故检查人员的经验也是影响结果的因素。
引起过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所有的过敏原都可以一次给同一位患者检查。选择过多则依从性差。因此过敏原选择种类是有局限的,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必要时应分次检查。
对于高敏病人试验可能会出现较强烈的局部反应,个别病人甚至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所以对于试液的选择也要有严格的要求:不但安全系数高,特异性也要高,剂量控制要严格。在检查室中还要备齐急救设备。
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除了对过敏原定性外,还能定量分析以便能进一步进行脱敏治疗。在临床运用上还是有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