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2 23:52

  何为自发性早产?早产分为医源性早产和自发性早产。顾名思义,医源性早产是平衡继续妊娠和终止妊娠的母儿利弊后,由医生决定在37周前终止妊娠造成的早产。造成自发性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各种原因单独或联合造成的宫缩、感染、胎膜早破、宫颈机能不全等导致胎儿在37周前出生。

  1、孕激素的作用机理

  目前认为,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机理是维持子宫位于静息和松弛状态,有利于受精卵着床和维持人妊娠;宫颈局部的孕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宫颈的软化和扩张;孕激素还对宫颈黏液栓有重要的维持和保护作用,间接起到预防上行感染加强宫颈的作用。

  2、孕激素与单胎早产预防

  目前国内外各家指南上,常常研究和探讨的孕激素包括17α羟己酸孕酮酯(简称17P),推荐用法为250mg 肌内注射/周;阴道微粒化孕激素胶囊(国内药物如安琪坦,100mg/粒),推荐用法阴道放置100-200mg/天 ;阴道孕激素凝胶(国内药物如雪诺酮,90mg/支),推荐用法为阴道放置90mg/天。近十几年来,大概没有比这个话题更热门的话题了,对孕激素的作用大家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但大家最近更热衷讨论的是,孕激素能否预防无早产史的单胎、低危、(也就是大家眼中的“正常孕妇”)、初产妇的早产率。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找到了预防措施,就可以对所有孕妇进行常规超声筛查宫颈长度了。大家都知道,目前没有常规筛查宫颈长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好的干预措施。当然,得出这一结论不会像大家想象的大家的观点都一致,这是个不断的举证-反驳-再举证-再反驳的过程。大家本着“科学态度”乐此不疲的进行各种验证,分析各种研究的“不科学”之处。举例说明,大家引用比较多的2003年Meis的研究,大家质疑安慰剂对照组的早产率高达55%,高于很多研究报道的。随后大家用不同孕激素制剂、不同剂量,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验证,结论你我他不一。

  3、 孕激素与双胎早产预防

  有趣的是,多项研究并没有发现孕激素对双胎或多胎妊娠有用。这让很多专家不能理解,虽然单胎和双胎早产发生的机理可能有所不同,但从孕激素的作用机理来讲,至少应该对部分双胎早产预防有用。例如孕激素对子宫的静息作用,局部作用于宫颈抑制宫颈软化和扩张,保护宫颈粘液栓等,为何歧视双胎和多胎?可至少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发现很好的证据支持对双胎或多胎使用孕激素预防早产。事实上,某些时候某些医生还是会建议使用。因为TA相信:医学是进步的!虽然目前没有证据,但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证据就那么有了!最起码对病人没有害处,而且还是安全的。最起码TA遵守了医学的首要原则——不伤害原则!

  4、口服孕激素与早产预防

  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人员曾提出这样的假设:妊娠的各种并发症,如先兆流产、自然流产、子痫前期和早产的发生可能源于细胞免疫效应器有关。而地屈孕酮(商品名,达芙通)为一种高选择性孕激素, 抑制促炎症因子,增加抗炎细胞因子,通过调节孕妇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从而可能有利于预防早产。有学者对超声提示绒毛膜下出血的孕妇,给予口服40mg 地屈孕酮进行随访,结果发现流产率降低。但口服但暂无有力的询证证据,也没有证据证明哪一种口服孕激素可以预防早产的发生。但目前地屈孕酮在复发性流产方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可能有它特殊的优势。

孕激素如何预防自发性早产?相关文章
8、雌孕激素受体不平衡。 9、孕妇患有内外科合并症者,如妊娠合并心衰、糖尿病、贫血、阑尾炎等,已发生早产。 胎盘胎儿方面的原因: 1、双胎、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大,羊膜腔内压力高,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更易发生胎膜早破,诱发宫缩; 2、胎儿有先天性疾病或者受到感染; 3、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4、胎儿畸形、胎儿异常、胎死腹中等。 早产如何防治 妊娠晚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
发布于 2023-03-17 02:43
0评论
对于早产,除需进行必要的处理外,对具有早产高危因素孕妇(曾有自发早产既往史、宫颈较短、多胎妊娠等)还需积极预防。黄体酮在许多生殖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黄体酮在使妊娠得以继续和维持子宫松弛状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不论给药途径和剂量如何,产前应用黄体酮似乎均可降低早产分娩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常用黄体酮来预防早产。那么,黄体酮的应用对具有高危因素孕妇预防早产的效果究竟如何?医学科学家对2
发布于 2023-03-02 08:28
0评论
早产是可预防的,关键是要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之一时必须去医院检查。 (1)、下腹部变硬: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几乎不伴有疼痛,其特点是常在夜间频繁出现,翌日早晨即消失,称之为生理性宫缩,不会引起早产。 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伴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尽早到医院检查。 (2)、
发布于 2022-11-27 08:34
0评论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由卵巢合成、分泌。同时,卵巢还能分泌少量的雄激素。排卵前的雌激素主要由卵泡内膜分泌,排卵后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由黄体细胞分泌,其分泌的功能随着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而波动。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和雌酮两种雌激素。正常妇女卵巢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随着卵巢的周期变化而变化。 1)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的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于排卵
发布于 2024-01-15 05:53
0评论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使女性内外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发育成熟,促使子宫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刺激卵泡发育,调节控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此外,全身约有200多个器官都有雌激素受体,接受雌激素作用,如雌激素还有调节脂肪代谢作用,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预防冠心病;维持正常的骨质,防止骨质疏松,延缓皮肤、牙齿、眼睛等衰老的作用。促进脑部神经细胞生长,预防脑退化及早老性痴呆
发布于 2023-02-24 00:26
0评论
补充黄体酮降低自然早产风险对于有单胎自然早产既往史的单胎妊娠女性和本次妊娠超声检查宫颈短的女性,补充黄体酮可使早产风险降低约1/3。●对于有单胎自然早产既往史的单胎妊娠女性,我们建议用黄体酮治疗。我们建议肌内注射己酸羟孕酮而非阴道用黄体酮,自中期妊娠(16-20孕周)开始直至36孕周。我们应用的剂量为每周250mg。对于有双胎妊娠早产既往史的单胎妊娠女性,我们给予相同处理。●对无自然单胎早产既往
发布于 2023-02-24 14:46
0评论
概述 对于自发性气胸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引起的原因,这样才嫩更好的进行治疗。治疗的才能更加的彻底。自发性气胸的形成大多数是因为肺或者胸膜病变等原因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和治疗。并且还要学会预防。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吸氧治疗、手术治疗等办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气胸的治疗方法。 步骤/方法: 1、 可以进行吸氧治疗,吸氧治疗是治疗气胸的基本的疗法,这种方法
发布于 2023-11-13 23:52
0评论
目前国内外对孕期常规监测宫颈变化并没有达成共识,无论从卫生经济学还是从我们的干预来讲,常规筛查和筛查后的有效干预还是存在困难。那么,哪些人需要关注宫颈变化,监测宫颈呢?1、有关宫颈长度再次强调,宫颈机能不全描述的是宫颈处于一种“无能”状态,理论上宫颈长度不能代表着宫颈机能,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短宫颈和流产/早产的相关性。也就是,临床医生不能根据宫颈长度判定是否是机能不全,但可以预测会不会早产。再加
发布于 2023-01-22 23:32
0评论
概述 要知道,孕周的计算,也就是怀孕的天数,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算,早产是指孕妇满28周到37周之间分娩。这时候娩出的胎儿也成早产儿,各器官还没有成熟。十月怀胎,足月产是指怀孕天数为280天左右,大约四十个周,上下差两周也算正常。早产儿的死亡率百分之十五。关于早产相关的知识,病因、表现,诊断和治疗跟你分享一下。 步骤/方法: 1、 早产的诱因有很多,有孕妇的原因,也可能是父亲的因素以及胎
发布于 2023-07-31 02:20
0评论
如果你的第一个宝宝是早产儿,这也会是第二胎早产的一个风险因素。美国一项重要研究表明,第一胎早产的妈妈,在下一次怀孕仍然发生早产的风险是16%左右。随着早产次数增加,之后怀孕早产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有过两次或三次早产史后,下一个宝宝早产的风险将分别增加到41%和67%。这项研究同时发现,如果这次确实又发生了早产,通常会在上次早产孕周的两个星期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第一个宝宝是早产儿,第二个宝宝
发布于 2023-05-03 11:5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