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08 02:12

  记者:张教授您好!从您的学生们和很多医学同行的口中得知,您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血管外科专家。
  张强: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愿意做一名病人喜欢的医生而已。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自己身心也会得到愉悦。
  记者:我知道您平时很忙。今天想占用您的一点时间,给大家谈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话题好吗?
  张强:没问题。我最愿意和大家聊医学上的东西。
  记者:前段时间,媒体上关于北京的某位教授在腰椎手术后出现意外死亡的话题引发了医务人员对静脉血栓的重视。据说,这位教授是因为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脱落后流到肺动脉,造成肺梗死而离开人世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强:我也在一直在关注这个事件。这个悲剧给广大医务人员敲了警钟:一定要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所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英文名为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指静脉管腔内由于各种原因形成血凝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记者:我的一位朋友母亲患了下肢静脉血栓,辗转多家医院。他抱怨每家医院的治疗方案和说法都不一样,令人无所适从。请问张教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欧美国家称为DVT,在60年代就开始引起重视。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关于DVT的知识。我国真正重视DVT还是在近几年的事情。过去由于信息的闭塞和医疗界的一些错误认识,下肢深静脉血栓被漏诊、误诊的比例很高。每个医疗机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治疗方案的不同。
  记者:根据您的临床经验来看,有哪些认识方面的差异呢?
  张强:首先是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
  记者:发病时间的判断对治疗方案有什么指导意义吗?
  张强:非常重要。静脉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冲洗掉,但是一旦结成凝块就无法溶解。这个比喻虽然不甚恰当,但是静脉血栓在形成数十小时之后就开始部分机化却是事实。机化的静脉血栓就很难用溶栓的方法去解决。手术取栓也很不适合,由于机化的血栓紧粘在静脉管壁上,强行取栓会导致静脉壁损伤造成更大范围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记者:那怎么样可以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呢?
  张强:虽然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还是可以通过仔细的体检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股静脉血栓形成。当然,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尽早检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但是,B超对于小腿静脉血栓容易忽略,另外对于髂静脉或腔静脉血栓诊断率很低(肠道气体的干扰)。所以,临床上高度怀疑静脉血栓,而B超报告没有显示血栓的话,并不代表可以排除血栓。必要时可以采用髂静脉造影或者髂静脉CT。
  记者:D2聚体检测指标有什么意义吗?
  张强:血浆D二聚体测定是了解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一个试验。很多情况下D2聚体(D-Dimer)指标可以升高:急性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溶栓过程中、心肌梗塞、脑梗死、重症肝炎、手术、肿瘤、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但是,陈旧性血栓形成时并不升高。因此,D2聚体(D-Dimer)指标升高并不能完全诊断静脉血栓,而指标阴性却可以排除急性静脉血栓。特别提醒的是:一旦临床上怀疑血栓,必须第一时间尽早抽血做血浆D二聚体测定!否则失去检查意义。
  记者:早期发现的血栓是否就可以用药物溶解掉呢?
  张强:关于溶栓的问题,一直在医学界存有争议。在我国,许多人听到“溶栓”这个很有诱惑的字眼,就抱有很大的期望。其实,“溶栓”两字更多的是指药物的机理而非必然的治疗结果。最新的国际ACCP血栓治疗指南里并没有推荐溶栓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治疗,其原因有三:一是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滞后,溶栓药物对机化的血栓无效;二是溶栓药物的出血风险很大,尤其是高龄病人可能发生致命性脑溢血;三是大量对比研究表明溶栓的治疗效果并不优于抗凝治疗。当然,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置管溶栓的开展是否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还在进一步的经验积累中。从目前的临床结果来看,还是比较乐观。但要严格掌握指证。对于髂静脉血栓或下腔静脉血栓,只要发病时间在两周内,可以考虑积极介入溶栓治疗。
  记者:刚才提到的抗凝治疗,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治疗方案吗?
  张强:是的。只要病人没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方面的问题,一般首选抗凝治疗。抗凝治疗的作用在于防止血栓继续蔓延或形成新的血栓,给侧枝循环的开放缓解症状争取条件。
  记者:规范治疗是否指的是抗凝治疗?
  张强:抗凝治疗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案,其应用的技巧不同也会造成结果不同。规范的抗凝治疗有以下几个要点:

  (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先于华法令口服。华法林起效比较慢,用药早期可以诱导血栓形成。因此,一定要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启动抗凝方案。
  (2)等华法林起效并相对稳定时再停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3)调整华法林的剂量要以参考INR指标,以TNR维持在2.0~3.0为最佳。
  (4)抗凝治疗的时间在3~6个月。
  (5)每次调整华法林剂量后第三天再复查INR。剂量调整以每次1/4片为妥,避免大减大增。
  (6)影响华法林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大,尽量至少每两周检查INR。
  (7)使用华法林的品牌不要轻易更变。因为每家产品的药效不同。
  (8)使用肝素后要检查血小板,预防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又称HIT)。对于DVT合并癌症的患者ACCP(美国胸科医生协会)权威抗栓指南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至少3~6个月。

  记者:如果不规范治疗,有可能会造成哪些后果?
  张强:不规范治疗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辅助的药物治疗替代抗凝药物(肝素和华法林)。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新鲜血栓形成,肺栓塞的概率大大增加。二是抗凝药物剂量和时间不足(INR未达标、抗凝时间小于3个月),导致效果不佳或是遗留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三是抗凝药物剂量过大(INR超标),或是过度采用溶栓药物,造成大出血。四是只对腿部的静脉做B超,忽略了髂静脉CT和肺动脉CT,使得部分病人错过预防肺栓塞的机会,丧失生命。
  记者:有个叫“拜瑞妥”的药物,可以替代华法林吗?这样就可以免去每周的化验。
  张强:拜瑞妥在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只批准用于关节置换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以及房颤的血栓预防。其治疗作用和潜在的安全性未完全明了。因此从法律角度来讲,目前不能替代华法林用于血栓的治疗。其优点是无需监测INR。但是,其出血并发症并未减少,且缺乏有效的拮抗剂。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要慎重使用。
  记者:刚才提到只要病人没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方面的问题,一般首选抗凝治疗。那么对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可以选择怎么样的治疗呢?
  张强:病人近期有手术史、脑血管意外以及有凝血功能不良的病人,不应该使用或慎重使用抗凝治疗。这类病人如果有肺栓塞风险或已经发生肺栓塞,应该植入腔静脉滤器。当然,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指证把握,是检验我们血管外科医生知识水平和医德水平的方法之一。是否从严掌握手术指证,是否从病人的利益去考虑,是我们每一个血管外科医生必须思考的问题。
  记者: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怎么办呢?
  张强:首先要明确血栓的部位和范围、有无肺栓塞、有无髂静脉血栓。治疗上还是以规范抗凝治疗为主。随着侧枝静脉的开放,大部分病人的肿胀会得到缓解,即便血栓会长期存在于深静脉。后续治疗的重点是预防静脉血栓后遗症(一般在两年后出现)和复发新的血栓(新鲜血栓容易脱落)。一般以穿弹力袜为主。弹力袜主要功能是加强小腿肌肉泵作用,因此只需膝下型,压力在20mmHg左右即可。一般股静脉血栓的再通率较高,而髂静脉的再通率极低。因此,了解髂静脉有无血栓可以预测以后的结果。
  记者:这次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采访,让大家对这个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谢谢您!
  张强:不客气。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规范治疗相关文章
事实证明,下肢静脉疾病与妊娠和产后有密切关系。妊娠期间子宫逐渐增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从子宫发育到能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开始,一直到分娩约持续4~5个月,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持续压迫,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左髂总静脉就处在右髂总动脉和腰椎或骶骨间的夹缝中,容易受压而闭塞。妊娠期间将更加重了这种压迫,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作
发布于 2023-01-04 21:46
0评论
宋某,女,65岁。初诊日期:2009年3月1日。患者诉2009年2月18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小腿肿胀疼痛,至外院就诊,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示右侧N静脉以下血栓形成;予内服华法林、消脱止-M及活血通络中成药,并皮下注射速碧林。经治后右小腿疼痛减轻,肿胀未有明显消退。刻诊:右小腿暗红肿胀、疼痛明显,自觉口干口苦,胃纳馨,夜寐尚可,小便黄,大便干结;舌暗红边有瘀斑、苔薄腻,脉弦。专科检查:右小腿较对侧明
发布于 2023-02-01 16:07
0评论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DVT发展最严重的临床特征和体征即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绝大多数死亡病例是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死亡的。有症状和体征的DVT多见于术后、外伤、晚期癌症、昏迷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对付DVT重在预防。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影
发布于 2023-12-10 14:50
0评论
概述 静脉血栓这种疾病对于人们的健康是一大杀手,我的邻居家的李大爷,在很早的时候就患有骨科的疾病,这种疾病很是折磨人,李大爷原先健康的身体,都叫这骨科疾病给扼杀了,因此李大爷的儿女们决定要为李大爷进行手术治疗这种骨科疾病,李大爷手术过后几天,想下床走一走,没成想李大爷下床走动时突然倒地不醒人事了,原来李大爷又患有静脉血栓这种疾病了 步骤/方法: 1、 静脉血栓的病因:人们患有静脉血栓这种疾病
发布于 2023-04-15 02:40
0评论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是使得血液流回到心脏的血管。深静脉与动脉伴行,走行于肌肉间,与人体最大的静脉-下腔静脉相连接。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在深静脉内形成血液斑块,引起肢体突然的肿胀、疼痛或者温暖的感觉,往往是急性发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肺栓塞。这种情况下,血栓可以由深静脉脱落,经血液循环,导致肺栓塞,可以危及生命,需要及时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将这两种
发布于 2022-12-22 17:20
0评论
    静脉是血液从周围组织回流至心脏的通道,下肢静脉包括浅静脉和深静脉,深静脉是下肢的主干静脉,浅静脉最终汇入深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异常的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临床上表现为突发的一侧下肢明显肿胀,伴有轻度胀痛,行走不便。病因主要包括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其中长时间卧床休息、下肢制动引起的血流缓慢、血液瘀滞是最常见原因。    下肢深静脉血
发布于 2022-09-30 00:04
0评论
概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下腔静脉血栓对于人体的影响很大,下腔静脉血栓可以引起脑血栓、肺血栓、心肌梗塞等等。而这些都是对人体伤害很大的病,一旦发生可能就会多去人们的生命。而现在很多人都因为脑血栓而被夺去生命,所以人们要对此病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避免它的伤害,那么下肢深静
发布于 2023-04-13 08:32
0评论
概述 这位患者朋友您好,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这类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信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我的一个邻居在前不久就患上了这个疾病,经常的出现下肢肿胀并伴有疼痛的症状,一开始他还没有对此引起重视,认为这只是小的毛病,但后来疼的实在是受不了了,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进行了检查,医生对他的错误想法进行了批评,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诱发其他类的疾病。 步骤/方法: 1、 对于此类疾病一般在
发布于 2024-05-08 22:15
0评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血栓经过机化、管道化和内膜化的修复过程,以及阻塞、不完全再通或完全再通后所遗留的慢性病变。也称慢性下肢静脉阻塞,这是相当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血栓形成后何时转化为慢性期或后遗症期,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时间定论。一般在2~4个月后,逐渐进入缓慢的病理过程。如果侧支静脉代偿不足,及深静脉主干瓣膜破坏,而出现肢体肿胀、小腿皮肤营养障
发布于 2022-12-10 00:02
0评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临床上表现为一侧下肢突发明显肿胀,早期(两周之内)主要并发症为致命性肺栓塞,治疗首选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抗凝溶栓治疗。早期治疗越积极正规,患肢肿胀消退越完全,将来发生并发症的机会越低。本病早期若未能积极正规治疗,血栓溶解不完全,逐渐转为陈旧性,可遗留明显后遗症,长期阻塞下肢深静脉而引起回流障碍,临床上表现为患肢肿胀明显,足靴区(小腿远端和足部)皮肤变黑(
发布于 2022-09-30 00:3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