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16 07:54

  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但普通人对于营养尚存许多误区,使本该被吸收的营养白白流失,甚至产生反效果,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你也是这其中一员,则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内容!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用酸奶喂养婴儿

  酸奶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有的家长常用酸奶喂食婴儿。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八、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九、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十、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 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哪些方式喝牛奶不正确相关文章
一、牛奶的种类与选择1、生鲜牛奶⑴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物质;⑵能够在4℃下保存24小时~36小时。⑶无需加热,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的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很有好处。2、巴氏消毒奶⑴把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脂肪充分溶入蛋白质中,从而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结,也更利于人体吸收。⑵保质期较短,一般在3-10天以内。⑶营养价值与鲜牛奶差异不大,B族维生素的损失仅为10%左右,但一些生理活
发布于 2023-03-15 00:46
0评论
1.牛奶不宜过浓。幼儿身体器官娇嫩,过浓的牛奶容易引起上火。妈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在牛奶中加入适量凉开水。 2.牛奶不宜过甜。一般来讲,100毫升牛奶加糖的数量为5~8克,加糖时间最好在牛奶放凉到40度~50度之间,若在加热牛奶时放糖,白糖中的果糖会与牛奶中的赖氨酸发生反应,破坏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不要将牛奶煮沸。当牛奶达到100℃时,里面的乳糖会出现焦化反应,也会使钙质出现沉淀,进而影响
发布于 2023-01-09 02:19
0评论
哪些孕妇不适合喝牛奶 1、贫血的孕妇 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体内铁元素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的生成而造成疾病,因此需要从食物或药物中汲取铁元素,食物中的铁需要在消化道内转化成为亚铁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牛奶中的钙盐、磷盐会和亚铁结合,成为不溶性化合物,减少亚铁的吸收,会让贫血更难恢复。 2、乳糖酸缺乏孕妇 牛奶中乳糖含量较高,但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酸作用下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如果乳糖酸缺
发布于 2023-05-07 04:58
0评论
肾结石病人。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睡前喝牛奶2~3小时后,是奶中钙通过肾脏排出的高峰,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易患结石。 体内缺乏乳糖酶的人。大家都知道这种问题也叫乳糖不耐症。牛奶中乳糖含量很高,乳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必须在消化道乳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如果乳糖酶缺乏,乳糖就不能被吸收。 患某些消化道疾病的人。过去认为,牛
发布于 2023-11-20 15:02
0评论
概述 小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身体发育和身体亚健康的症状,可以选择物理治疗或者口服药品的方法进行治疗,大多数孩子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是身体比较健康的,由于宝宝小的时候有母亲给予的抵抗力,所以宝宝在六个月之前很少生病,平时多注意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当的给宝宝喝牛奶,可以增强体质,避免出现了缺钙的现象。 步骤/方法: 1、 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牛奶,就认识非常多的,也可能是由于经常吃母乳导
发布于 2023-03-17 09:34
0评论
牛奶浓的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
发布于 2023-05-06 04:09
0评论
概述 我们都知道,人到了来年之后各项身体技能和器官都在慢慢的衰竭,而白内障就是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实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眼科疾病,多半是由外部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就是能够积极的预防白内障。为了减低白内障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伤害,那么预防就是最主要的问题。那么白内障患者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呢?预防白内障应该学会正确的喝牛奶。 步骤/方法: 1、 很多人都喜欢喝牛
发布于 2024-08-19 22:33
0评论
橘子与牛奶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果汁与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牛奶与糖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牛奶与巧克力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两者同食
发布于 2023-11-20 14:55
0评论
1、喝牛奶容易增肥?错 牛奶是增肥食品?当然不!这是个绝对错误的观念!如果你的饮食一直遵循着"低卡、低脂"的原则,那在餐单上加点儿牛奶反而更能防止体重增加,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减轻饥饿感,让"少吃点儿"变得更加容易。 如果想控制体重,不妨在下午4点左右喝一杯低脂牛奶,晚餐的进食量很容易就会缩减掉1/3。 2、有机牛奶比普通牛奶更有营养?差别不大 其实有机牛奶中的
发布于 2023-06-01 01:01
0评论
1.温水泡茶:由于温水泡茶浸出有益化学成分不如热水充分,因此最好先用70℃~80℃的水泡茶,待温度降到60℃左右时再喝。一定不要超过70℃,茶太烫会对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强刺激,引起黏膜病变。 2.茶凉之后再喝:茶凉了后含大量草酸盐,会形成小结石,阻塞输尿管,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3.茶凉了后加热水继续喝:有人习惯茶凉了后加热水继续喝,中途再加热水,不易使茶中营养成分溶解,也不易沏出香味。另外,反
发布于 2024-03-01 18:3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