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高,确诊时大多已为晚期,只有提高早期诊断率,才有可能明显改善预后。
一、肺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对于有下列临床特点,特别是40岁以上的吸烟者,应立即采取相应检查,及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1、持续2周以上的刺激性咳嗽,治疗无效;
2、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近期出现咳嗽性质改变;
3、单侧局限性哮鸣音,不因咳嗽而改变;
4、反复同一部位肺炎,特别是肺段性肺炎;
5、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异物吸入史和中毒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差;
6、原因不明的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7、影像学发现局限性肺气肿,肺叶或肺段不涨,相通支气管有可疑狭窄;
8、孤立性圆形、类圆形病灶和单侧肺门阴影增大、增浓;
9、原有稳定性肺结核病灶,其他部位出现新病灶,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反而增大或形成空洞,痰结核菌阴性;10、不明原因的迁移性、栓塞性下肢静脉炎。
二、影像学检查:
中央型肿瘤向管腔内生长时可引起支气管阻塞征象,阻塞不完全时呈现段、叶肺气肿。组赛完全时,则表现为段、叶肺不张。肺不张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时,下缘可表现为倒S状影像。周围型肺癌早期多呈局限性小斑片影,边缘不清,密度较淡,易误诊为炎症或结核。
肿瘤增大至2-3cm后,则呈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密度增高,边缘清楚。Ke表现为分叶状,有脐凹或细毛刺状阴影。高分辨率CT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分叶、边缘毛刺、胸膜凹陷征,甚至钙质分布类型、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泡征。肿瘤坏死和支气管相通后,表现为厚壁、偏心、内缘凹凸不平的癌性空洞。
常规胸片发现分辨率有限和和存在死角,很难发现小于6mm病变。因此,对于不能除外肺癌者,需要及时进行CT检查。
三、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检查对肺癌有很大帮助。如果收集痰标本方法得当,3次以上系列痰标本可使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80%,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50%。
四、纤维支气管镜:
已广泛用于肺癌的诊断。对于纤支镜可见的支气管内病变,刷检的诊断率可达92%,活检诊断率可达93%。
五、针细细胞学检查:
可经皮或经纤支镜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还可在超声波、X线或CT引导下进行,目前常用的主要为浅表淋巴结和经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六、其他活组织检查:
手术摘除浅表淋巴结如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可判断有无肿瘤转移及其细胞类型。还可通过纵隔镜、胸膜活检、胸腔镜进行活检。
七、剖胸探查:
对高度怀疑肺癌的病例,经上述各种方法检查都未能确诊,可耐受手术者,应该及时进行剖胸探查,以免丧失手术机会。
八、核医学检查: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 对肺癌的敏感性可达95%,对发现转移病灶也很敏感,特异性可达90%,可作为肺癌分期、评价疗效、以及复发转移的参考依据。
九、肿瘤标志物:
部分肺癌患者的血清和手术组织中,含有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用于肺癌的诊断,单个特异性不强,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常用的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因此,对于可疑肺癌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早期明确诊断,以免失去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