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作为一个医学术语,特指呼吸不舒服的主观体验,它包含了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几种主观感受。呼吸困难产生于各种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而且呼吸困难本身可引起继发性生理和行为反应。病理生理机制,如呼吸努力程度、刺激外周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肺和胸壁机械感受器,以及外周传入的中枢整合,都会引起可感知的呼吸困难,包括 "呼吸幅度和频率"、"呼吸干渴"、"与呼吸时间有关的呼吸困难"、"喘息"。情感性呼吸困难是指伴随着呼吸困难的 "不舒服 "和 "情感反应",是通过与情感、文化背景、疾病经历和个体特征相关的机制发生的。其意义在于提醒有意识的大脑,"你的外周器官出了问题,你自己的调节已经不足以纠正它,你需要做什么?"刺激情绪反应使其变得困难,调动适应性行为,甚至为运动器官奔向医院做准备。
在感知性呼吸困难的情况下,东方与西方完美结合,没有种族差异。相反,由于东西方对情感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不同,情感性呼吸困难明显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病人对五种不同性质的呼吸困难症状的描述指出了它们的病理生理改变和负面情绪。如果医生在问诊时能注意到病人呼吸困难的语言,很高比例的病人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区分感知性呼吸困难和情感性呼吸困难不仅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其意义还在于做出正确的治疗决定以缓解症状,并了解呼吸困难对患者行为的影响。最近国内外呼吸窘迫研究领域的进展,精彩地说明了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在推动呼吸窘迫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