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如早期发现应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为乐观,少数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合理,拖延了时间,贻误诊断治疗,使病情缓慢进展,甚至失去了治疗良机,出现精神衰退,成为精神上的残废。
精神分裂症病因:
精神分裂症到目前为止病因未明,好发于青壮年,多发于16-40岁之间,无器质性改变,为一种功能性精神病,本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但发作时不仅影响本人的劳动能力,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有影响,应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
1、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自从rudin(1916)开始对精神分裂症状的遗传学进行认真研究后半个多世纪以来系统的家系调查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有 一定作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得多;且与病人的血缘关系愈近患病率愈高:其中子女同胞及父母为最高分别16.4%、11.5%-14.3%、9.2%-10.3%但遗传在病理学上的作用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并不都是绝对的遗传性精神病
2、可能与人体生理病理形态学因素有关:
CT、MRI发现部分S有脑萎缩表现,萎缩部位DA神经元减少,抑制DA活动的神经元损害较多 ,DA活动过度。中脑边缘系统DA活动过度致阳性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消除阳性症状的机理为阻滞DA受体功能;苯丙胺和其他DA释放药能使正常人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随年龄增加,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前额叶及皮质下DA受体慢性S患者MAO活性低于正常人。 皮质下DA亢进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为不平衡假说:PCP模拟S症状额叶-纹状体功能缺陷假说。
3、可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4、可能与环境有关。
5、可能与特殊的个性特征有关。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前即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孤僻内向怕羞明暗多以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称之为分裂性人格国内 许多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约50%-60%具有分裂性人格因此该变革性弱点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该病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使人体生理心理与环境体系中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精神分裂症病程多迁延并呈进行性发展,如早期发现应尽早给予合理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为乐观,少数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合理,拖延了时间,贻误诊断治疗,使病情缓慢进展,甚至失去了治疗良机,出现精神衰退,成为精神上的残废。因此认识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非常重要。
1、特征性症状:
以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之间互不配合为特征
(1)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在意识清楚情况下病人的语句概念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即联想松驰或联想散漫重者呈破裂性思维逻辑推理荒谬离奇(逻辑倒错性思维)或用一些普通的词句名词或动作表达某些特殊的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或对一些符号自创或拼凑的"字"赋予特殊意义(语 词新作) 病人的思维活动在无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突然中断( 思维中断)或涌现大量的强制思维(思维云集)
(2)思维属性障碍: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力夺走(思维被夺)或一些思想是由外力插入自己脑中的 (思维被插入);感到自己内心体验已被人知晓(思维被洞悉)或被广播出去(思维播散)
(3)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不能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产生共鸣或联系病人对外界事物及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缺乏内心体验(情感淡漠);遇上喜事痛苦或遇不幸而嘻笑(情感倒错)同时有两种对立的情感体验(矛盾情感) ;无故独自发笑悲啼或暴怒
(4)孤独退缩活动减少行动被动常与情感淡漠相伴随对一些事物产生对立意向(矛盾意向) ;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或伤害自己(意向倒错);拒绝执行一切要求(违拗) 或机械的执行任何要求(被动服从)
2、常见症状
(1)幻觉:以言语性幻听最常见病人听见两个或几个声音在谈论自己或以第三人称评论自己 (争议性或评论性幻听) 对病人发出指令(命令性幻听)声音讲出了病人当时的想法(思维鸣响)
(2)妄想:以被害关系和影响妄想最常见发生于已有的精神障碍的背景上的称继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妄想回忆等均为原发性妄想常突然发生找不到心理上的原因一旦出现即深信不移
(3)其他常见症状有感知综合障碍或人格解体紧张性木僵腊样屈曲模仿言语模仿行为或精神运动性兴奋
怎样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
认识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早发现及早治疗。急性起病者病前很难发现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早期症状。大部分患者是在无明显诱因下缓慢起病,仔细观察分析一般都能发现有如下一些早期精神症状:
(1)睡眠改变: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易惊醒或睡眠不深,整夜做恶梦、或睡眠过多。
(2)情感变化:情感变得冷漠、失去以往的热情、对亲人不关心、缺少应有的感情交流 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 或因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莫名其妙地伤心落泪或欣喜等。
(3)行为异常:行为逐渐变得怪僻、诡秘或者难以理解, 喜欢独处、不适意的追逐异性,不知羞耻,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发愣、蒙头大睡、外出游荡,夜不归家等。
(4)敏感多疑:对什么事都非常敏感,把周围的一些平常之事和他联系起来,认为是针对他的。如别人在交谈,认为是在议论他;别人偶而看他一眼,认为是不怀好意。有的甚至认为广播、电视、报纸的内容都和他有关,察言观色,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有的认为有人要害他,不敢喝水、吃饭、睡觉,有的认为爱人对他不忠而进行跟踪。
(5)性格改变:原来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 变得沉默少语,独自呆坐似在思考问题,不与人交往; 一向干净利索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纪律松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原来循规蹈距的人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不在乎; 原来勤俭节省的人,变得挥霍浪费,本来很有兴趣的事物也不感兴趣等。
(6)语言表达异常:与其谈话话题不多,语句简单、内容单调,谈话的内容缺乏中心或在谈话中说一些与谈话无关的内容,使人无法理解,感觉交谈费力或莫名其妙,或自言自语,反复重复同一内容等。脱离现实,沉湎于幻想之中,做“白日梦”。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 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1个月,单纯性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四、排除器质性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患本项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类
一、单纯型
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l-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
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
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
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此型预后较好,经治疗大多可痊愈,只有少部分会遗留性格改变,极少数逐激发展为慢性精神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