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18 19:41

  湿热,原指病邪,现指具有湿热特征的病证类型,以内伤杂病中多见。其定义为水湿或自外而入,或由内伤而生,乃至水湿蕴蓄不化,日久化热,热与湿合,则成湿热之证。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既要分偏湿、偏热的不同,又要区分上、中、下三焦部位之差异,各具特点,如上焦湿热者,常见慢性肾病并发感冒,急、慢性咽炎,扁桃腺炎以及皮肤疔疮疖肿之病变,症见发热咽痛,咳嗽,咯痰不畅,痰黄腻稠等;中焦湿热者,其中脾胃湿热症见纳食减退,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或溏泄秽臭,数日一行,恶心呕吐,腹胀;肝胆湿热症见口苦胁痛,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脉弦滑数。下焦湿热者膀胱湿热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少腹胀满;大肠湿热症见大便赤白,下痢脓血,里急后重。但从肾脏疾病的形成来看,由单纯外感引起者少,若见于急性者易愈,如上呼吸道感染。而内伤脾胃,运化失常,脾胃湿热者为多,肝胆湿热为次,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多见有中焦湿热之象,主要表现为为脘闷纳呆、腹胀、口苦或口粘甜、口臭、或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泡沫尿、血尿、或混浊,大便溏垢或滞涩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一系列症状。
  肾脏病中湿热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外感湿热之邪所致的,也有湿热内生的,还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均可产生湿热证。根据历代医家论述,结合现代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湿热的产生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素:(l)素体正虚,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体弱,复感风热之邪,外邪与内湿相合,而成湿热。(2)忧思劳倦脾胃内伤,饥饱无常,脾气亏损,水湿内生,郁而化热,酿成湿热。(3)居住湿热之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慢性肾病湿热致病是总以脏腑虚损为基础,其中以脾胃虚弱为主要的病机特点。一由肺而脾胃,一由经络入脏腑。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精,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伤及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润泄腹痛。伤于胃,则呕逆不食,腹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伤胃阴则见口渴不饮,伤及脾阴,则症见舌苔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即中土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升清降浊之功能失司,湿浊内蕴,日久化为浊毒,湿浊毒邪内蕴,久致血络瘀阻为患。所以肾病中常常出现脾胃升降失司之症候: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结,慢性肾衰出现脾胃功能紊乱者可达90%以上,而消化系统症状的轻重与肾功能衰竭程度及尿素氮、酸中毒变化成相关性。表现为湿热之邪留于三焦,但以中焦湿热最为常见,中焦湿热的产生,是由于水液代谢失调,水湿内生,日久化热,热与湿合,留恋中焦而成。“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这句话是对湿热病形成的病因病机最精辟的概括,也同样适用于肾脏病中焦湿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焦湿热瘀滞,影响脾胃的运化、腐熟功能,逐渐产生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由于湿热之邪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脾气不升,水谷精微无以健运,胃气不降,湿浊之邪得以上逆,所以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临床医家逐渐认识到慢性肾病湿热证病机的基本特点,开始把湿热证从肾小球疾病的一种兼夹证列为主要证型,从1983年到2006版的6次慢性肾衰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方案,均把湿热作为一个主要兼证,认识到湿热内蕴常为整个慢性肾炎治疗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干扰因素,各种慢性肾病,其病邪离不开湿和热,肾病湿热证是肾病最为常见的证型。本人所做的慢性肾衰临床症候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湿热蕴结中焦,作为慢性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和致病因素,贯穿疾病的始终,其特点就是湿中生热,热处湿中,湿热互结,难解难分,湿得热则愈深,热因湿而愈炽,每致慢性肾病不易速愈,疗程延长,疗效难以巩固。湿热之邪耗气伤阴后又给治疗带来困难,滋阴不当反助湿邪,补气过温助热为虐,清热则苦寒生湿,利湿易伤气阴助火。正气亏虚后,腠理不密,易受外感,外邪每从热化,导致湿热证反复产生与恶化。并通过文献汇总分析,慢性肾病中常用祛湿药根据功效的不同分为:健脾化湿的党参、白术;祛风胜湿的羌活、独活、防风、雷公藤;利水渗湿的猪苓、茯苓、玉米须;清热利湿的车前子、碧玉散、石韦、米仁根、金雀根;苦寒燥湿的大黄、黄芩、黄柏;苦温燥湿的苍术、半夏;清热化湿的知母、黄连;化湿降浊的紫苏、蚕砂;解毒除湿的土茯苓、连翘;以及清热解毒活血的蛇舌草、蒲公英、积雪草、六月雪、蛇莓、龙葵、半边莲、半枝莲、藤梨根等等。临床上在治疗患者时,常常根据征候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祛湿药配伍,提高疗效,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健脾化湿的应用,只有中焦脾胃之升降如常,司水湿运化之职,则可水湿除而三焦畅,浊毒消而气机达,慢性肾衰就有缓解之望。
  我科创制的健脾清化方、肾病2号方、肾衰颗粒系列方,以及温脾汤的系列演变在临床上的应用,通过系列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清化中焦湿热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衰湿热证的临床表现,降低血肌酐水平,对延缓肾衰的进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之,通过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佐以清化湿热,注意降逆泄浊,在慢性肾衰的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促进机体自身功能的恢复,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中焦慢性肾衰竭湿热病机的形成与治疗相关文章
(1)发热来势甚渐,逐日加重,缠绵不易退清,一日之间,午后较甚,日晡最高;(2)汗出不透,且多不能下达;(3)嗜睡,神识不甚清明;(4)口腻,胃呆,胸闷,呕恶,腹部膨胀,大便溏而不爽,口渴不欲饮或不多饮,或喜热饮,必至湿已化尽才喜冷饮;(5)舌苔初起多白,继而由白转黄,由黄转黑;(6)脉象多濡、尽管万氏指的是湿温病的主要特征,但对湿热病证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很切临床实用。
发布于 2022-11-29 10:48
0评论
机体因素(65%): 肝胆湿热证为湿热内蕴肝胆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证。常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外界因素(25%): 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酿生湿热,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属实证,脏腑同病,病位在肝、胆,往往涉及脾胃。
发布于 2024-01-22 14:41
0评论
慢性肾衰竭和尿毒症不是一回事是肾功能不全的两种不同的症状,尿毒症是肾衰竭进一步恶化的最终肾病形态,也就是说,尿毒症要比肾衰竭严重的多。 肾衰竭即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尿毒症则是由于肾脏出现问题,导致患者体内的废物、毒素无法正常的排除体外,而沉积的体内,给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另外他们的症状也是不相同的。
发布于 2023-02-07 22:36
0评论
一、慢性肾衰竭的中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发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其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症,简称慢性肾衰,是慢性肾脏病的中后期阶段。目前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公害。中国目前尚无全国范围的终末期肾病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依据对南京地区20万人群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约为568人/100万,好发
发布于 2022-12-17 00:24
0评论
湿热病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者,每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少火皆成壮火,而表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乾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 湿热属于中医中的体质之一,一般出现湿热体质的患者,一般性格都比较容易急躁,遇事也容易心烦意乱。在发病初期的时候,患者时常会出现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头
发布于 2022-11-29 10:41
0评论
1、摄入优质蛋白质慢性肾衰竭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合理调整。当进入CKD3期后就应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0.6g/kg),可以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又不至于发生营养不良。进入CKD4期后,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严格限制在0.4g/kg,并要求60%以上为优质蛋白,即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和成人体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产生代谢废物少。如鸡蛋
发布于 2023-01-31 23:22
0评论
提要通过l14倒病例的综合分析,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病机为邪气侵袭,气滞中皖,湿热内蕴,脾胃虚弱,当以理气畅中、清热化湿,辅以健脾和胃及活血之品为基本治法。辨证立法并结合体内外实验结果来选择用药是理想的组方途径。关键词慢性胃炎;幽f]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的细菌,曾先后被命名为弯曲菌样微生物和幽门弯曲菌。电镜观察业已证实HP
发布于 2023-02-26 12:31
0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心血管并发症及其中医证侯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临床调研,对CRF并发心血管患者的原发病、中医证型及邪实兼证等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非透析CRF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总发病率为41.51%,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CRF、高血压肾病CRF、糖尿病肾病CRF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分别为26.62%、6.92%和5.45%;随着肾功能恶化,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在统计学上
发布于 2023-02-22 20:41
0评论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病的终末阶段,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根据慢性肾衰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可分别归属于中医“水肿”、“虚劳”、“溺毒”、“癃闭”、“关格”等范围。一.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期目前临床以K/DOQI对CKD的分期建议应用最为广泛,我们根据中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将疾病分为三个阶段:慢性肾衰竭早期、慢性肾衰竭中期、慢性肾衰竭晚期,可结合K/DO
发布于 2022-11-26 10:36
0评论
慢性肾衰为肾病病情持续恶化的后期阶段,临床上慢性肾衰竭病人表现有血肌酐升高、贫血、高血压等病症,但很多肾衰病人临床异常症状表现并非十分显著。因此,诊断肾衰除了需要依据其政治表现外,尚需要结合客观的检查结果综合判定。肾衰诊断有哪几方面呢?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 肾衰诊断有哪几方面 1、有休克或血管内溶血,药物中毒或过敏史。 2、在纠正或排除急性血容量不足、脱水、尿路梗阻后,尿量仍≤17/ml/h或尿
发布于 2022-12-30 15:2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