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1-29 14:02

  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是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病例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其的研究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研究分析了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病理诊断为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病例。
  5例无自觉症状,因体检而发现胰腺肿瘤;13例有中上腹痛,2例出现腰背部酸痛;3例合并进食后饱胀恶心的消化道症状,另1例因突发高位小肠梗阻而就诊;7例可扪及中上腹块。1例56岁患者合并II型糖尿病,另1例同时患有左肾错构瘤。从出现症状或发现肿瘤到入院治疗间隔1天至3年不等。无论B超、CT或MRI均能清晰显示腹部肿块,但均拟诊胰腺癌、胰腺囊腺癌、胰腺假性囊肿,甚至由于肿块过于巨大而无法辨明来源,仅诊断为后腹膜肿瘤。
  12例(57.1%)肿瘤位于胰头,9例(42.9%)位于胰体尾部。肿瘤平均直径9.5(3~20)cm。1例11岁患者合并肝转移。13例与周围组织有粘连。12例胰头肿瘤中4例作了胰十二指肠切除,其中1例还一同切除了部分侵润的门静脉及肝脏的两个转移灶;另8例作了肿块切除,其中1例因与周围血管脏器紧密粘连而作包膜内姑息性切除。体尾部肿瘤均作胰腺体尾部加脾切除,其中1例因肿瘤侵犯左肾而同时作了左肾切除。

    1例在外院接受过剖腹探查,有病理诊断为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14例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明确;另有3例冰冻报告为胰岛素瘤或其他恶性肿瘤,最终由石蜡切片及酶标明确诊断。酶标测定报告15例NSE中14例阳性,1例弱阳性;10例Vimentin中8例阳性,1例弱阳性,1例阴性;8例PAS中7例阳性,1例阴性;所测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及嗜铬颗粒素A(CHG)均阴性。

  18例获随访,随访率85.7%,中位随访时间24(1~60)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未见肿瘤复发征象。
  讨论
  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是最初由Frantz在1959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少见病理类型的胰腺肿瘤,所以又称Frantz瘤。另外它还有胰腺乳头样囊实性肿瘤、胰腺实体囊性乳头状瘤、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等多种名称。在过去40余年中,大概只有近500例英文文献报道,国内相关报道二十余例,其中2/3是近10年报道的。它占成人各年龄组胰腺外分泌肿瘤的0.2~2.7%,亚洲人的发病率偏高,Lam等报道在香港的中国人中发生率接近2.5%。但它在小儿胰腺肿瘤中可占到1/3~1/2。
  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患者多为青少年女孩和青年女性,但男性同样可以受累;20-40岁为好发年龄,病人中1/5为儿童,但可见于各年龄段,包括老年人。本组平均年龄为27.3岁,较Martin等报道的39岁(24例)和Yoon等报道的32岁(9例)更年轻。中上腹疼痛和腹部包块是最常见的症状,很少因胆道梗阻而发生黄疸,也没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本组有一例以高位小肠梗阻为首发症状,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道。本组另有1例56岁患者有5年的II型糖尿病史,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体检发现胰腺肿瘤,我们认为糖尿病与她的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没有直接关系。一旦出现症状或发现胰腺巨大肿瘤,常很快就医及手术治疗,但实际病程一定更为漫长。因为肿块大,所以通过一般的影像学检查即能发现,B超、CT或MRI都能见胰腺内边界清晰、质地不均、囊性和实性相间的病灶,但有时因为肿瘤过于巨大,或侵及周围脏器而不能明确其来源。
  肿瘤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有作者[3]认为好发于胰头,本组胰头肿块的发生率略高。体积大,甚至可达30cm,有包膜,或部分有包膜。肿瘤内有多个不规则囊腔与实性病变相间,囊腔内有柔软的胶冻样物质或易碎的组织,常有出血灶。肿瘤内还会有坚硬的纤维化区域。可以看到多层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构成乳头状结构,但这种假乳头结构可能被误认为小梁,加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阳性,所以容易将其诊断为胰腺内分泌肿瘤,但vimentin阳性、a1-抗胰蛋白酶阳性对此不支持。另外可以有a1-抗糜蛋白酶(a1-AT)阳性,部分患者的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但细胞角蛋白(CK)阴性、上皮膜抗原(EMA)阴性、嗜铬颗粒素A(CHG)阴性。肿瘤内可以有多种细胞生长方式,如果看到周围静脉侵犯、核不典型、出现大量有丝分裂和坏死细胞巢,则提示有恶性的可能。至今为止,对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组织起源仍有争议,可能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或胰腺腺泡细胞,也有作者认为来源于胚胎早期胰腺所附的生殖嵴―卵巢原基相关细胞。Abraham等发现,90%的肿瘤有b-catenin肿瘤基因的突变激活,并可以此将假乳头实体上皮瘤和胰腺导管癌相鉴别。
  虽然肿瘤巨大,并可能侵润周围组织,但仍应积极手术治疗,因为完整切除病灶能获得长期的无瘤生存,必要时可作门静脉切除或动脉切除重建。15%的病例可发生转移,主要为肝脏转移,但转移灶大多能一并切除,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尚无资料显示化疗和放疗有确切作用,由于没有雌、孕激素受体的过度表达,所以也没有需要内分泌治疗的依据。
  总之,对年轻女性出现胰腺的巨大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作为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它有独特的病理学特性,积极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较为良好的预后。

胰腺假乳头实体上皮瘤的诊断和治疗?相关文章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是一种独特的肿瘤实体,是一类少见的潜在低度恶性的胰腺肿瘤,仅占胰腺肿瘤的0.17%~2.7%。该疾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就诊时瘤体往往较大。SPT具有明确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多样表达的免疫组化特性。手术切除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预后较好。国内报道相对较少,可能与对SPT认识不
发布于 2023-01-09 08:06
0评论
第一:腹痛 痛苦是胰腺癌的首要表现,不管癌坐落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痛苦。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痛苦外,少量病例主诉为摆布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稠浊。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第二: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表现。黄疸归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粪便,是因为胆总管下端受侵略或被压所构成的。黄疸为进行性,虽能够有纤细不坚决
发布于 2023-11-07 11:43
0评论
SPT好发于年轻女性,平均年龄23.9岁,男女发病比例约1:22。最初报道多发于黑人女性,但随着病例数的增多,特别是非黑人病例数的增多,该特点已不再被提及。SPT是潜在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无症状,以致肿瘤在发现时体积均较大。部分病人仅表现为上腹或侧腹部隐痛、胀痛不适,有夜间加重的情况。当肿瘤增大时可以表现出压迫症状,如胰头部肿瘤压迫十二指肠产生肠梗阻症状,挤压胃
发布于 2023-11-07 11:16
0评论
概述 眼眶炎性假瘤主要表现为水肿,这个症状主要与细胞浸润有关,大多数患者眼球比较突出,并且也会变形,眼眶内会有肿块形成,并且会使眶内容积增加,尤其是病变位于眶前部者,也会表现出浮肿和出血,如果长时间如此,时眼结膜粗糙或者糜烂、坏死。也会时眼睛变形。因此应该多发现眼部的疾病,及早治疗并对症下药。那么对于眼眶假瘤如何诊断呢? 步骤/方法: 1、 眼眶假瘤容易复发,应该用小计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局部
发布于 2022-11-14 03:45
0评论
1、肿瘤病灶的测量 (1)肿瘤病灶基线的定义肿瘤病灶基线分为可测量病灶(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用常规技术,病灶直径长度³20mm或螺旋CT³10mm的可以精确测量的病灶。不可测量病灶:所有其它病变(包括小病灶即常规技术长径<20mm或螺旋CT<10mm)包括骨病灶、脑膜病变、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炎症乳腺癌、皮肤或肺的癌性淋巴管炎、影像学不能确诊
发布于 2023-02-06 19:07
0评论
脉络丛乳头状瘤是缓慢生长的良性肿瘤,起源于脑室的脉络丛上皮细胞,在儿童较常见,常伴有脑积水。本病发病率较低,国外文献报告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0.4%-0.6%,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1.7%-2.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主要见于10岁以前,其发生约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文献报告10岁以下儿童占全部脉络丛乳头状瘤的48%,其中约20%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儿。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发布于 2023-01-23 21:52
0评论
虽然胸腔积液细胞涂片、胸穿胸膜活检和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可以作出恶性的诊断,但不能鉴别胸膜转移性腺癌和恶性间皮瘤。主要是通过光镜、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组化、透明质酸测定等方法同胸膜转移性腺癌相鉴别。 比较肯定的对恶性间皮瘤作出诊断的技术有3种,即高碘酸-希夫液做组织化学染色,以角朊和癌胚抗原作免疫过氧化物酶检验和电子显微镜检查。为进行这些检查,活检标本必须立刻用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另一小块肿瘤活检
发布于 2024-09-11 17:43
0评论
胰腺囊性肿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约10%。随着检查技术的进展和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胰腺囊性肿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一些大型的胰腺中心,囊性肿瘤的手术量占到30%以上。胰腺囊性肿瘤在病变性质上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良性占大部分。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肿瘤形态以及上皮细胞的特征,将胰腺囊性肿瘤分为3类,浆液性囊性肿瘤(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CN)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IPMN)
发布于 2023-02-02 15:57
0评论
作为一种从浆膜腔的间皮细胞进展而来的恶性肿瘤,间皮瘤的准确诊断是建立在组织病理检查基础上的。但是,诊断依旧是困难的,因为间皮瘤是多种细胞异型性的癌症,从而产生很多误导组织病理学确诊的陷阱。并且,胸膜也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组织学构成包括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成分。根据组织形态恶性间皮瘤主要有3个亚型:上皮型、肉瘤型、双相型(或混合型),分别占60%、20%和20%。 间皮瘤在其自
发布于 2024-02-03 10:54
0评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的发病率随诊断技术的发展正在逐年上升,目前占胰腺囊性病变的30%左右。IPMN的特点是具有潜在恶变的特点,还没有恶变的IPMN的10年疾病相关生存率超过95%,一旦IPMN含有侵袭性癌变5年总生存率不到前者的一半。总的来说,IPMN癌变后的预后要好于常见的胰腺侵润性导管腺癌。麻省总院报道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癌的淋巴结转移概率大约为30%,与典型的胰腺癌侵润性导管癌7
发布于 2023-02-11 01:57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