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身高一直是儿童健康体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身高正常与否,是评价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父母健康知识的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儿科内分泌门诊咨询孩子今后身高的问题。有些孩子从小就一直矮人一头,也有孩子在儿童期身高增长突然加速,明显高于同龄同性别的孩子。如果没有进行干预,前一种孩子的最终身高明显矮于正常很容易理解;但后一种孩子有时最终身高也明显受损,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里面都有些什么秘密呢?
身高由哪些因素决定?
身高是人体头部、脊柱和下肢的长度。虽然身高是评价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但不代表身材的高矮和是否有疾病可以划等号,因为决定身高的因素很多,疾病只是其中之一。
因素1――遗传:小儿生长发育的轨道及其特征、潜力,甚至对疾病的易感性、对营养的需求和利用等等,都由父母的遗传物质所决定。身高自然也在遗传的掌控之中。众多的科学研究也发现,人体身高中约80%~90%左右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因此父母的身高和孩子最终的成人身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很多公式可以通过父母身高来预测下一代的身高,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靶身高=父母平均身高+6.5cm(男孩)或-6.5cm(女孩)。值得注意的是,此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有约±10cm左右的误差。
虽然遗传对孩子身高影响深远,但它只是决定了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而这种潜力能否完全发挥出来,还要接受以下各种因素的制约。
因素2――营养:从生命之初的受精卵开始,一直到出生后小儿的生长发育均需要充足的营养供给。当所需营养的供给充足,比例恰当,孩子的生长潜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胎儿时期宫内营养不良和生后2年以内的严重营养不良不仅妨碍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还会使得机体其他系统功能出现障碍。这就好比你有一台最新酷睿i7电脑,却装着老旧的DOS系统,不仅发挥不出处理器的强大处理能力,还会造成系统和硬件的不兼容,影响使用。很多追踪的研究已经确定宫内营养不良的胎儿,出生后体格生长落后,但90%左右可以在生后4年内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此外这些孩子普遍性发育年龄较早,在成人期出现肥胖、糖尿病的比率也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人群。因此营养供给对于正常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因素3――母亲情况: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不仅和营养有关,还与母亲的生活环境、营养、情绪、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密切相关。母亲在妊娠早期如果受到辐射、病毒感染、某些致畸药物、毒物、重大精神创伤,均可造成宫内胎儿发育的迟滞,从而进一步影响出生后孩子的生长。
因素4――疾病影响:一般来说急性病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不显著,而慢性病则可以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脏病等。由于骨骼的生长需要受到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和遗传的影响,因此某些内分泌疾病、染色体病和遗传病可以严重影响孩子的身高,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等可使患儿身材矮小,而生长激素增多、马方综合征等可以造成身材高大。性早熟由于可以使骨骼的发育明显早于实际年龄,从而使骨骼生长期变短,虽然孩子身高甚至一度较高,但最终身高却有可能明显矮于正常。
因素6――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习惯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达到良好状态的重要因素,比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合理的体育锻炼和玩耍、轻松的学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等等;反之,活动的减少、不良的家庭关系、心理应激和精神创伤等都会妨碍孩子的身高增长。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虽然这不影响孩子的真实身高,但有时还是会给我们的家长同志造成困扰。这就是身高的测量方法。例如,立位、仰卧位测量身高(长)之间;上午测量和晚间测量立位身高之间都可能出现1~2cm的测量差距。因此3岁以下均应测量仰卧位身长,其次测量身高时最好固定一个时间段,这样有助于减少因测量方法不同所带来的误差。
什么是“窜个儿”?
在医生对孩子进行身高评测时,不光要看身高的绝对数值是否正常,还需要了解孩子生长速度的增加情况。在人的整个一生当中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个是出生一年以内,平均身长增长25cm。此后生长速率逐渐下降,第二年约为10cm,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约5—7cm。最快时女孩子一年中可增加8—10cm;男孩子可增加9—11cm。经过生长高峰后,一般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83%—89%,此后两性的生长速度减慢,在达到终身高前,女孩还可以增加15—20cm,男孩约20—25cm左右。女孩月经初潮以后,男孩遗精或变声后的身高增长一般在5cm左右,很少超过7cm。所以,一般的“窜个儿”即是指青春发育时期身高的快速增加。
当然,还有另一类的“窜个儿”。假如孩子生病后使生长轨迹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当疾病痊愈或影响身高增长的因素解除以后,生长速率在一定时间内加快,使得身高渐渐恢复到患病之前的轨迹上,这种现象也叫做追赶生长。最明显的就是早产儿或者出生体重(身长)过低的孩子,在出生后就可以出现追赶,大多数早产儿在40月龄左右身长可以追上正常足月儿的生长。如果在4岁,早产儿的身高仍然没有进入正常范围,那么就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仔细评估,找出原因,进一步进行干预。
早窜个儿到底好不好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窜个儿的年龄提前,意味着孩子可能发育较早或者发育较一般人迅速,最常见的原因是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的发育会明显较年龄提前,使得生长期缩短,因此部分孩子最终身高明显矮于其遗传身高。这样就需要尽早带孩子去专业医生那里进行检查和评估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如果提前,那么原因是什么?需要经过临床医生的仔细检查和观察随访确定是否需要干预治疗。而且,窜个儿并非青春发育开始的迹象,而是发育中期的表现,即使对身高进行干预,一般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定期体检并记录。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不仅仅看某一时刻的体格参数,还需要结合近一段时间的表现了解孩子是否沿着特定的生长轨迹成长。2岁以后,如果生长速率持续小于5cm/年或者突然大于7cm/年,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2、了解孩子的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第二性征的发育是先于青春期的窜个儿,正常情况下女孩8岁后可以首先出现乳房增大,男孩9岁后可以首先出现睾丸增大,如果出现的顺序不对,或者时间提前也需要格外注意。
3、营养均衡,合理锻炼。由于经济的发展,由单纯的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很少见了。但过多的营养摄入和过少的户外运动显然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运动是对骨骼生长的重要刺激因素,阳光的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而促进骨骼健康。肥胖不仅对于骨骼生长是一种负担,而且在女孩子中,一般情况下体重越重,青春发育年龄还越早;对于男孩子则会使得青春发育出现延迟。虽然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元素,但一般情况下不需额外补充钙片。
4、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激素分泌有着紧密的联系,过短的睡眠(儿童要保证每晚9小时以上)和不良的心理刺激均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身材矮小的发生,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过大的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