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5 23:02

  一、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定义:就像照相机的镜头混了,准确术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982年WHO提出,白内障的诊断标准为:视力<0.7、晶状体混浊,而无其它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
  发病情况:多见于50岁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大约在50%,80岁以上达100%。
  主要症状:最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另外还有老视减轻、近视加深、单眼复视、眩光、色觉改变、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等。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的白内障症状表现不太一样。
  主要危险因素及预防:多种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紫外线辐射、职业、糖尿病、高血压和营养情况(过量吸烟和饮酒)等等。
  治疗:包括药物与手术治疗。前者包括很多种,如抗氧化药物(谷胱甘肽)、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苄达赖氨酸-莎普爱思)、醌型学术相关药物如白内停、卡林-U等、中医中药如麝珠明目滴眼液、障翳散等等。然而,这些药物尚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转白内障。
  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
  手术指征:既往认为成熟期为手术最佳。然而随着手术和设备的进步,矫正视力0.5以下;或视功能不再满足患者需要,白内障手术有改善视力的可能;白内障妨碍眼后节疾病的最佳治疗;晶状体引起严重炎症(晶状体溶解、晶状体过敏反应等);前房角关闭和药物不能控制的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异物等等。
  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大部分可采用表面麻醉,也就是滴含麻药的眼水就行,不需要打麻药针。切口很小,2-3mm左右,一般不需要缝合。手术时间为10-30分钟。
  术前:包括全身体检与眼部检查。控制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眼部检查需要排除红眼病、严重倒睫或者慢性泪囊炎等。术前需要点抗生素眼水1-3天。
  术后:常规戴纱布和眼罩一天,第二天即可揭开纱布,直接佩戴眼罩或平光眼镜视物。术后仍需滴抗炎和抗生素眼水,预防感染。患者必须注重眼部卫生,不能揉眼或者脏水入眼。一旦发生眼睛红痛伴视力下降,需及时就诊。
  手术效果: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眼底情况,尤其是视神经和黄斑的功能。
  关于人工晶体:目前以进口为主,我国也自行研制与生产一些,效果也不错。通过折叠注入器注入到眼内。人工晶体选择种类比较多,包括单焦点和多焦点,球面与非球面和可矫正散光的晶体等等。
  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能存在的误区:
  1、诊断误区:将胬肉当成白内障。

  从眼白上往黑眼珠上长的肉叫“翼状胬肉”。眼睛前面有好多黑影在飘,“玻璃体混浊”。
  2、开个白内障怎么要做这么多检查?

   白内障术前的检查包括:抽血化验(空腹)、心电图、血压、眼压、泪道冲洗、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和计算、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地形图、眼部B超、黄斑OCT。根据每个病人情况不同,可能还需补充一些其它检查。上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患者是否能够耐受白内障手术,排除手术禁忌症,并对术后效果做出评估。
  老年人视力不好不一定只是老年性白内障,还可能合并其他老年性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导致其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多种:如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闭角性青光眼等。视力不好了不一定就是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如因此不去医院就医,很可能耽误其他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3、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没植入人工晶状体,是不是手术失败了?

  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晶状体需要二次手术再植入。例如由于高龄或眼部其它疾病造成患者的晶体悬韧带比较松弛,或术中发现存在晶体半脱位,晶体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此时暂不植入人工晶状体,待二期手术是最好的选择。
  4、术后第一天检查还是看不清,医生说角膜水肿,是不是手术出问题了?
  术后早期角膜水肿是超声乳化术后的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所用的粉碎白内障的超声能量同时会对角膜产生一定损伤。严重的硬核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少的病人易发生角膜水肿。经过药物治疗,一般术后3天至1周左右就能恢复正常。
  5、虽然术后视力很好,但是眼睛总觉得不舒服,异物感很厉害。

  术后异物感也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症状,很多患者术后就诊时和医生抱怨不适感。术后异物感多由于眼睛干燥造成。很多老年人术前就存在干眼症,手术切口对角膜缘干细胞的损伤及术后眼药水的使用加重了这一症状。治疗上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多数患者1月后干眼症状缓解或消失。
  6、术后看远很清楚,看近还是看不清。

  人工晶状体的最大缺陷在于无法像我们透明晶状体那样进行自如地看远看近的调焦,如果设计术后让患者看远清楚,看近要戴老花镜;如设计术后保留近视,让患者看近清楚,看远就要戴近视眼镜。因此,白内障术后一月需要正确的验光配镜。当然,目前也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供选择,可以看远看近都清楚,但价格是普通人工晶状体的三倍,同时也有一定的适应征和局限性。如果有这样的需求也可以跟医生商讨是否能选择植入这样的人工晶状体,进行个性化选择。此外对于术前有角膜源性散光的患者我们还可以选择植入矫正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力。
  7、既然我眼底不好,为什么医生还给我做了白内障手术,结果开了白内障还是看不见。

  部分患者术前由于白内障的阻挡(特别是严重的核型白内障或全白白内障),术前并不能全面的检查到眼底黄斑和视神经的功能,黄斑区OCT检查也没法做。虽然术前会做眼B超检查,但是只能看出有没有视网膜脱离这类比较严重的眼底疾病,有些眼底病B超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在白内障术后通过眼底检查才能发现。所以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更不要等到完全看不见,再去就医,这样会影响医生对术后效果的判断,同时增加手术难度。
  8、我开好刀看得很清楚,就不用复查了。

  术后早期复查非常重要,医生需要观察手术眼是否有感染及其它一些异常情况,有时感染刚开始患者并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如果眼睛发生了红、痛,视力下降,需要及时就诊治疗,警惕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
  9、白内障手术做完了,为什么医生说我还要进行其他治疗?

  对于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如术前还有青光眼,那术后需要经常随访眼压,看是否需要同时使用抗青光眼的滴眼液;有的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要及时扩瞳检查眼底情况,必要时进行激光治疗。
  10、白内障手术后是否会再长出来?

  术后发生率30%-50%左右。处理方式相对简单。
  11、人工晶体需要更换吗?

  一般不需要,除非特殊情况,如人工晶体移位、度数计算错误或者难以适应多焦点人工晶体等等。

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患者误区相关文章
一、该病的概念老年性白内障,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导致的晶状体的混浊和透明性的下降,又被叫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部分患者在中年出现白内障而非老年,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定义晶状体的改变更贴切。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1982年WHO提出,白内障的诊断标准为:视力&lt;0、7、晶状体混浊,而
发布于 2023-02-05 22:12
0评论
老年性白内障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影响老年人视力最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致盲的首要原因,据统计,我国盲人中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白内障的防治是当前我国公共卫生工作和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已从单纯的防盲目的转变到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上
发布于 2023-02-05 22:37
0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人数越来越多,白内障成为我国首要致盲病因,约占致盲总数的一半,主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等种类。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 白内障从根本上讲就是眼内晶状体混浊,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衰老、物理化学损伤等都可以使晶状体混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无痛性的视力下降,特点是强光下的视力反而不
发布于 2023-02-09 17:55
0评论
概述 白内障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疾病,生活中有些患者患有这种疾病。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原因有很多,有些患者是因为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中毒等等原因,有些患者则是由于辐射,免疫与代谢异常等等而造成的。患有白内障的患者主要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蛋白发生了变性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患者经常会产生一些疑惑,比如白内障有哪些误区,那些误区是可以避免的吗 步骤/方法: 1、 白内障主要是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挡
发布于 2023-08-29 09:33
0评论
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简单,是因为老年性白内障必然导致视力减退,而只要是明确了患者的视力下降是由于老年性白内障而非其它原因所致,即可通过手术治疗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说复杂,是因为在确定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时机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的科学问题,如视力下降的程度、晶状体混浊与视力减退的对应关系、是否合并其它眼病和全身疾病以及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等等。因此,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必须经过眼专科医师的综合检查和
发布于 2023-02-17 13:36
0评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发展,因老年性白内障失明的人数将大量增加。这些老年白内障患者均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光明,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白内障手术存在一定的误区,以至错过最佳手术时机,降低了术后视觉质量甚至造成了失明的严重后果。误区一:手术得等到白内障成熟之后才能做过去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采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为宜。太早的话会给手术带来不
发布于 2023-02-16 03:11
0评论
白内障是什么及危害?人的眼球如同一部精密的照相机,在瞳孔后有一个双凸透镜形状的透明体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被称作晶状体,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发生混浊便统称为白内障。一旦晶状体浑浊,将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引起视物模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其危害在于视力进行性下降甚至造成失明,然而不同于其他致盲性眼病,白内障疾病大多数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并恢复视力的。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为老年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人
发布于 2023-02-16 15:11
0评论
1、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一个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用过照相机的人都知道,照相机都有镜头,人眼在瞳孔后面有一个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的凸透镜样的结构,这就是晶状体。晶状体一旦混浊了,就像照相机镜头脏了一样会挡住视线,这就是白内障。2、白内障有哪些类型?按病因可分为: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辐射性等;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型和后天获得型;按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可分为:点状、冠状和板层白内障等;按晶
发布于 2022-11-22 13:01
0评论
      有一部分白内障,不单纯是由于老年退化、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异常或外伤,而是由于眼部其他疾病引起。这一类白内障,我们称作并发性白内障,即由于眼内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1、症状篇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这是白内障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症状。特别是晶状体中央部的混浊,由于遮挡了视轴区光线,即使范围较小、程度较轻,也可以严重影响视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是如何造成的?位于人的视觉通路内的任何病变都可以
发布于 2023-02-05 22:22
0评论
概述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老年性白内障的存在,也知道它对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人们在患上此病之后,一定要引起重视,也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的话,是会出现许多的影响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对于此病缺乏一定的了解的,所以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指南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人,也希望能够警示人们。 步骤/方法: 1、 老年性白内障总的来说就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发布于 2023-08-29 05:3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