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5 07:42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肠癌的发病率居癌症的第2~3位。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亦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特别是大城市的增幅更快。

  上海的大肠癌发病率处于全国较高的水平。根据上海卫生部门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目前上海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年均增速超过4%。70年代初至今,大肠癌的排名从常见恶性肿瘤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发病率上升了3.67倍。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首先,大肠癌的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改正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实现预防大肠癌发生的目的。其次,大多数大肠癌是由癌前病变―息肉发展而来,而息肉可通过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和摘除,达到早期治疗和预防大肠癌发生的目的。

  一、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

  近些年人们总是谈癌色变,经常担心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突然患上了癌症。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各种癌症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都是从一个正常细胞逐步发生恶性转化变成癌细胞,再逐步增殖、转移到身体各个部位,最终变得难以治疗。这个过程短则数年,长则可达十余年,绝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是我们没有感觉到而已。其实在这数年的时间里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发现、阻断和治疗各种癌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了很多防止癌症发生和治愈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的方法。目前对于大多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完全有机会彻底治愈,对于晚期癌症则只有一部分可以治愈。所以癌症远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平时重视、及时发现,许多癌症目前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以防止他的发生。大肠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二、及时检查可以阻止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癌是国际上公认可通过人群筛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发现大部分大肠癌是从肠道息肉发展来的,是正常肠道→小息肉→大息肉→异型增生→癌→转移癌的演变过程,因此把息肉称作大肠癌的癌前疾病。可见如果能够在息肉及异型增生阶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防止大部分大肠癌的发生。目前肠镜检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息肉,并且通过肠镜还可以切除绝大多数息肉而不需要做开腹手术,从而避免癌症的发生。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息肉和早期癌症几乎都是没有症状的,有症状时再去医院检查发现的大多是晚期癌症患者。目前,上海的大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多为晚期,早期的比例仅有11.8%,五年生存率为43%,与欧美国家相差10-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体检和筛查意识。当下上海民众接受过便隐血和肠镜检查的比例非常低。据上海市疾控中心的监测显示,不到5%的上海人曾做过便隐血试验检查,仅3%曾做过肠镜检查。

  为提升民众大肠癌筛查意识,控制上海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进一步普及肿瘤的及早发现、提高防癌抗癌意识,上海市政府已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列为申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目前仍缺乏能通过验血发现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的方法,还需要依靠肠镜检查。粪便DNA检测、钡灌肠造影、CT模拟肠镜检查不能常规用于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大肠癌。

  但很多人对肠镜检查有恐惧心理,害怕疼痛,其实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无痛内镜检查来解决,完全不必担心。被检查者可以在睡眠状态下完成相关检查,整个过程舒适、安静,无任何不适感觉。内镜医生可以相对不考虑操作时间,从容、仔细、彻底完成检查和治疗,减少漏诊。现代人讲究生活品质,无痛内镜能减轻受检者的焦虑和痛苦,所以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无痛内镜已成为健康体检、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常规做法。目前公利医院内镜室已经开展了数千例无痛胃镜、肠镜检查。

  三、哪些人需要做肠镜检查

  中国癌症基金会制定的“中国主要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建议,40岁以上人群须行大肠癌筛查。但一些高危人群应提前进行肠镜检查,如有1个以上一级亲属,或2个以上二级亲属患有大肠癌或相关肿瘤,应从比家族中最小发病年龄早10年开始做肠镜检查,根据家族史情况,每3~5年1次。

  一般认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①便隐血试验阳性;②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③本人有肠道腺瘤史;④本人有癌症史;⑤符合下列6项中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对大肠癌高危人群应予全结肠镜检查,检查发现的所有息肉样病变应取活检行病理学诊断,并及时治疗。部分早期大肠癌可以应用内镜治疗。内镜下摘除息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但要注意息肉有明显的再发倾向,故还需要定期复查肠镜。

  四、如何预防大肠癌

  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与民众生活方式变化有关,包括高蛋白、高脂肪、少谷物、少蔬果的不合理膳食,体力活动减少,超重肥胖增多等因素。改善饮食结构,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注意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以素食为主的人大肠癌发病率显着低于普通人群。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可溶性植物纤维素能够吸纳较多的水分,软化大便和增加大便体积。此外,蔬菜和谷物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酸等,这样,既促进肠道运动,又减少了致癌物与肠道的接触,还有利于致癌物的排泄,可见高纤维素饮食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

  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但不同类型的脂肪对大肠癌发病的影响不一样。动物来源的饱和脂肪与大肠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植物油与大肠癌发病无关,而富含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则具有预防大肠癌的作用。在油煎、炸、烤及腌制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

  定期有规律的适度体力活动、避免肥胖、体重超重者限制热量摄入、戒烟酒等都有利于预防大肠癌。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发生大肠息肉、大肠癌的机会越多。戒烟能减少息肉的发生。过量饮酒会增加男性患大肠癌的风险。

  目前科学家正在努力研究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化学药物,但不管使用或不使用化学药物预防,科学的饮食都是预防大肠癌发病的最佳措施。

大肠癌不可怕怎么防治?相关文章
“老烂脚”学名称为下肢慢性溃疡,常伴有下肢静脉曲张,或者是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溃疡,因小腿下段血液或神经营养差,溃疡往往反复发作,好好坏坏,历时数月或数年迁延不愈,给患者及家庭在身体、精神和经济上带来极大的负担。如何治疗老烂脚已成为医学上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近来治疗多例下肢慢性静脉溃疡的病例,运用静脉曲张激光微创闭合术、创面负压吸引VSD技术联合创面植皮术,获得满意疗效。
发布于 2023-02-15 03:52
0评论
【求助】我爱人今年52岁,平时身体健康。但前段时间老是觉得头晕、头痛,易疲劳,以为是工作紧张,没有注意,近二个月头痛明显加重,严重时感恶心,胃口差,上个星期开始右边的手脚活动不便,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得了脑瘤,医生告知需要马上手术,但有手术风险,并可能会残留手术后遗症。我们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感觉天像塌下来似的,六神无主,特向专家请教,我们该怎么办?脑瘤是不治之症吗?我爱人还有希望吗?【点评】“脑瘤
发布于 2023-03-19 03:06
0评论
胃镜报告经常见到这样的一种描述:胃底(胃体或者胃窦)可见一个粘膜下肿物,表面光滑,直径多小于1cm,超声胃镜提示肿物来源于固有肌层,考虑间质瘤可能。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会微笑着告诉患者:“别紧张,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可怕不可怕?我们从几个方面阐述后大家就明白了。1、这种粘膜下肿瘤是什么首先这种病变在胃镜下的形态学表现和我们常说的胃癌、胃淋巴瘤、胃息肉能直接区分开,因为它生长源于
发布于 2023-02-14 20:02
0评论
1大肠癌的病人在早期的时候,往往是无症状的了。有一部分人虽然有症状,但是问问是症状不明显。早期的大肠癌的病人感不适、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的症状。一旦已经有大便潜血等症状要去治疗。 2但是大部分的病人随着癌肿发展,那么身体方面的不舒服的症状的话,就会陆陆续续的逐渐出现的了。这时候往往有大便习惯改变和不同程度的腹痛的症状。甚至病人有严重的便秘的症状。 3大肠癌,其实就是肠子方面的恶性的肿瘤的了。
发布于 2024-06-10 00:38
0评论
1、便血 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 2、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 3、肿瘤阻塞 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肠膨胀、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血
发布于 2024-06-10 01:05
0评论
大肠癌的症状在早期时,很多患者都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大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一、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较右半结肠肠腔窄,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肠阻塞导致大便习惯
发布于 2024-07-06 10:04
0评论
1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你可能就会失眠。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觉前大约两个小时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为晚上不断上厕所会影响睡眠质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也会影响睡眠。 2睡前远离咖啡和尼古丁。建议你睡觉前八小时不要喝咖啡。选择锻炼时间。下午锻炼是帮助睡眠的最佳时间,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能提高夜间睡眠的质量
发布于 2022-12-25 02:21
0评论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能够产生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是机体储血、造血、滤血、毁血的主要器官,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基于目前对脾脏功能的了解以及切脾后所导致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的后果,在条件及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行脾保留手术。即“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年龄越小越优先保脾”。一、哪些脾脏需要手术1、脾破裂:脾外伤左上腹或左手肋部穿透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引起的脾破
发布于 2023-03-18 11:21
0评论
化疗呕吐是否真的很可怕?很多患者及家属对化疗怀有深深的恐惧感,认为化疗会导致严重的呕吐,非常痛苦。事实上,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化疗确实是件非常痛苦的事,那个时候往往用提高药物剂量的方式来提高疗效,而且中枢性镇吐药物还没有得到应用,因此化疗的消化道反应重,患者往往吐得很厉害。近年来,随着医学、药物学的进步,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毒性反应低、有效率高的化疗药,另一方面中枢性镇吐药物如枢丹、枢复宁、欧贝
发布于 2022-09-28 09:19
0评论
目前不少人对胃镜检查有偏见,惧怕检查时恶心、呕吐等不适,认为胃镜的损伤性较大,而宁愿选择吃点药“抗”过去,或者询问有没有其他方法代替做胃镜。其实许多人过度担心检查时的不适,个别人才会对胃镜反应强烈,这类人通常连刷牙时都会觉得恶心,但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承受的。什么是胃镜检查电子胃镜是一条直径约25px的前端装有内视镜的纤细、柔软的管子,经口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通过光源器把检查情况反映到荧
发布于 2022-10-03 23:0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