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护理:了解伤情和急救情况,肢体缺血的时间。
(1)一般护理:了解伤情和抢救情况,肢体缺血的时间。
(2)全身支持:包括输血、输液以防止休克和肾衰竭,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等。
(3)术前准备:手术区的局部清洁和皮肤准备,紧急验血,留置导尿管和尿液标本,通知手术室和麻醉科等。
(1)一般护理:
1)了解手术情况:骨折固定,肌腱、血管、神经修复,手术是否顺利。
2)术后卧床休息2~3周,适当限制活动。
(2)观察。
1)全身观察:注意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记录24小时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
2)再植肢体观察:①制动和抬高患肢,适当限制患肢的活动,抬高患肢至略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但不能过高,以免影响血供。②术后10天内每1~2小时测量一次局部皮肤温度并记录。如果皮肤温度突然下降超过3℃,说明有静脉栓塞。③观察再植肢体的颜色、肿胀和毛细血管回流情况。皮肤由红变白,皮温下降,手指塌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2秒以上,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痉挛或栓塞,即动脉危象。如果皮肤颜色呈深紫色,皮肤温度下降,手指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1秒),并且存在动脉搏动,则表明静脉回流受阻,即静脉危象。如果肢体肿胀应定位,定期测量肢体周长,以便观察和比较。其中,肢体肿胀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很少受外界因素干扰,能较准确地反映肢体的血供情况,术后3天内需每小时观察一次。血管危象易在术后72小时内发生,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预防感染。术后患者住在单人病房,定期消毒,术后1~2周内要求室温20~25℃,湿度50%~60%,专人护理,限制探视。肌肉注射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减少静脉注射以防止静脉炎和血栓形成。
(4)用药护理:按医生规定及时应用抗凝血剂和血管扩张剂,以及镇静剂和镇痛剂以减少疼痛。
(5)功能锻炼。术后的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积极锻炼的原则。术后3周内是软组织愈合期,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可进行理疗和按摩,以改善血运,消除肿胀。术后4至6周开始是无负荷功能锻炼期。在此期间,骨折尚未牢固愈合,因此只能进行患肢的屈伸和握拳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粘连。术后6-8周时,骨折已经愈合,因此护理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瘢痕软化,加强患肢的运动和感觉训练。骨折已经愈合,护理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功能和疤痕软化,加强患肢的运动和感觉训练,并协调理疗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