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非常焦虑的拿着B超检查单来就诊,因为发现有“胆囊息肉”。大部分患者都比较紧张,然而,也有少数患者却不以为然。所以有必要做些科普宣传,介绍一下胆囊息肉相关的知识,以及合适的治疗方法。
由于B超的普及,因此临床上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很常见,这些占位性病变,通常诊断为胆囊息肉。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
一、 非肿瘤性病变:
1、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一般不会癌变)。
2、炎症性息肉: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一般也不会癌变。
3、腺瘤样增生: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又称为腺肌增生症):也可能癌变。
二、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胆囊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恶变率约30%,瘤体越大癌变机会越高。直径大于10mm的腺瘤,癌变可能性达到90%左右。
2、胆囊腺癌: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 ,预后良好。若为浸润性,往往直接浸润至肝脏组织,甚至肝门广泛淋巴结转移,预后很差。
胆囊息肉样病变易发生肿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6个方面:
(1)单发“息肉”;
(2)直径;
(3)广基或蒂粗大;
(4)病变增长;
(5)年龄 >50岁;
(6)合并胆石。
“胆囊息肉”的治疗
当临床发现胆囊息肉,通常建议B超以及CT或MR进一步证实。一般处理原则是:
1、小于5mm的胆囊息肉,无症状,一般建议每3~6个月B超随访,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通常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直径大于10mm的所谓“胆囊息肉”由于恶变的可能性很大,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3、对直径<10mm的息肉也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定期随访。
值得强调的是,胆囊占位性病变,手术中必须做术中做冰冻病理,若术中病理提示为恶性肿瘤,应该立即考虑胆囊癌根治手术。我们在门诊中经常发现,患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在当地医院未经仔细检查,便施行腹腔镜手术,在术中也未行冰冻病理,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癌,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患者来说,除了可能需要行第二次手术外,也极易导致肿瘤医源性的播散。
因此当检查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的时候,应慎重选择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