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研究显示其发生与雌激素的内源或外源持续性作用而缺乏孕激素保护相关。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早期发现并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对于女性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子宫内膜的症状子宫内膜癌患者会有哪些症状和特点呢?让我们先来看两名患者的就医经历。
59岁的王女士近日就诊,她告诉医生,自己已经绝经6年,2个月前忽然出现了一些淡红色阴道流血。医生在为王女士进行妇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后,为她进行了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厚8mm,质地欠均。而另一名前来就诊的金女士是一名身高4000px体重85kg的33岁女性,她告诉医生,最近3个月她出现了不规则的阴道流血,由于她平时月经非常不规律,2个月到6个月才会来一次月经,所以当时以为流血是月经,并未在意,但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B超检查发现王女士的子宫内膜厚19mm,回声极不均。医生建议两位女士立即行诊刮术,王女士的术后病理报告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息肉上部分内膜样腺癌。金女士的病理报告提示子宫内膜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局部内膜样腺癌。
这两名患者表现出来的是子宫内膜癌比较典型的症状。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如下:
1、阴道流血:此为主要症状,也可为少量阴道血性排液,呈持续性或间断性。围绝经期患者以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常见,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而大量出血少见。年轻患者特别是月经周期不规律者、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绝经后患者则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期发生感染、坏死,合并宫腔积脓时,可出现恶臭的阴道排液,伴有发热、腹痛及白细胞升高。
3、疼痛:多见于晚期患者,为肿瘤浸润或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所致,往往呈顽固性及进行性加重,且伴有下腹坠胀痛或腰骶部酸痛。
4、其他:早期患者妇科双合诊检查时多无异常发现。晚期患者可有子宫增大,甚至扪及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宫腔积脓者可伴有子宫压痛。
哪些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高根据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患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如下:
1、年龄:多发生于老年妇女,红房子医院总结1500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其中50岁以上的患者占70%。40岁以下发病者仅占8.5%,但近年来有低龄化倾向。
2、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大量研究显示肥胖能增加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并且向心性肥胖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可能高于外周性肥胖。体重超标10-20%,发病率比正常体重增加3倍,超标22%的发病率增加9倍。
10%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患糖尿病者发病比无糖尿病人高3倍。与高血糖,高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3、月经及激素因素:长期无排卵患者(表现为月经稀发,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初潮早、绝经晚也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长期使用雌激素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乳腺癌患者术后给予他莫昔芬治疗也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5、遗传因素:子宫内膜癌有遗传倾向,有卵巢癌、乳癌、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家族史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也增加。
如何预防和尽早发现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因素多、范围广,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交叉作用,但对这些因素进行干预,可对子宫内膜癌进行一定的预防。如果患子宫内膜癌,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疾病预后也有重要意义。
预防子宫内膜癌,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做起,改变饮食习惯,控制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的摄入,适当加强体力活动,将体重控制于正常范围内。另外,进行正规的激素替代治疗、糖尿病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对子宫内膜癌也有预防作用。若出现月经紊乱、长期月经稀发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B超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回声欠均或宫腔占位,应尽早行诊断性刮宫术或宫腔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内膜癌并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