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2-28 20:21

  真实病例
  近日,一位福建来的小病人住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病房里,他是普外科主任医师储冰峰教授的病人。患者只有14岁,正值花样年华,却不幸患上了甲状腺癌。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北上广三地都跑过了,各大知名医院也都去过了,最终决定拜托储教授来救治孩子的命。目前患者已经成功手术,正处于恢复阶段。
  储教授告知,如今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非常之多,单就新华医院而言,每年甲状腺疾病的手术量就达1500多例,其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可达400~500例。体检的普及给我们带来的利处在于可以更早地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尤其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而言,一旦早期发现就可以尽早处理,避免出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遗憾。
  另外,目前对于甲状腺肿瘤也存在很多传言,那么这些传言是否是真的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储教授怎么说。
  超让小结节无所遁形
  之所以现在甲状腺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储教授说,除了确实因为某些因素的关系罹患者越来越多,还有一方面的因素在于体检检出率越来越高,这要归功于甲状腺B超的功劳。
  过去医疗手段有限,人们体检普查的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甲状腺肿瘤的发现率并不高,而现在人们体检意识增强,通过B超就可以方便地检出,B超的分辨率在2mm,而且B超的探头可以横向、纵向,从各个方位进行探查,所以即便是很小的结节也很容易被查出来。B超还可以看到结节的形态如何,是否有了钙化,边界是否清楚,有经验的B超医生可以很快得出结论、对结节进行分级。不过“结节的性质到底如何?恶性?良性?”这些尚不能通过B超100%反映出来,因此,体检后B超提示有甲状腺结节,一定要到专治甲状腺病的外科医生处就诊,请他们做出专业判断。
  储教授告知,怀疑恶性的结节,都建议做细针穿刺活检。如1、直径大于10m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2、超声检查怀疑囊外生长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3、直径虽然小于10mm,但超声检查发现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呈毛刺状、有微小钙化或结节内血流信号紊乱的结节。以上这些结节有必要进一步做细针穿刺活检。目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评价甲状腺结节性质最准确及性价比最高的诊断方法。
  除此之外,那么甲状腺CT检查是否有意义?储教授告知,CT不作为常规的甲状腺检查手段,但是CT检查可以在术前让手术医生了解患者肿瘤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神经、气管等的关系。
  最终明确患者甲状腺肿瘤的性质,术后还要做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碘盐、辐射是否会引起甲状腺肿瘤
  很久以来,有传言认为现在甲状腺肿瘤高发和碘盐有关。所以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问:“我之所以患上甲状腺肿瘤是不是和吃碘盐有关?”但是储教授指出,碘摄入量过高确实会引起甲状腺肿瘤,但是“碘盐致甲状腺恶性肿瘤”这一说法已经被否决了,碘盐中的碘含量并不足以引起肿瘤,碘盐已经明确不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因素。甲状腺肿瘤发生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以及精神因素有关,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群也属于高发人群。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恶性肿瘤向低恶性转化的结论,近期已被广泛认同。
  另外,已经患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患者怎么吃碘盐也是有讲究的。储教授说,甲亢、甲减都是激素代谢出现了问题,甲状腺素的合成、运输、分泌、排泄各个环节中,碘都参与其中。所以说碘过多了,那么甲状腺素合成太多,甲状腺控制不了,直接分泌出来,就变成亢进了,因此甲亢的患者就要限制吃碘盐。而如果是在青春期、妊娠期,碘太少了的话,甲状腺素合成不了,那么甲状腺就会肿大,这个时候则要增加碘的摄入量,所以这个时期的甲减患者可以吃碘盐,还要在膳食中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除了碘盐的问题之外,还有传言认为:“现在到处都是辐射,辐射会引起甲状腺肿瘤。”这是否是真实的?储教授说,日常我们能接触到的辐射,如手机辐射、电脑辐射,这些对甲状腺几乎不会有什么影响。真正会引起甲状腺肿瘤的辐射,比如(1)如头颈部肿瘤患者做放疗治疗;(2)核泄漏引起的辐射。我们体检时做CT,甚至于拔牙拍片,也都应该戴好铅围脖对甲状腺进行防护。另外,发生过核泄漏的地区千万不要去。
  甲状腺肿瘤是否一定要手术呢?
  储教授也曾遇到过不少事先做过功课的患者,他们查了不少资料,有资料显示甲状腺恶性肿瘤不开刀也可以存活5~10年。这些患者就常会问:“是否一定要手术呢?”
  储教授告知,目前甲状腺癌主要分四类:90%为乳头状癌,少数为滤泡性癌,更少数为未分化癌,另外还有髓样癌。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高,一般发生于老年人,存活期多数不超过1年。而绝大部分甲状腺肿瘤确实可以带瘤存活5~10年,但是在过了这段时期之后,开过刀和未开过刀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如果不开刀,癌细胞通过血液发生转移,比如转移到肺,发生肺功能衰竭,有些甚至全身转移,就会造成患者的死亡;又或者不开刀,甲状腺癌越来越大,同时影响到周围脏器,气管、食管都烂穿掉,会更麻烦。所以说,一旦怀疑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还是要尽早手术切除。
  手术是目前甲状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法。储教授说,甲状腺手术虽然看似不大,但也是精细活,要求医生做到极致。除了对肿瘤进行切除之外,还要对周围淋巴结进行预防性或者是根治性清扫。甲状腺周围的颈部淋巴结可以分为7组,第6组是最靠近甲状腺的,所以又被称为“前哨淋巴结”,此处最容易发生转移。在术中会通过试剂进行淋巴结显影,看看前哨淋巴结是否已经有了转移。如果术前B超已经提示有转移了,那么就一定要清扫,如果B超未提示有转移,那么在术中对显影出的淋巴结进行预防性清扫。若淋巴结已经有了外侧转移,那么就要将周围的淋巴结都清扫掉,做根治性清扫。
  储教授说,在手术过程中,还要兼顾到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甲状腺的手术非常容易伤害到神经与甲状旁腺,这些损伤对患者的创伤也很重,所以要避免误切。这就要求患者一定要找到专业的医师进行治疗。
  在临床中,还有些患者会问:“中医治疗是否有效?”亦或者:“消融手术是否更好?”
  储教授说,有些具有散瘀化结功效的中药确实可以治疗小的肿瘤,但是有些实质性的肿瘤难以吃中药消掉。目前认为怀疑肿瘤的还是应该手术切除。
  甲状腺肿瘤的消融治疗是一种方法,但目前并不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储教授认为这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如心肺功能不好的,年龄较大的,肿瘤晚期无法手术治疗的。当然消融术本身也是有一定指征的。
  总之,储教授提醒,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听听甲状腺专科医师的意见,并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术后生活不用太拘谨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吃的,尤其是对患了病后的饮食格外重视。经常有肿瘤患者会问储教授:“我是不是发的东西不能吃了?海鲜都不能吃了?”储教授说,其实术后饮食没有完全的禁忌。甲状腺病患者主要还是要看甲状腺功能怎么样,之前已经说过甲亢、甲减的患者对碘的摄取是不一样的。甲亢的患者要少摄取碘,富碘食物是禁忌,而青春期、妊娠期的甲减患者则应该多摄入碘。
  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因病需要会被要求服用药物到轻度甲亢为止,所以这段时间碘摄入要适当控制。还有一些患者因手术损伤了甲状旁腺,此时血钙调节会出现问题。血钙降多了可能会出现全身麻木、口唇麻木,甚至于抽搐,这个时候就需要补钙,除了治疗性补钙外,饮食上就要多吃含钙食物,直到甲状旁腺功能得以恢复,血钙调节正常,让患者可以舒服地度过这个时期。
  网上还传言甲状腺肿瘤患者十字花科的蔬菜如卷心菜、油菜、芥菜……不可以吃。储教授说,其实这类蔬菜吃一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总之,储教授认为,甲状腺肿瘤患者只要是甲状腺功能正常,那么饮食就没有绝对禁忌,均衡膳食对身体才是最有利的。过于拘谨的生活,处处谨小慎微,反而会加重心理负担,甲状腺也是一个情绪的调节器官,压抑的心情反而对其不利。
  最后,储教授提醒,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而言,定期随访是最重要的。不论开过刀还是没有开过刀的患者,都要定期拜访一下您的主治医师,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甲状腺结节是否发生了变化,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最佳的时机。

甲状腺肿瘤的传言是否都真实?相关文章
概述 甲状腺肿瘤是头部,脖子处的肿瘤,大多数出现在女性中。表现症状为脖颈之处,随着吞咽食物,会有疼痛的感觉,呼吸困难,嗓子沙哑说不出话。口干舌燥。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如下。 步骤/方法: 1、 有可能因为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含有的碘食物,不要过度疲劳和不要喝酒抽烟等。需要非常重视甲状腺检查,如果发现不正常需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 2、 进行手术治疗,手术
发布于 2024-06-01 23:21
0评论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沿海地区,发病率排位较10年前上升4至5位,发病人数是10年前的4倍。甲状腺在人体颈部的前面、喉结的下方、气管两侧,是人体内的内分泌器官,承担人体摄取和存储碘,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正常的甲状腺既薄又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出现肿胀,才能在衣领部位触摸到肿块,如果肿块不痛不痒并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状腺癌的可能。该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症状,患者不易
发布于 2023-03-21 16:11
0评论
      甲状腺肿瘤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对于较小的良性肿瘤一般定期随访(3月-6月)即可,无需吃药或者积极手术,只有良性肿瘤较大,压迫气管、食管导致呼吸吞咽困难,肿瘤坠入胸骨后,并发甲亢或影响外观和心理。甲状腺恶性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部分病人可辅以核素治疗(碘131)和内分泌药物治疗(优甲乐),基本无需化疗和放疗。 
发布于 2023-01-29 05:32
0评论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沿海地区,发病率排位较10年前上升4至5位,发病人数是10年前的4倍。甲状腺在人体颈部的前面、喉结的下方、气管两侧,是人体内的内分泌器官,承担人体摄取和存储碘,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正常的甲状腺既薄又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有出现肿胀,才能在衣领部位触摸到肿块,如果肿块不痛不痒并且孤立存在,不排除是甲状腺癌的可能。该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症状,患者不易早期发现
发布于 2023-03-24 11:00
0评论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病因不清,病理改变为甲状腺滤泡增生,甲状腺组织肿大。 良恶性区别: 良性甲状腺瘤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肿块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个别肿块大者可压迫气管,使气管、食管移位。有时因肿块内出血,瘤体会突然增大,伴有局部胀痛。 恶性甲状腺瘤患者常有颈部胀痛、紧迫感等不
发布于 2023-03-24 10:53
0评论
1、缺碘与高碘:缺碘或高碘都是引起甲状腺瘤的发病原因。有研究资料显示,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地区,甲状腺瘤的发病率较高,经补充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得到控制后,甲状腺瘤的发病率亦随之下降。在缺碘地区发病多为甲状腺滤泡癌而高碘地区为乳头状癌,但这些原因均有待深入研究。 2、情志不畅:忧愁、思虑、抑郁、愤怒,造成肝郁气结,肝失条达,肝木乘土,则脾不健运,痰湿在体内停留;或肝郁化火,炼灼全身津液成痰
发布于 2023-04-20 23:53
0评论
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晚期常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而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颈丛浅支受损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干扁骨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状腺肿块不明显,而以颈、肺、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症状。因此,当颈部、肺、骨骼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存在时,应仔细检查甲状腺。 患上甲状腺肿瘤
发布于 2023-03-16 00:16
0评论
甲状腺肿瘤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经过手术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反复和并发症的出现。手术切除一侧或全甲状腺后,应常规补充甲状腺素,使甲状腺功能尽量维持正常。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长期补充甲状腺素,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随诊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最好维持在正常值之下,而其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发布于 2023-03-22 22:24
0评论
概述 现在随着我们社会越来越发达,化学产品越来越发达,癌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癌症让很多人非常恐惧,因为癌症是一种非常难治疗的一种病,就算治疗治疗费用也非常的高。很多部位的癌症早期很难发现,一旦发现了就差不多到晚期了,到了癌症晚期就几乎很难治愈了,这就是癌症最恐怖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能预防癌症。 步骤/方法: 1、 癌症是否等于死刑,其实不然,很多人接受治疗后没有复发。吃糖会使癌症恶化吗,其实
发布于 2023-04-20 11:21
0评论
甲状腺腺瘤:大多病人无任何症状,多为偶然发现,一般病程长,发展缓慢。早期表现为颈前区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因无不适,发现时多为枣样大小。有时肿瘤可突然增大,并伴有胀痛不适,多由肿瘤囊内出血所致。极少数较大的腺瘤可发生气管受压现象,但压迫喉返神经极为少见。甲状腺乳头状癌:青年女性多见,属低度恶性,生长缓
发布于 2023-03-12 08:11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