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武器
现代医学观念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的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预防关节畸形,帮助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药物治疗是该病治疗方案的核心部分。现有治疗药物分为三大类――“治标药”(消炎止痛药)、“治本药”(甲氨蝶呤为代表的改变病情抗风湿药)、“激素”(糖皮质激素)。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在传统“治本药”(化学合成的小分子药物)的基础上,近20-30年成功研制出多种生物制剂类“治本药”(基因工程合成的大分子药物),使类风关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人类与类风关作斗争所走过的历程。
一个叫霍夫曼(德国化学家,因为自己的父亲患有类风关,发誓要研究出一种药物可以缓解父亲的痛苦,他受到柳树皮的浸出液(有水杨酸成分)可以止痛的启发,终于在1896年成功合成乙酰水酰酸(即阿司匹林),并让自己的父亲第一个试用,有明显的止痛作用,至此全世界有了第一个能够治疗类风关的消炎止痛药。
美国亨奇医生一直认为类风关的发病与内分泌有关,当他的同事肯达尔于1949年成功地从肾上腺皮质分离出激素(可的松)后,他就急不可待地给14例患者应用,结果出奇地好,起效非常快,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还可以减轻关节肿胀。因为该项杰出贡献,亨奇和肯达尔在1950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因为当时医生对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导致一度滥用,结果臭名昭著。但现代医学认为,只要合理应用,其好处还是远大于坏处。
第一个能减轻类风关并发关节畸形的药物当属甲氨蝶呤,该药于1940年代被研发出来,起初用于白血病的治疗,在1970年代它被发现对类风关有效,于1988年才被美国FDA正式批准用于该病的治疗。该药起效较慢,需用药1-2个月才逐渐显示出效果,但只对70%患者有轻度改善效果。
如果把甲氨蝶呤比作是对付类风关的“步枪”,那么治疗类风关的“生物制剂”则可被看作“导弹”。这类药物于1990年代问世,主要包括高度选择性阻断具有致病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益赛普或恩利、类克、修美乐,以及高度选择性阻断具有致病作用的白介素-6(IL-6)的雅美罗。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为蛋白质类药物,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所以被称作“生物制剂”,这类药物口服无效,必须注射给药。相对于传统“治本药”,生物制剂类“治本药”一般在数天内即起效,且作用强度比甲氨蝶呤高出很多倍高,并可有效地预防关节结构损害。其主要副作用是继发感染的风险略有增高,尤其是原有结核病史的患者在应用生物制剂后可能会出现结核复发。其主要缺点是昂贵的价格,难以在大多数患者中普遍应用。
类风关是一种慢性持续性、进展性、破坏性关节炎,需要终身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生物制剂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可使多数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病情基本不发展),与疾病共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