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07 17:43

广州结节性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一种以急性脑膜炎为特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脑脊液(CSF)中的嗜酸性细胞显著升高。嗜酸细胞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几乎与广东结节病同义。该病在东南亚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1933年陈新涛在广州的老鼠肺部首次发现并命名了广东结节性线虫病。1945年 台湾报道了一例在CSF中检测到的Cantonal结节性线虫幼虫。1997年浙江省温州市、2002年福建省长乐市、2006年北京市等地均有大规模感染。
病原学和发病机制:
主要中间宿主为淡水蜗牛,国内主要为褐云玛瑙螺和 "福寿螺",寄生在家鼠的肺动脉中。"福寿螺 "又称亚马逊螺,最初是为人工繁殖而引进的物种,现在在中国南方的田野中大量存在。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寄生在末端宿主啮齿动物的肺动脉中。卵产生后,第1阶段的幼虫在肺部的毛细血管中孵化,被排出体外,在软体动物如蜗牛身上发育成第3阶段的幼虫。终端宿主如啮齿动物吞下软体动物后,第3阶段的幼虫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最终通过静脉返回肺动脉,发育成成虫。人类是偶然的宿主,大多是由于吃了含有该阶段幼虫的淡水蜗牛而被感染。广义管圆线虫幼虫在人体中迁移,一般不能发育成成虫。幼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涉及脑膜、大脑和脊髓实质。幼虫迁移和死虫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大量嗜酸细胞浸润,也可能形成肉芽肿。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在喜欢淡水生食的 "老饕 "和流行区的旅行者身上。在流行区,如果食用了被污染的生蔬菜和果蔬汁,也会发生该病。在非流行区(自然环境中没有天然宿主动物),感染途径往往是摄入来自流行区的污染食物。
该病通常是急性起病,患者表现为发热和头痛。头痛往往很严重,而且持续不缓解。可能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如颈椎抵抗、克尼格氏征阳性,以及颅内压升高,如恶心、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可能有脑或脊髓实质的局灶性损害的迹象,有肢体瘫痪和病理征象。颅神经也可能受累,如面神经麻痹、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和听力障碍。患者常有所谓的 "三痛 "症状,即头痛、肌肉痛和皮肤刺痛[3]。可能有四肢疼痛的感觉异常或枕部神经痛样症状。
磁共振成像(MRI)上可见软脑膜弥漫性增强,加上头部增强,提示脑膜炎;脑和脊髓内的长T1和长T2信号的点状切片见于实质损害,有时出现线性异常信号,被认为可能是虫体迁移的隧道和周围组织水肿。
患者还可能有其他系统性损害的表现,如咳嗽。在某些情况下,胸片和/或胸部CT显示肺部有斑块状图像。
辅助检查
在急性期,患者有明显的脑脊液变化,压力升高,蛋白升高,更常见的是低血糖,白细胞计数中度升高,达数十至数百×106/L,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嗜酸粒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常超过50%。外周血一般也有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对诊断是很重要的。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在脑脊液中检测到管虫。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广义结肠虫抗体阳性具有诊断意义。
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脑脊液和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阿苯达唑杀虫剂治疗可以缩短该病的病程。可采用阿苯达唑和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方案。该病一般有良好的预后。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什么?相关文章
概述 夏天到了,一些人喜欢喝生水,或者开始游泳,有时候会被铁线虫感染。一般分为消化道感染和尿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了铁线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接触或者饮用了含稚虫的生水、虫类、鱼和螺蛳等或是食物而引起的。尿道感染一般是由于人体的会阴部位接触过携带有铁线虫稚虫的水,通过尿道入侵,上行到了膀胱内寄生。 步骤/方法: 1、 受到感染之后应该服用驱虫药使寄生虫排出体外。若寄生在组织内部,应当尽快进行手术
发布于 2022-10-07 02:24
0评论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Nematoda)旋尾目(Spirurida)颚口科(Gnathostomatiidae)颚口属(Gnathostoma)。该属动物前端呈头球状,其上布满小棘,其余体表也布满小棘,体前部小棘呈鳞片状。该属的棘颚口线虫能导致颚口线虫病。 颚口线虫已确定的共有10种,其中在东南亚报道5种,在我国发现的有刚刺颚口线虫(G.hispidum)、陶氏颚口线虫(G.doloresi)
发布于 2024-04-16 15:12
0评论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我国人体感染颚口线虫并不多见,迄今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例。 颚口线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此外,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的病例报道。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
发布于 2024-04-16 15:26
0评论
1.X线检查较大的肝囊型包虫病或肝泡型包虫病均显肝影增大,右膈升高和活动受限。位于肝顶部者见右膈呈半球状或波浪形隆起,破入脑内显示右下胸膜炎,液气胸或肺实质炎征象,可作气腹造影鉴别膈上或膈下病变。肝囊型包虫钙化影呈圆形或椭圆形,泡型包虫则显示弥散性丛点状或小圈形钙化影。 2.超声表现(1)为首选检查方法。囊肿呈圆形成类圆形,壁较厚,边界清楚、光整,囊内可见子囊,其中可见光环、光团或活动光点。(2
发布于 2024-01-21 02:16
0评论
颚口线虫病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食生的或半生鱼类、禽鸟类、两栖类,爬形类和哺乳类动物等肉类。保持环境卫生,对有可能感染颚口线虫的食物进行加热处理,避免传染源的传入。此外,在加工或处理生肉时,应注意自我保护,由于颚口线虫幼虫可穿透皮肤进入体内,因此在处理疑含有本虫的肉类时,应带手套,防止经皮肤感染。此外饮水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流行区未经处理的水,特别是取自浅井或地表蓄水池的水,因有机会受到中间宿主或
发布于 2024-04-16 15:32
0评论
1、囊性包虫病 手术原则为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外囊的处理可采用囊壁内翻缝合,腔内不放引流或填入血运良好的大网膜。囊肿破入腹腔者,彻底清理全腹腔,尤其是盆腔内的包虫内容物。破入胆道者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尚须切开探查胆总管,清除全部包虫碎屑,并作胆总管引流或内引流手术(RouX-Y吻合术)。破入胸腔内,先尽快治疗继发性胸内病变,待病情允许再行处理肝内之原发病变。 2、泡性包虫病 争取
发布于 2024-01-21 02:22
0评论
(一)皮肤颚口线虫病 疾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或上腹部疼痛等前驱症状,随后身体各部皮肤可间歇出现丝状疹、点状匐形疹或移行肿块,局部轻度发红、水肿、疼痛、瘙痒感,呈游走性。虫体近体表则呈皮肤硬结。 (二)内脏颚口线虫病 眼部病变引起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和失明;耳部病变引起听力障碍;消化系统病变引起腹痛等症状;呼吸系统病变在咽喉部可引起局部水肿、呼吸困难。胸肺型则引起咳嗽、胸闷、咯出幼虫,肺部发生炎
发布于 2024-04-16 15:39
0评论
很多家长在给刚出生的婴儿体检时,发现孩子的心脏房间隔有个小洞,直径多在5毫米以下,并要求为孩子做手术。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卵圆孔未闭(英文简称PFO)。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
发布于 2022-12-06 01:36
0评论
常吃生蚝的好处是:功效:滋阴益血,清热除湿.临床应用: 1.用於虚损,妇人崩漏失血,或热病后阴津耗伤,心神不安,烦扰不寐.宜单用生蚝煮熟,食肉喝汤. 2.用於丹毒,酒后烦热,口渴.宜以姜,醋拌生蚝食. 3.用於阴虚烦躁,夜睡不宁,血虚心悸等症.蚝豉与瘦猪肉煮汤饮食.用量,用法:蚝的食法,有炸生蚝,亦有红烧,白灼,煎汤和生吃.其肉嫩宜炒食,不可久煮.反之:寄生虫太多,人的免疫不能杀灭那么多细菌.常
发布于 2024-04-08 16:12
0评论
概述 俗称为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形似葵花籽仁,虫体狭长、扁平状,前端较窄,后端钝圆,半透明,雌雄同体,有口、腹两个吸盘。(图为肝吸虫成虫) 步骤/方法: 1、 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哺乳动物(如猫、犬、狗、猪等)和人为主要传染源。人因进食未煮熟而且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或虾而感染。此外用切生鱼肉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生鱼的器皿盛食,甚至饮用囊蚴污染的生水也可感染。 2
发布于 2023-03-13 21:1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