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7 16:12

  脊髓髓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和脊髓)的2%-4% ,占椎管内肿瘤的20%-25%。儿童的髓内肿瘤发病率高于成人,约占椎管内肿瘤的50%左右。按照病理类型,常见的髓内肿瘤中室管膜瘤45%,星形细胞40%,血管网织细胞瘤5%,其它肿瘤如:脂肪瘤、海绵状血管瘤、表皮样囊肿等占10%。

  由于髓内肿瘤埋藏在正常脊髓组织中,手术切除必然带来正常脊髓的损伤。70年代以前,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死亡率、致残率高,而且大多神经外科医生顾虑髓内肿瘤切除会加重脊髓损伤,引起术后瘫痪、呼吸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等并发症,一般多倾向于保守治疗,常采取椎板减压、活检、肿瘤部分切除术,再给予放射治疗。或者是等待患者完全丧失了运动、感觉或者大小便功能完全丧失后才进行手术。随着MRI 的问世,术前诊断更加明确。而且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的更新,以及电生理监测技术的术中应用,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手术成为目前治疗大多髓内肿瘤的唯一有效方法。

  一、常见的脊髓髓内肿瘤

  1、室管膜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髓内肿瘤,尤其多见于中年人,男女发病率相同。颈段是好发部位。多数脊髓的室管膜瘤属良性肿瘤,虽然没有包膜,但与脊髓之间界限清楚,手术常能完全切除,术后可治愈或长期不复发。但有时会发生瘤内出血、坏死,通常不浸润周围的脊髓组织

  2、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30岁以下。10岁以下儿童约占90% ,青少年约占60% ,是儿童髓内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60岁以后,星形细胞瘤与室管膜瘤发病率相似。大约60%的髓内星形细胞瘤发生在颈髓或颈胸交界处,胸腰骶髓及圆锥部少见,发生在终丝者更为罕见。脊髓的星形细胞瘤在组织学上包括相对良性的纤维型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节神经细胞瘤,及恶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儿童髓内星形细胞瘤大约90%为良性,多为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其他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或神经节细胞瘤。儿童髓内肿瘤的10%是恶性星形细胞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病史短,临床症状进展快,肿瘤容易沿脑脊液播散。成年人的髓内星形细胞瘤以纤维型占优势,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则少见。成年人的髓内星形细胞瘤约20%为恶性。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脊髓的边界不如室管膜瘤清晰,手术全切除有很大困难,但在电生理检测的情况下,手术的安全边际得到很大提高。

  3、血管网织细胞瘤:又称血管母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约占髓内肿瘤的3%~8%,可发生在成人的任何年龄,多在40岁左右发病,儿童少见。血管网织细胞瘤属良性肿瘤,起源于血管,无包膜,但与脊髓界限清楚,几乎都有软脊膜附着,多生长在脊髓内的背侧或背外侧,可见于脊髓的任何节段,以颈段脊髓最为常见。可合并Linda综合征,同时有小脑或其它器官的囊性病变。

  4、其他类型肿瘤:转移癌占髓内肿瘤的2%,发病率低可能与脊髓体积小、血管不丰富有关。原发灶常为肺、乳腺肿瘤、黑色素细胞瘤等,也有纤维肉瘤转移至脊髓的报道。其他髓内肿瘤还有表皮样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脂肪瘤等。

  二、临床特点

  由于髓内肿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确诊较为困难。病程一般在2~3年,但恶性和转移性肿瘤则病史很短,几周或数月。瘤内出血坏死可加速病情变化。疼痛是成年人髓内肿瘤的最常见症状,而运动障碍和步态紊乱则多见于儿童。疼痛多发生在肿瘤所处脊髓节段水平,少见根性疼痛。30%患者早期即有感觉与运动障碍。症状的进展和分布与肿瘤位置有关,颈髓肿瘤以上肢症状为主,典型表现为单侧、非对称性感觉异常较为常见。胸髓肿瘤可有痉挛和感觉障碍,常发生于双下肢,继至向近端发展。腰髓和圆锥的肿瘤常表现为腰背部及下肢疼痛,早期常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三、放射学检查

  由于高分辨MRI的问世,髓内肿瘤往往在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之前发现,MRI已成为确诊髓内肿瘤的重要手段,不但能精确定位,而且可明确多数髓内肿瘤的性质,也可显示肿瘤合并的囊变与脊髓空洞。如怀疑为血管性肿瘤,可再行DSA检查。

  四、手术时机

  有人认为髓内肿瘤手术会加重脊髓损伤,导致术后神经功能障碍,主张对于症状不严重的髓内肿瘤先观察治疗,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性恶化时再考虑手术。然而,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髓内肿瘤的手术效果与术前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晚期髓内肿瘤患者的脊髓常遭受严重压迫和损害,肢体接近瘫痪或完全瘫痪,此时进行手术增加了脊髓进一步损伤的危险性,术后效果不佳,瘫痪的肢体难以恢复。因此,大多学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髓内肿瘤治疗成败的关键,术前的症状及体征愈轻,术后恢复愈好,甚至可达到近正常状态。

  五、手术原则

  手术是治疗大多髓内肿瘤的最有效方法。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取决于肿瘤与脊髓之间的界限。如果界限清楚,多为良性肿瘤,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不但能作到全切,而且手术致残率低,常获得满意效果。几乎所有室管膜瘤、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血管网织细胞瘤与脊髓都有明显分界,手术应力争全切或次全切。应避免采取在脊髓上切一小口获取少量组织进行活检的方法,以免贻误治疗。对于髓内恶性肿瘤,虽然肿瘤内大部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症状。但考虑到髓内恶性肿瘤预后差,术后常合并较高的病残率,有人认为此种情况仅做脊髓切开,获得组织学诊断后,即应终止手术。对于髓内的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手术很难将囊壁从脊髓上完全剥离,因此不强求全切,即使囊壁少量残留,长时间内很少复发。脊髓内的脂肪瘤不可能全切,可行瘤内大部切除,也能获得肯定的治疗效果。

  六、术后放疗问题

  有关髓内肿瘤的放射治疗仍有争议,过去不少学者主张髓内肿瘤术后均应放疗。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大多髓内的室管膜瘤能够全切,且长期不复发,甚至治愈,因此这些患者无须放疗。放疗仅适用于少生长、有脑脊液播散转移的恶性室管膜瘤患者。对于血管网织细胞瘤,几乎都能获得全切,术后放疗无任何价值。髓内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脂肪瘤均为良性肿瘤,术后不必放疗。如果是髓内分化较好的良性星形细胞瘤,手术全切或次全切,大多数学者不主张术后放疗,因为放疗可引起局部严重粘连,对复发后的二次手术带来极大困难。放疗是髓内恶性星形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平均生存期仅6个月至1年。对于次全切的良恶性临界肿瘤,是否放疗应根据术后临床及影像检查结果决定,如果术后短期内复发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行肿瘤大部切除,然后辅以放疗。

  七、预后

  手术结果与患者术前神经功能情况及肿瘤部位有关,通常大多患者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缺失,可能与脊髓中线切开有关,主观症状常和客观检查结果不相一致。但这种术后感觉障碍可逐渐改善。对于术前神经功能障碍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恢复差,甚至术后进一步加重,而术前症状轻的患者,手术后恢复快、效果好。说明了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脊髓髓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相关文章
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20%左右,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其中,室管膜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约各占40%,血管母细胞瘤约占10%,神经鞘瘤、脂肪瘤、海绵状血管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其它肿瘤也约占10%。早在1911年,就有成功切除脊髓髓内肿瘤的报道,但直至本世纪50年代,对脊髓髓内肿瘤仍多主张仅作姑息性椎板切除减压术。60年代后,显微手术与超声吸引器的应用,和70年
发布于 2023-03-16 18:21
0评论
1、定义采用外科手术技术(包括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和其他外科辅助技术)切除位于脊髓随内的各种肿瘤或肿瘤性病变的手术。2、概述对于原发的脊髓髓内肿瘤,主要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手术不仅可以尽量减少肿瘤体积,缓解和改善神经功能,并能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依据。在安全前提下全切除肿瘤以达到外科治愈,则更是手术治疗的目标。3、简史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肿瘤切除会加重脊髓损伤和脊髓功
发布于 2023-02-19 13:36
0评论
脑部的室管膜瘤不常见,典型的起源于脑室系统的室管膜,此类肿瘤最常见于儿童。截止目前,尚没有已发表的随机的临床试验来指导室管膜瘤病人的治疗:1、对于脑部的室管膜瘤,我们建议尽可能的进行全部切除肿瘤,而不是活检或者部分切除。临床观察发现,全部切除相比于部分切除,病人的生存时间要更长。2、对于那些大于1-3岁的室管膜瘤患者,我们建议在全部切除之后辅助放疗,而不是继续观察和当肿瘤复发之后进行的补救治疗。
发布于 2023-03-12 12:16
0评论
在颈椎外科,颈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受压,致瘫率和致残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和先进的外科手术的推广应用,国内越来越多医院的脊柱外科开展了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工作,不少的文献报道表明,其诊断的准确率和手术疗效总体良好,但误诊、漏诊和手术并发症等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提高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治水平很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一、熟悉分类
发布于 2023-03-23 09:21
0评论
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及周围组织如果硬脊膜、神经根、脂肪及血管等的原发性肿瘤或继发性肿瘤。根据肿瘤与脊髓、脊膜的关系分为脊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根据病理分类,脊髓内肿瘤多为胶质瘤和室管膜瘤、海绵状血管瘤;髓外硬脊膜下主要为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硬脊膜外肿瘤主要为脂肪瘤、转移瘤、血管瘤、神经鞘瘤等。主要临床表现(1)神经根受压症状:表现为刺痛、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沿神经根分布
发布于 2022-12-02 22:06
0评论
椎管肿瘤按部位可以分为:髓内肿瘤及髓外肿瘤。其中髓外肿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肿瘤及硬膜外肿瘤。一、髓内肿瘤:脊髓内肿瘤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约占全部脊髓肿瘤的20%。髓内肿瘤常侵犯多节段脊髓,累及后根入髓区可引起根性痛,但较少见。多能见有肌萎缩,肌束震颤,锥体束征出现较晚,多不显著。括约肌功能障碍可早期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少见,脑脊液改变多不明显,压颈试验多不显示蛛网膜下腔梗阻。二、髓外肿瘤包括
发布于 2023-03-06 05:16
0评论
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四肢无力伴麻木数月入院。颈椎MRI提示:延髓及颈髓内多节段强化病灶,影像诊断考虑:星形细胞瘤或室管膜瘤,脱髓鞘病变待排。入院后,安排手术治疗(拟施行髓内病变活检备髓内肿瘤切除+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中发现:病变为黄色,质地较韧,术中冰冻提示:肿瘤来源,倾向于上皮来源病变。根据病理结果,遂决定沿着肿瘤边界,进行分离切除。术中肿瘤镜下全切,因术前有脊髓水肿,C4-5椎板予以切除减压
发布于 2023-02-03 23:37
0评论
脊髓脊柱肿瘤包括脊髓、脊神经、硬脊膜、椎体及附件等部位发生的肿瘤。早期临床表现,如颈胸腰骶部疼痛、肢体麻木和无力等,常与很多骨科常见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等疾病相似,很多患者常因自身疏忽或因就诊时医生检查不全面,易导致误诊而延误早期诊断。即使很小的肿瘤也可因压迫脊髓或神经而产生严重的症状而造成瘫痪或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全面而仔细的查体和体检是早期发现脊髓脊柱肿瘤的重要手
发布于 2023-02-04 01:02
0评论
依据脊髓血管畸形位于硬膜外和硬膜内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硬膜外脊髓血管畸形属于Ⅰ型,硬膜内血管畸形分为髓内和髓外,分类属于Ⅱ、Ⅲ、Ⅳ型,另包括海绵状血管畸形。 1.Ⅰ型临床表现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1。病人的平均年龄为40~50岁,病变多发于胸腰段。没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人口统计资料显示: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畸形可能为获得性疾病,这些病变可能与创伤性因素有关。 疼痛
发布于 2024-06-19 06:43
0评论
常见的脊髓肿瘤有神经鞘瘤、脊膜瘤、室管膜瘤、胶质瘤。脊髓肿瘤与脑肿瘤特点不同,多数脊髓肿瘤为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多数病人术后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以前脊髓手术多数咬除脊柱的骨性机构,造成术后脊柱侧弯、疼痛等,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椎板切开复位术可以在全切肿瘤的基础上,完整暴露病人的脊柱稳定性,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以1典型病例说明。患者,男,38岁。左上肢疼痛半年,加重1个月。术前诊断:颈髓
发布于 2023-01-07 04:0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