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后腿脚酸痛是很多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情况,也许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年岁大了骨质疏松嘛!可是你知道吗?这种酸痛现象可能预示着一种潜在的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该病的特点是早期起病隐匿,而一旦到中、晚期,会因为肢体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剧痛甚至坏死,相当部分的病人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因本病经常与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伴发,故有较高的死亡率。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动脉硬化导致的斑块附着于动脉管壁,突起于动脉管腔,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使动脉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可以完全阻塞动脉管腔。
要提高对此病症状的认识,中、老年朋友可以在早期进行自我诊断。该病的早期表现为患者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的酸痛感,此时如果病人坐下小憩片刻,酸痛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复行走一定距离后疼痛又会加重,这就是所谓的“间歇性跛行”。这是由于行走时下肢肌肉对氧的需要增加,但由于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这时就会发生无氧代谢,生成的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神经而出现患肢,尤其是小腿肌肉的酸痛感。随着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短,直至最后丧失行走能力。如出现经常走几百米后小腿肚子就疼,或者脚发凉,那么就应在早起和晚睡的时候看看自己的脚部皮肤颜色,下肢缺血时脚部皮肤颜色往往是发白的,或者是紫红色,还可摸摸脚的温度,有病的脚会比较凉。并可摸一摸足背动脉有没有搏动,如果动脉搏动正常,即可排除动脉闭塞症,如果足背动脉搏动很弱或消失,患此病的可能性就很大。此时患者就必须到医院就诊去进行治疗了。因为到疾病后期,动脉甚至可能从硬化狭窄演变为完全闭塞,这时即使在休息时肢体亦处于极度缺血状态,神经末梢产生剧烈的疼痛称“静息痛”,尤以夜间和春、冬季气温较低时症状严重。同时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使其活力逐渐丧失,最终会出现患足特别是脚趾溃疡或者发黑坏疽,坏死部位的反复感染用一般药物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此时再去医院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虽能部分改善残余肢体的血流,但已经发生坏死的那部分肢体已丧失正常活力。
前面提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弥漫性病变,往往涉及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应少食“饱和脂肪酸”占有量较多的煎炸食物及含“高胆固醇”食物的虾、肝、肾和其他内脏,蛋黄等。提倡每周至少吃2次鱼,海产品如海带、海蜇、紫菜等含有丰富的碘、铁、钙、硒和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活动量需根据原本身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运动,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依个体条件进行跳绳、保健体操、打太极拳、骑车、步行、修花剪草、拖地、干家务等。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心脏和血管的功能调节、调整血脂代谢等都会有所帮助。此外戒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也都有助于防止本病的发展和恶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一经诊断,就要尽早开始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腔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除了按时服用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对于跛行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可以使用动脉扩张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使病变动脉恢复弹性和再通。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只有一部分重病患者,如严重跛行影响生活质量,出现“静息痛”,甚至肢体溃疡坏疽的患者需要采取腔内治疗和手术治疗。腔内治疗也被称为介入手术,是指选择人体相对表浅没有病变的血管,如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肘部的动脉等,用特殊的穿刺针穿一个小眼,从这个穿刺眼放入一些特殊的导丝和导管,在X线的监视下,到达病变血管,用特殊的球囊扩张狭窄动脉,然后用特制的金属支架支撑狭窄部位,达到扩大动脉管腔的治疗目的。腔内治疗不是开刀,治疗后只在人体上留下一个穿刺的针眼,对血管以外的任何组织都不造成伤害,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但腔内治疗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患者,有些病变严重无法通过腔内治疗器械的患者仍然需要开刀手术,疏通狭窄的部位,有时需使用自体血管或人造血管“搭桥”,将血液通过新建的“桥”重新输送到病变远端的血管。
老年人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固然麻烦,但也不必过分忧心烦恼,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的快速发展已经使患者肢体的症状改善率和保肢率大大提高,只要注意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相信老年人同样会有年轻人一样的轻松步伐。
老年人腿脚酸痛并非都是骨质疏松
发布于 2023-02-15 04:27
老年人腿脚酸痛并非都是骨质疏松相关文章
认识和了解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当然是知道骨质疏松的症状,我们如果懂得了骨质疏松的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就懂得了是患上骨质疏松。
临床类型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可分为2个亚型。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
发布于 2024-03-24 01:23
0评论
中医有句俗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通过饮食来加以改善和调节,是最健康的手段,老年人更应如此,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骨质疏松吃什么会有改善的作用。
适当补充钙质
老年人每日应摄取800毫克—1200毫克的钙,富含钙的食品有奶制品、豆制品、部分海产品、蔬菜、水果等。
合理补充钙镁磷
维持食物正常的钙磷比值,因为当钙磷比值小于1∶2时,会使骨骼中的钙溶解和脱出增加,因此建议钙
发布于 2024-03-24 01:30
0评论
1.骨软化症血钙水平降低或正常偏低,血清磷不同程度降低。肾性骨病、血尿素氮及肌酐可反映病情,血磷可升高,而血钙很低。血磷酸酶低,ALD升高。及其他血尿生化检查。
2.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钙升高,血磷降低,ALP升高,骨扫描、手、头颅X线可显示特殊类型。磁共振成像显示增大的甲状旁腺。及其他生化检查。
3.骨髓瘤血象检查有细胞性贫血。血沉可升高至100mm/h以上,血清免疫电泳90%有异常IGG及IG
发布于 2024-03-24 01:17
0评论
原发性的骨质疏松,主要就是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还有更年期的妇女在绝经以后容易得的骨质疏松,这是单纯的骨质疏松。而继发性,就是像糖尿病这样伴随发生的骨质疏松,这样的治疗防治等与原发性骨质疏松方法都不一样。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一般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发病机制的不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有关系,而大多数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是因为机体老化,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造成骨生成减少的原因
发布于 2024-03-24 01:43
0评论
“晒太阳”实际上是在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的维生素D大部分是维生素D3,这种维生素D3,主要在皮肤合成,合成过程中必须有合适波长的紫外线,才能使维生素D转化为前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人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反之,维生素耽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等。因此接受光照是十分必要的。
人们每天平均应有30分钟
发布于 2023-02-22 13:05
0评论
概述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各个机能都不如从前了,所以对于老年人的话,平时吃的住的用的一定要多注意一下,可是还是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老年人最容易缺钙了,所以在老年人的这个时期更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结果会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所以后果是很严重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老年人如何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有哪些?
步骤/方法:
1、
老年人之所以会骨质疏松,骨折,是因为老年人骨头里面的钙
发布于 2023-07-26 07:57
0评论
骨质疏松症不仅带来全身骨痛,并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致残甚至致死。由此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最近,一些保健专家指出,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在认识上存在着3个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
发布于 2023-12-25 14:38
0评论
1严重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贫血时口腔黏膜和舌乳头由于代谢障碍,上皮细胞组织会出现异常改变,从而产生舌痛和萎缩性舌炎。同时还可合并口舌黏膜溃疡、口角炎、口腔真菌感染、味觉减退等症状和疾患。
2尿毒症:舌痛可能是此类患者最早和最常出现的症状。患者还可能有舌炎、口有尿臭味和口腔黏膜溃烂,此前还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由于患者的肾脏不能有效地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使
发布于 2024-07-05 23:05
0评论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系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临床常见患者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头痛。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
发布于 2023-03-21 09:16
0评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在医学上,骨质疏松症最早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症才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
发布于 2022-09-24 22:5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