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意识明显提高。但忽视了对另外一种“高血压”的关注,那就是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简称为肺高压)。正常的人体有两套血液循环系统,体循环和肺循环。每套循环都有各自的压力范围,一旦体循环的压力升高,就形成我们常说的“高血压病”。而肺循环压力也可以升高,形成了肺高血压。肺高血压其实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病因复杂多样,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具有潜在致命性,预后较差,但在临床中却不易为医生或病患所重视。
大部分肺高压患者起病隐袭,发展比较缓慢,开始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一些气短、胸闷,休息后可以好转,所以对该病不易引起注意。后期,随着肺动脉压力的进一步升高,可出现气喘、胸痛、头晕,容易晕厥。严重的患者出现右心衰的症状,如下肢水肿、肝脏肿大,甚至出现腹水或胸水等症状。一旦出现右心衰的症状,患者的预后就不容乐观了。所以这种高致残高死亡率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按照国际上最新的分类,肺高压一共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肺动脉高压、第二类是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第三类是与呼吸系统疾病和/或缺氧相关的肺高压、第四类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第五类原因为不明的或多因素肺高压。目前认为可由几十种种疾病引起,包括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结缔组织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肺高压;由于减肥时尚的流行,部分服用过减肥药的一类人也会患上肺高压。
由于环境的污染等等原因,怀孕的妈妈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之中,导致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如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会发展成为肺高压。最高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肺循环的压力大于体循环的压力(正常时肺循环的压力只有体循环的五分之一),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丧失了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机会。
肺高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最新的标准是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所得平均肺动脉压≥25mmHg。此外,诊断肺动脉高压(肺高压中的第一类,又称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除需满足上述标准之外,还应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或左心室舒张末压≤15mmHg。根据静息水平平均肺动脉压把肺高压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25-35mmHg)、“中”(36-45mmHg)、“重”(≥45mmHg)三度。
肺高压该做哪些检查明确?
为了明确肺高压的病因并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进行相关检查:其中胸部X线检查对于中重度的肺高压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心动图是国内筛查肺高压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拟诊肺高压的推荐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肺功能测定、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高分辨率CT以及增强CT肺动脉造影术则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疾病、血栓栓塞等情况。而右心导管检查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则是确诊和评估病情严重的标准方法。
如何治疗和预防?
虽然肺高压的预后较差,但目前治疗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在防治中,需要给予患者一些关于日常生活方面的正确建议,鼓励患者根据个人症状进行适当体力运动身体锻炼并提供康复指导,其次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同时由于肺高压患者易患肺炎,因此必须要预防感染。
在治疗上针对血管收缩、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及心功能不全等方面,帮助恢复肺血管的压力,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左心疾病相关性肺高压、与呼吸系统疾病和/或缺氧相关的肺高压患者可予以心、肺疾病的相关治疗。而对于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进行特异性药物治疗,又称为靶向性药物治疗,包括钙拮抗药、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中后三类药物价格较为昂贵。对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还可考虑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以前受诊断水平的限制,以及没有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等原因,很多病人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余生。现在随着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多种新药的上市,治疗肺高压不再只是梦想。