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SCO年会率先举办了中美学会的协作论坛,聚焦泌尿系统肿瘤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会由叶定伟教授和Hutson教授共同主持,阐述以下方面的内容:
免疫治疗成为新势力
来自于Baylor大学医学中心的Hutson教授首先阐述了新型免疫治疗在膀胱癌和肾癌的最新数据。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肿瘤进展中的免疫检查点,这些机体的主动防御机制被肿瘤释放的虚假信号所沉默,导致了肿瘤发展的不受约束。因此针对免疫检查点关键因子的临床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其中CTLA-4和PD-1/PD-L1是明星分子。
在肾癌领域,已有10项新一代免疫治疗的前期研究报道,其中病例最多的是NCT01354431的II期临床,分析了PD-1单抗在167例常规靶向治疗实效人群中的初步安全性和疗效,不同剂量组的疗效介于20%到22%,中位PFS为4.2月,中午OS为18.2到25.5月,3-4级毒性发生率为5%到17%。在膀胱癌领域虽然目前仅有两项研究但数据亮眼,特别是采用针对PD-L1单抗治疗31例膀胱癌的I期临床研究NCT01375842,高达68%的入组患者有内脏转移,97%接受过铂类化疗。结果提示表达PD-L1肿瘤的12周反应率高达52%,出现7%的CR,仅有3.2%出现3-4度毒性反应。
新型免疫治疗成为晚期泌尿肿瘤治疗的新势力,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明确疗效,推动合理的个体化应用。
前列腺癌精准化诊断
来自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朱耀教授首先介绍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数据。目前,前列腺癌已经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前5位男性常见肿瘤,保持每年8%的增长率。PSA虽然是诊断前列腺癌的常用工具,然而其应用价值却是“东西有别”。
以PSA介于4~10 ng/ml为例,国内多个中心发现仅有18.3%的阳性穿刺率,而欧美人群的阳性率可以高达37%。通过分析穿刺标本的病理切片,我们发现国内就诊人群的穿刺病理标本中往往存在慢性炎症,这可能是导致PSA升高从而影响PSA诊断效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有合理的工具提供个体化的风险评估,减少过度穿刺。针对于此,在2008年至2014年间,我们汇总分析上海和香港两地的前列腺穿刺患者资料,构建基于新型PSA衍生物的整合预测模型。最终数据显示,基于p2PSA和其他临床信息整合模型的验证效力达到78.6%,比常规指标的准确率至少提高16.3%。在临床应用分析中,该模型可以将过度穿刺降低15.6%而不增加前列腺癌漏诊率。该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演化为实用工具,用于国人前列腺癌的精准诊断。
肾癌的新辅助靶向治疗
来自于MDACC的Karam教授介绍了肾癌的新辅助靶向治疗模式,全面探讨了术前靶向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新药选择。
在安全性方面,新辅助靶向治疗并不增加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但是确实影响伤口愈合情况。来自于MDACC的回顾性资料发现24.3%的新辅助患者发生浅表伤口裂开。在多种药物中,贝伐单抗的伤口并发症发生几率略高于其他TKI类药物。针对新辅助药物的疗效,近年来的多组数据显示肾脏病灶直径平均能缩小26%到28%,总体反应率最高可达46%,这种情况下新辅助治疗不但使得一部分肿瘤能够手术切除,而且拓展了保留肾脏手术的适用人群。然而对于晚期肾癌的静脉瘤栓,新辅助靶向治疗疗效依然有限,汇总25例静脉癌栓病例的数据显示,仅有3例出现癌栓退缩,其中仅1例的癌栓退缩具有便于手术的临床价值。
展望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前景,Karam教授提到了“试金石”的治疗模式,在新辅助靶向治疗后根据疗效和一般情况选择后续是否手术治疗,这种组合治疗模式中位OS数据超过两年,目前MDACC正将免疫检查点药物引入这种治疗模式之中。
膀胱癌介入动脉化疗
来自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刘卓炜教授深入阐述了介入动脉化疗在难治性膀胱癌的单中心数据,分别针对T1G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局部晚期膀胱癌。针对T1G3病例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5年的PFS达到74%,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达到89%。值得一提的是,有81%的患者可以保留膀胱。和T1G3的其他治疗手段相比,介入动脉化疗有一些优势:副作用为骨髓移植,严重的仅7.5%,优于卡介苗数据;相对于全膀胱切除,生存率类似而保留膀胱。针对局部晚期膀胱癌术后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的数据也显示出良好前景,回顾98例患者的数据显示中位OS为38个月,显著优于未接受介入动脉化疗的对照人群,除此以外,还可以用于盆腔复发的膀胱癌,特别是无法耐受全身化疗副作用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